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大职业教育理念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16-09-02 08:12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15年第14期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ChineseVocationalandTechnicalEducation

教海拾贝

大职业教育理念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王宁

(山东威海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262410)

大职业教育理念重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以大职业教育理念为方向的职业教育体系要:

构建也应符合这一特征要求。本文对大职业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介绍,阐述了其内涵和特点,指出了大职业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和构建的方法。

大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体系;体系构建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290(2015)0014-0090-04

大职业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和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思想先导。在构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大职业教育理念。因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职业教育提供的人才支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也必需面向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大职业教育理念视角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

职业教育体系具有时代含义,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职业教育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其内涵也有不同的内容,但从发展的方向来看,总体上是趋向现代化的,体现着先进性。在整体教育体系中,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终身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大职业教育视角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

大职业教育理念以开放性、多样性和包容性

为主要特点[1],在这一理念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也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为现代化事业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最根本目标,因此,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项要求,也是重要特征。从当前产业结构对人才需求来看,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并且这一趋势在今后还会更加明显。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还会体现出多元复合型人才需求和高精深专业人才的需求两个方向,这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两大方向,按照这两大方向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才能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

2.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人才培养类型的典型性特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但是具有其自身典型的特性,即反映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类型的特殊性,从这一点上来看,职业教育体系不能依附于普通的教育体系,也不能等同于学科体系。现代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建的模式,教学中不但包括学

校的基础理论教育,还包括与就业联系更为紧密的职业技能培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在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职业教育的内容也同时包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时俱进地扩大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3],丰富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内部要素和结构,扩展职业教育的功能。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还要加强与社会各行业、领域和主体的联系,按照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规划、有目标地构建多层次的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下笔者结合大职业教育理念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思路和方法上的阐述。

(一)强化职业教育功能的全面性

职业教育功能的全面性是指要突破狭隘的技术传授的教育功能,实施对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素质培训的全面发展。这两方面的共同发展才是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第一,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专业的技能,使学生具备就业谋生的能力;第二,职业教育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会学生遵守工作原则。如果对学生只是一味的培养职业技能,而忽视职业道德的培养,就失去了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当今社会,职业教育是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模式,是与国家、社会和个人都密切相关的,只有实现全面的共同的可持续发展才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和价值追求。职业教育应当是一种把职业和技术技能培训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把培养职业技能与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把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与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有机结合起来的教育。现代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不再强调单一技能型人才,而是强调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注重人文素质以及社会整体的和谐,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必须把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纳入职业教育功能的整体规划,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强调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全面培养。

(二)扩大职业教育对象,强化全民教育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教育对象上是十分广泛的,包括所有的适龄学生、成年人。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要从对象范围上进行扩大,将全民纳入职业教育中来,对于更好地发挥职业教育的功能,促进社会发展将是十分有利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具有完善国民教育体系的

3.职业教育体系具有系统性特征

为适应时代要求,现代职业教育必须要具备一整套完整的结构体系[2],在这一体系中要强调职业教育各个要素之间的协调和共同发展。这里所说的系统性特征主要是指职业教育体系自我发展的系统性,其中主要包括职业教育的具体教育内容、教育管理、关于教育的相关研究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下的有规划地系统性协同发展。除此之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性还包括职业教育体系与外部发展协调发展的系统性。职业教育应当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密切关注和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时刻保证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性,实现其最终目标。

4.职业教育体系具有开放性特征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足社会人才发展需要,服务于社会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要与大的市场环境和国际市场接轨。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面向市场,还是面向国际,开放性特征都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具有的特征。通过职业教育体系自身的发展方向可以看出,职业教育体系要在内部系统中形成有层次的结构体系,要根据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才需要形成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内部体系,要促进职业教育向着终身教育体系的方向发展。从职业教育与外界的共同协调发展角度来看,职业教育体系要与其他的教育类别相联系,建立起对接联系点,形成教育网络体系,促进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有效沟通协作和融合,发挥教育资源整合之力,为社会发展提供充分的人才储备,使职业教育体系向着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二、大职业教育理念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大职业教育理念逐渐成为世界范围内通用的职业教育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要以开放的眼光,从基础做起,完善细节,实现科学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要与

重要作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强化全面教育体现的是社会的进步,因此,在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要明确服务全民、造福民生的基本办学方向。全民教育已经成为公认的一项教育服务宗旨,尤其是职业教育在教育对象上本就广泛,因此,在未来的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要改变发展方式,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社会大众的受教育需求,为全民提供职业教育培训,让职业教育成为每个人整体教育的一部分,为每一个希望获得职业教育机会的人提供职业学习与培训的机会。我国早就确定了全民教育的方向,只是没有提升到具体的体系理论中,因此,在接下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中,必须将全民教育纳入其中,扩大职业教育的对象,对学生、成人以及所有需要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提供职业教育培训的机会,真正实现为民服务,满足个体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多建设人才。

(三)延伸职业教育的过程,强化终身教育职业教育也应当是终身教育体系中的一项内容,无论是还在接受教育的学生,未踏入社会的青年人,还是已经参加工作的群体,抑或是失业等待再就业的人们都可以参加职业教育培训。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积极进取,通过职业教育培训来提高自己,为自我发展谋得更好的出路。职业教育应当贯穿于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始终,这一过程包括准备就业阶段的培训、就业过程中的培训、岗位任职过程中的学习培训、职业晋升中所需要的培训、职业转换或者失业再就业的职业教育培训。可以说,职业教育在个体职业生涯的过程性上就体现着终身教育的特点,任何一个人要想不断获得新的职业技能,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都要通过职业教育学习来强化自身的适应性,提高自身的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速度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使得职业更替也有更加频繁的节奏,未来每个人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要时刻准备通过不断的职业教育培训来提高自己,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要将终身教育理念纳入其中,提供各个年龄阶段职业教育培训的内容,为各个阶段

的大众提供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不断提升人们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终身教育的融入使职业教育不再是单一的阶段性的教育,而是包含了职前教育、职校学习、就业培训和在职培训的统一连续的过程,使人们在学习和工作的各个时期都能实现与职业教育的有效对接,满足社会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

(四)促进职业教育形式的全方位性[4]

职业教育的全方位性是指职业教育要改变教育形式,改变当前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要放眼社会,对社会中的各种有利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我国职业教育模式仍然是以政府为主的标准化学校教育形式,学校教育中强调理论教育,与社会联系性不强,教育内容相对狭窄,无法满足很多人的职业发展需求。因此,必须利用各种社会和教育资源形成全方位、有活力的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就是要打破这一传统的教学形式,突破学校单一、孤立的教学方式,形成全方位的职业教育办学形式,构建职业院校之间的联合办学、学校与企业的联合办学、不同地区之间的联合办学、引入国际资源的联合办学等全方位的办学形式。与此同时,还要在开放性的全方位办学过程中,加强政府、企业、行业的资源利用,不断提升办学条件和水平,逐步实现职业教育模式的科学化、规范化,为教育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创造有利的条件。

(五)完善职业教育学制的分层

职业教育要逐渐形成科学的层级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包含着从初级到高级的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也就是说,在各个不同的教育阶段都要实行职业教育。[5]但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层次仅限于高职,在更高层次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都缺乏职业教育的内容,因此,我国职业教育体现不出有层次的发展的体系性特征,这样的一种弊端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甚至使得职业教育的层次也被定格在了低层次教育这一档,在整个社会就业中靠文凭评定人才水平的形势下,职业教育甚至成为了个人职业发展的一种障碍。

因此,必须使职业教育发展成为有层次的教

育体系,职业教育学制应进一步向高级顺延,使其贯穿于高职、本科、研究生等各个层面,这就要求职业教育学制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提升,即向多层次教育发展。如此,不仅可以使现代社会多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得到满足,还能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为从初级到高级的独立、完整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形成互相衔接、上下贯通的统一整体。

(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机制建设

时下较为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应该包含激励机制、保障机制、研究机制,但是我国当前在职业教育机制上还不够健全,配套机制的不健全导致职业教育体系结构的不完善,从而导致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动力不足。所以,要解决这种现状就必须要加强职业教育体系的全套性建没,其中包括职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实施体系、保障体

[6]系、监督体系、评价体系、研究体系等,从而保证

等方面的保障;四要构建监督体系和评价体系,以此引导现代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五要构建职业教育理论研究体系,将零敲碎打的职业教育理论构建研究论述成一套完整系统的理论,以此增强对职业教育实践的指引;六要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管理,教育、劳动人事、经济部门要紧密配合,形成相关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协调运行的领导管理体制,使职业教育各个体系发挥最大合力,取得最佳效能。

参考文献:

[1]唐高华.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1,(22).

[2]蒋旋新,蒋萌.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涵与特征研究[J].成人教育,2010,(8).

[3]蒋旋新.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理念和创新思路[J].教育与职业,2012,(20).

[4]鲁昕.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J].教育与职业,2011,(7):22-28.

[5]凌镜.郭航鸣.关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的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3,(5).

[6]黄耀五,谭绍华,吕红.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概念、价值及过程模式文献研究综述[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

责任编辑:费少辉

职业教育体系的有序运行,促进职业教育有效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构建过程中需要进行全面科学地规划,要将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充分调动起来,为保障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一套完善的配套机制。为完善配套机制,一要构建目标体系,将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确立下来;二要构建实施执行体系,以此保证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行;三要构建保障体系,为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政策、人力资源、法律、经费

(上接第70页)让学生在参与式学习中在人文方面有更为真实的体验和更为深刻的感悟。完善高职人文素质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还必须具备必要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建设多媒体教师与人文素质教育实验室等配套的硬件设施。在这一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就有了基本的保证。

学水平。这就需要采取培训、进修以及加强内部的观摩学习等手段来解决问题。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加大对相关专业的高学历教师的引进力度,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壮大人文素质教育的师资力量。此外,还要解决好这支队伍的职称评定以及待遇等方面的问题,解除其后顾之忧,以便安心从事人文素质教育工作。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涉及的问题较多,不仅需要解决认识问题,也需要解决硬件问题,,更需多方的理解与配合。因此,解决难度较大。但只要认真去抓,将工作落到实处,持之以恒,这些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责任编辑:赵

4.大力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建设,需要打造一支人文素养优秀、教学效果优良的教师队伍。因此,要把大力加强高职人文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课程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搞好这一工作,当务之急是要着力于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


  本文关键词:基于大职业教育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07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07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b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