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6-10-17 20:12

  本文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高教研究

年第 年第 2008 2011 12 1 2期 3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的建构*
陈六一
摘 要 : 高校 、 企业 、 政府三方在当前产学研合作教育中都存在各自的缺位与不足 。 这些问题的存在应归结 为 动 力 机 制 不 足 。 利益 、 人才 、 技术是高校 、 企业 、 政府三方在产

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三个核心动力因素 。 应立足于这些核心动力要 素 , 建立协调各方主体间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 、 补偿 、 共享等 “ 动力机制 ”, 构建以高校为主体 、 企业为主力 、 政府 为主导的产学研结合的动力模型 。 关键词 : 产学研合作 ; 动力机制 ; 运作模型 产学研合作教育 , 是 指 生 产 、 教 学 和 科 研 三 者 有 机 结 合 培 养人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 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 , 它是一 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 综合 能 力 和 就 业 竞 争 力 为 重 点 , 利 用学校 、 企业和科研机构多种不 同 的 教 育 环 境 和 教 育 资 源 , 采 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 、 科 学 研 究 有 机 结 合 , 培 养 具 有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人才的培养模式 。 从世界的发展历程看 ,1906 年 , 美国赫尔曼·施耐德教授 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首 次 提 出 并 倡 导 产 学 研 合 作 教 育 的 问题 。 1987 年 ,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对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出了 6 条规定性的表述 , 进一步明 确 了 产 学 研 合 作 教 育 的 内 涵 。 至 此 , 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始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开展 。 经过多年的 实践探索与理论研讨后 , 在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改 革 的 推 动 下 ,1992 年 ,国 家 教 委 、科 学 院 、经 贸 委 等 部 委 开 始 联 合 启 动 了 产 学 研 合作工程 。 1998 年 , 国家颁布的 《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 划 》 对产学研合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 目前 , 在科技部 、 教育部等 多部门的联合推动下 , 产学 研 合 作 教 育 正 在 对 高 等 院 校 的 人 才培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 一 、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当前 , 产学研合作教 育 作 为 应 用 型 和 技 能 型 高 校 的 主 要 人才培养模式日益获得了社 会 、 高 校 乃 至 学 生 等 方 方 面 面 的 认可 。 究其主要原因 , 有如下三个方面 : 首先在于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挑战, 要求高校做出相应的调整 。 随 着 国 内 产 业 结 构 由 劳 动 密 集 型 产业向现代服务业 、 高新技术产 业 、 现 代 制 造 业 和 现 代 农 业 为 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 调 整 , 引 起 了 职 业 岗 位 的 快 速 更 新与升级 。 产业变化引起职业的 现 代 化 , 如 信 息 产 业 的 发 展 , 促进了计算机等办公自动化 设 备 逐 渐 普 及 和 使 用 , 引 起 了 多 种传统行业的职业内容的变化与发展 。 因而 , 经济全球化与产 业信息化 , 要求我国人才市场进行结构性调整 。 人才跨行业流 动性增加 , 市场对从业者综合素 质 的 要 求 不 断 提 高 , 这 都 要 求 高等教育要做相应的调整 , 深化改革势在必行 。 其次 , 从高校的 实 际 来 看 , 在 社 会 各 系 统 间 融 合 快 速 推 进 下 ,排 除 行 业 企 业 、研 究 机 构 等 单 位 ,纯 粹 的 依 靠 学 校 教 育 系 统培养人才所显示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 而产学研合作教育 , 以 “ 合作育人 、 合作办学 、 合作就业 、 合 作 发 展 ” 为 理 念 , 把 理 论 学 习 和 实 践 训 练 较 好 地 统 一 起 来 ,充 分 利 用 学 校 、企 业 、科 研 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 育 资 源 以 及 各 自 的 优 势 , 把 以 课 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 教 育 与 直 接 获 得 实 际 经 验 、 训 练 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 、 科研 实 践 有 机 结 合 于 学 生 的 培 养 过 程 中 , 较好地弥补了学校教育功能之不足 。 再次 , 培养大量 应 用 型 和 技 能 型 人 才 的 培 养 目 标 , 也 决 定 了这些学校在育人方面必须 建 立 一 种 与 学 科 型 大 学 不 同 的 新 型人才培养模式 。 当 然 ,由 于 历 史 的 、社 会 的 原 因 及 学 校 和 企 业 的 现 状 ,我 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有效 的 机 制 和 保 证 , 与 经 济 发 达 国 家 的状况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 : 从高等教育层面看 , 高校 是 实 施 产 学 研 合 作 教 育 的 主 体 。 但是 , 当前 ,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 办 学 理 念 和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在 高 校 , 尤其是以培养应用型和 技 能 型 人 才 为 主 的 高 校 还 未 得 到 有 效 推 进 和 深 化 ,面 向 全 球 化 、信 息 化 、现 代 化 时 代 ,行 业 、职 业 、 企业 、 专业全新变化 , 培养人才的调节机制尚显不足 。 从产研单位层面看 , 行 业 产 业 和 科 研 院 所 是 推 动 产 学 研 合作教育的主力 。 从现有情况看 , 他们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 积极性不高 。 在减免企业税 收 等 可 操 作 性 的 具 体 制 度 保 障 尚 未得到落实的情况下 , 要求 行 业 产 业 中 的 企 业 或 者 科 研 院 所 把重心从经营管理调整到人才培养上来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 从政府部门层面看 , 政 府 在 促 进 产 学 研 合 作 教 育 中 应 发 挥主导作用 。 然而 , 支持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良好社会风气和舆 论氛围尚未形成 , 促进产学 研 合 作 教 育 的 法 律 依 据 仍 然 没 有 取得突破 , 引导产学研合作 教 育 作 为 高 等 教 育 质 量 保 障 体 系 的制度性规范没有出台 。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企业 、 高 校 、 科 研 机 构 三 方 优 势 互 补 的 自 主 行 为 ,促 使 其 正 常 运 转 、健 康 发 展 的 因 素 很 多 ,但 关 键 应 该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体制机制 。 高 校 重 育 人 、 企 业 重 效 益 、 政府重发展的目标是多维的 , 相 互 之 间 存 在 多 维 的 不 平 衡 性 。 站在高校自身的角度 , 要求 其 他 主 体 放 弃 本 位 的 目 标 来 办 学 是不现实的 。 因此 , 关键在于 , 在尽 量 协 调 高 校 、 企 业 、 政 府 三 方利益的基础上 , 找到各主体间 的 合 作 的 结 合 点 、 利 益 的 诉 求 点 , 充分发挥相互之间的优势 , 尽 力 消 除 相 互 合 作 中 可 能 存 在 的种种障碍 , 建立产学研合作的 动 力 机 制 , 从 而 探 索 出 一 套 成

* 本文系浙江省科技厅课题 “ 产学研合作体系中自主创新障碍分析及动力模型研究 ”( 课题编号 :2006C20002 ) 阶段性研究成果

77

期 期 2008 20 11 年第 3 12 1 2
熟的运作模式 。 二 、 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核心动力要素分析 动力机制是能够促使和推 动 产 、 学 、 研 三 方 为 了 教 育 走 到 一起并实施合作的机能 。 要保证合作成功 , 其内在动力取决于 三方的共同的互补的需要 。 因此 , 有必要从影响体制机制的种 种要素出发 , 对产学研合作的各 个 主 体 进 行 深 入 分 析 , 找 出 根 本性的相关核心动力要素 。 行业企业 、 高等教育 与 研 究 院 所 作 为 社 会 宏 观 系 统 中 三 个相对独立的分支 , 肩负着不同的社会职能 。 从其根本属性出 发 , 行业企业在具体的经营活动 中 , 通 过 输 入 作 为 加 工 对 象 的 原材料和作为引导企业从事 生 产 的 市 场 信 息 , 最 终 输 出 物 质 性产品 。 高等学校输入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 、 作为系统运行目 标的相应信息 、 保证系统维持结 构 和 促 进 其 运 行 的 资 金 , 输 出 主要包括两大要素 : 科技人才与 技 术 成 果 。 而 研 究 院 所 , 主 要 输 入 各 种 技 术 性 的 前 瞻 性 纵 向 、横 向 项 目 、课 题 ,并 予 以 针 对 性的解决 , 输出经过技术攻关解决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 从以上分析 来 看 ,, 要 促 进 并 加 强 高 等 教 育 同 行 业 企 业 部 门 、科 研 院 所 的 合 作 ,必 须 强 化 相 互 间 各 自 内 在 的 根 本 要 求 , 而这个根本的内在要素 , 在 市 场 的 环 境 下 一 般 被 归 结 于 利 益 要素 。 从相互的系统内部要素看 , 高 等 教 育 同 行 业 企 业 、 科 研 院所的结合点是人才与技术成果 。 因 此 , 利 益 、 人 才 和 技 术 要 素成为产学研合作教育中的三个核心要素 。

中国高教研究
企业来说 , 这种活跃的因素往往 受 到 了 众 多 的 阻 碍 , 表 现 为 高 校 “ 一头热 ” 的现象 。 呼应行业企业 、 科研院所对人才的迫切需 求 , 高等教育本身必须进行按照 企 业 的 要 求 进 行 改 革 , 对 专 业 设 置 、课 程 安 排 、教 学 方 法 等 进 行 深 入 的 调 整 ,对 人 才 培 养 的 规格进行合理的定位 。

3. 技术要素 : 产学研合作体系中最重要的要素 。 所谓技术
要素 , 是指成为技术基本结构中 的 任 何 一 个 独 立 成 份 的 因 素 , 如经验 、 技能 、 工具 、 机器 、 知识等 任 何 过 程 。 技 术 既 可 以 物 化 的形式存在 , 如工具 、 机器 、 设备和 流 水 线 等 有 形 的 实 质 物 体 , 也可以表现为知识形态存在于技术人员的观念中 。 在人类社会 的 发 展 过 程 中 , 技 术 要 素 的 转 化 必 然 成 为 社 会进步的强大推动力 。 因而 , 作为 “ 第一生产力 ” 的技术要素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 对它的 取 得 或 者 转 让 都 是 必 须 付 出 代 价 的 , 技术的使用也必须花费成本 。 在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 中 ,购 买 机 器 、设 备 等 生 产 工 具 以 及 对 这 些 机 器 、设 备 使 用 技 术的掌握 ; 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 改 造 、 程 序 工 艺 升 级 以 及 推 广 新 工 艺 、新 方 法 、应 用 新 材 料 和 新 能 源 等 ,都 属 于 技 术 投 入 的 范畴 。 应该看到 , 利用 技 术 从 事 物 质 生 产 同 科 学 研 究 不 一 样 , 它 本身是以稳定性 、 重复性为基本特征的 。 在这种 “ 惯性 ” 的制约 下 , 企业部门只有当其产品 受 到 市 场 的 压 力 非 更 新 不 可 的 时 候 ,才 会 产 生 调 整 内 部 结 构 、适 应 市 场 变 化 的 内 在 诉 求 ,从 而 产生求助于科技力量的强烈 愿 望 , 进 而 促 使 企 业 向 教 育 部 门 求助并增加联系界面的连锁效应 。 三 、 产学研合作教育动力机制与动力模型的构建 ( 一 ) 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合作 、 补偿 、 共享的 “ 动力机制 ” 如前所述 , 产 学 研 合 作 教 育 作 为 一 种 新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已 经 获 得 了 认 可 ,但 从 现 有 状 况 看 ,产 学 研 合 作 之 路 ,并 非 想 象中那么平坦 , 行业企业 、 高校 和 科 研 院 所 在 产 学 研 合 作 道 路 上还存在着各自的障碍和阻力 , 需要各方加以配合和协调 。 因 此从管理学的角度出发 , 在 对 产 学 研 合 作 教 育 体 系 中 核 心 动 力要素分析的同时 , 建立协 调 各 方 主 体 间 的 产 学 研 相 结 合 的 合作 、 补偿 、 共享等 “ 动力机制 ” 尤为重要 。

1. 利益要素 : 产学研合作体系中最根本的要素 。 随着市场
环境的变化 , 产学研合作的 各 方 主 体 面 临 着 各 种 利 益 机 制 的 调整 。 经济利益成为产学研各方最根本的共同利益 。 在企业的 目标市场 、 产品供给等出现新变 化 的 前 提 下 , 科 研 院 所 产 生 了 更重视具有现实转换功能的 应 用 性 研 究 的 新 诉 求 , 高 校 在 搞 好教学 、 科研的同时 , 增加了服务社会的新功能 。 从市场观念出发 , 对 高 等 教 育 部 门 而 言 , 由 于 “ 产 出 ” 主 要 是 “ 人 才 ” 和 “ 科 研 成 果 ”, 而 其 “ 产 品 ” 的 市 场 主 要 是 经 济 企 业 部门 。 为了占领这一市场 , 高等教育必须生产出 “ 适销对路 ” 的 合格 “ 产品 ”, 否则它就很难对经 济 企 业 部 门 产 生 吸 引 力 ; 而 且 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 , 高 等 教 育 对 人 才 的 培 养 则 有 一 个 较 长的周期 , 因而 , 研究并预测市 场 变 化 中 的 动 态 也 就 成 为 了 产 学研合作教育中高校的重要职能 。

1. 建立合作机制 , 凸显高等学校的主体身份 。 产学研合作
教育首先是教育中的一种人才培 养 模 式 , 因 而 , 任 何 时 候 都 不 能动摇高校在合作育人过程 中 的 主 体 身 份 , 合 作 只 是 育 人 的 一种手段 , 落脚点是通过教育培 养 人 。 当 然 , 在 确 保 高 等 学 校 主体身份的前提下 , 如何与企业 、 科 研 院 所 单 位 建 立 起 一 种 有 效的合作机制 , 保持一种良好的 合 作 状 态 , 不 仅 需 要 企 业 等 合 作单位给予积极支持与配合 , 而 且 也 需 要 学 校 自 身 采 取 相 应 的措施 。 其中 , 最根本的还是高 校 与 企 业 、 科 研 院 所 应 在 社 会 资源交换中形成共同利益机制 , 形 成 共 同 的 合 作 机 制 。 为 此 , 从学校的主体角度出发 , 应根据 国 家 的 有 关 法 规 , 结 合 自 身 的 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 、 条例和规范和管理模式 。 首先是要出 台 对 参 与 产 学 研 合 作 单 位 、 董 事 会 单 位 的 优 惠 政 策 ,包 括 输 送 优 秀 毕 业 生 、紧 缺 型 高 技 能 人 才 ,在 职 人 员 继续教育与培训等 。 其次是对参 与 产 学 研 合 作 学 生 的 激 励 政 策 , 如 对 学 生 的 就业 、 待遇等有相应政策保障 。

2. 人才要素 : 产学研合作体 系 中 最 活 跃 的 要 素 。 具 体 地
说 , 人才是从事新知识 、 新产品 、 新 程 序 、 新 方 法 以 及 新 系 统 的 构思和创造的专业人员 , 尤 其 是 专 门 从 事 研 究 与 开 发 工 作 的 专业人员 。 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 人才要素是产 学研合作体系中最活跃 、 最积极主动的因素 。 目前 , 培养 和 储 备 人 才 资 源 不 仅 已 成 为 我 国 各 级 政 府 议 事日程上的重要议题 , 也是决定 企 业 成 败 、 影 响 企 业 自 主 创 新 的主要因素和关键所在 。 现代企业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纷纷用多种方式加强人才资 源 的 储 备 与 开 发 。 如 海 尔 集 团 创 办了海尔大学 , 专门对口培养各级各类技术人才 。 吉利集团引 进高端人才 , 组建了吉利研究院 , 研 制 出 了 拥 有 独 立 知 识 产 权 的汽车发动机等核心竞争产品 。 从传统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看 , 高 等 教 育 的 “ 产 品 ”—— —人 才 , 到 企 业 的 流 向 是 单 向 的 ,对 于 为 数 众 多 满 足 于 “生 存 ”的 中 小

78

中国高教研究
再次是鼓励教师参与合作教育与合作科研 、 科 技开发结合, 并对教师职称评定予以政策倾斜等 等 。 学校的这些条例 、 规范和措施等等 , 既是国家有 关政策和法规的具体实践 , 也是实施产学研合作教 育的具体要求 。

年第 年第 2008 2011 12 1 2期 3

2. 实施补偿机制 , 发挥产研单位的主力作用 。
根据国外产学研合作的成功经验 , 行业企业与科研 院所应该参与高校董事会等合作教育组织 , 并结合 现代生产 、 研究的实际及时反馈市场中的人才需求 信 息 ,从 而 深 入 参 与 高 校 的 办 学 与 管 理 ,参 与 专 业 与学科建设 , 参与学生的培养与就业 。 但是 , 在这个 过程中 , 必然要在人力 、 物力 、 财力等方面有一定的 投入 。 面对市场环境中复杂多种的竞争 , 企业与科 研 院 所 自 身 的 发 展 承 受 着 较 大 的 压 力 ,因 此 ,必 须 实施 “ 奖 、 扶 、 免 ” 等多种补偿机制 , 以保证他们参与 合作教育的积极性 。 一是国家和政府主管部门对企
图1 “ 利益 、 人才 、 技术 ” 三维互动的产学研合作教育 “ 动力模型 ”

业 、科 研 院 所 参 与 合 作 办 学 ,接 受 产 学 研 合 作 教 育 的 单 位 ,应 有相应的奖励措施 , 并进而 明 确 为 培 养 人 才 提 供 相 应 条 件 的 法定义务与责任 。 二是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制定相关的法规 , 建 立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专项基金制 度 , 重 点 资 助 企 业 、 科 研 院 所 建立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 , 给予 企 业 一 定 的 经 济 补 偿 , 为 企 业 等合作单位接受产学研合作教育 创 造 条 件 , 提 供 保 证 , 鼓 励 企 业积极参与高校实施产学研 合 作 教 育 。 三 是 要 结 合 产 学 研 合 作教育实际 , 制定减免税收的法 规 、 减 少 行 政 性 事 业 收 费 的 法 规 , 从而为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 教 育 创 造 良 好 的 环 境 , 提 供 有 利的空间 。

缺位 , 应当扮演协调人 、 引路人 的 角 色 。 高 等 院 校 和 科 研 院 所 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源头 , 在政 府 的 法 律 、 政 策 、 环 境 下 , 通过其平台培养出具有创新 能 力 的 人 才 和 研 发 创 新 型 的 技 术 成果并输送到企业 。 企业将 具 有 创 新 能 力 的 人 才 和 科 研 成 果 转换成生产力 , 生产出创新产品 , 输 送 到 社 会 。 社 会 的 中 介 机 构 在 政 府 给 予 的 政 策 范 围 内 ,有 效 地 调 动 “人 、财 、科 研 成 果 ” 双向乃至多向流动的积极性 , 而且做到公平 、 公正 。 在 这 一 过 程 中 人 才 、 技 术 、 知 识 ( 信 息 )、 资 金 都 是 双 向 或 者多向流动的 , 能够确保各方有 效 地 开 展 合 作 , 最 终 形 成 具 有 积 极 的 、有 自 主 创 新 能 力 的 、有 动 力 的 、有 激 励 机 制 的 一 个 完 整的模型 ( 见图 1 )。 综 上 所 述 ,高 校 、企 业 、政 府 三 方 在 当 前 产 学 研 合 作 教 育 中都存在各自的缺位与不足 。 这 些 问 题 的 存 在 应 归 结 为 动 力 机制不足 。 利益 、 人才 、 技术是高校 、 企 业 、 政 府 三 方 在 产 学 研 合作教育中的三个核心动力 因 素 。 应 立 足 于 这 些 核 心 动 力 要 素 ,建 立 协 调 各 方 主 体 间 的 产 学 研 相 结 合 的 合 作 、补 偿 、共 享 等 “ 动 力 机 制 ”, 构 建 以 高 校 为 主 体 、 企 业 为 主 力 、 政 府 为 主 导 的产学研结合的动力模型 。 (陈 六 一 ,浙 江 经 济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财 会 金 融 学 院 副 教 授 , 浙江杭州 310018 ) 参考文献 [1 ] 张 炼 .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理论问题以及在我国的实践 [J ]. 职业技术教育 ,2002(34). [2 ] 左铁镛 . 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 大力促进技术创新 [J ]. 中国 科技产业 ,2008(06). [3 ] 徐 [4 ] 那 敏 . 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的研究 [J ]. 现代管理科学 , 军 . 跨国公司技术创新要素的国际流动特性 [J ]. 国际

3. 推行共享机制 , 赋予政府部门的主导地位 。 产学研合作
教育的主要特点是高校 、 企 业 和 科 研 等 部 门 通 过 不 同 形 式 的 合 作 ,发 挥 各 自 的 优 势 和 实 力 ,按 照 资 源 共 享 、互 利 互 惠 的 原 则 ,共 同 培 养 人 才 ,形 成 合 作 各 方 共 同 受 益 的 综 合 效 益 ,促 进 双方合作 、 双向受益 、 共同发展 。 在 产 学 研 横 向 自 愿 、平 等 、互 利 处 理 合 作 关 系 的 同 时 ,国 家和政府必须加强宏观调控和扶 植 , 尤 其 是 在 信 息 、 资 源 的 共 享上扮演主导者的角色 。 信息共享 , 是畅通产学研合作教育各 主体在各系统中的各种人才 、 研究 、 生 产 信 息 , 形 成 共 享 网 络 , 最大限度地消除因信息交流 、 反 馈 不 足 带 来 的 各 种 障 碍 , 为 各 自系统内的自主创新提供信息支撑 。 资源共享 , 是指产学研合 作教育的主体 , 共享高校中的教育 、 人 才 资 源 , 共 享 企 业 、 科 研 等部门中的科研 、 生产资源 。 多种资源的结合 , 优势互补 , 并形 成 共 享 ,这 对 国 家 、高 校 、企 业 乃 至 大 学 生 的 培 养 都 是 十 分 有 力的 。 ( 二 ) 构建 “ 利益 、 人才 、 技术 ” 三 维 互 动 的 产 学 研 合 作 教 育 “ 动力模型 ” “合 作 、补 偿 、共 享 ”动 力 机 制 的 建 立 ,能 够 有 效 地 确 保 模 型中的各方主体的利益 , 规范了相应的活动 。 但在具体的运作 过程中 , 还应形成相应的 “ 动力 模 型 ”, 明 确 各 方 主 体 在 合 作 中 承担的各自责任与义务 。 其 基 本 要 义 如 下 :政 府 部 门 是 主 导 者 ,是 最 好 的 协 调 人 , 也就是说 , 在产学研合作体系中 , 政 府 以 及 政 府 部 门 绝 对 不 能

2007(07).
经济合作 ,2008(01). [5 ] 陈孟建 . 产学研合作体系中自主创新障碍分析及动力模型 研究 — —— 大学生自主创新障碍分析及对策建议 [J ]. 教育 研究与实验 ,2006( 增刊 ).

79



  本文关键词: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现状及其动力机制的建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3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43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b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