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与个案分析》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与个案分析》
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科研计划项目(编号:2009A06)
第一篇 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与个案分析》
■ 汤定国 吴国伟 孙 梅
第1章 导言
本报告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以及中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比较研究基础上,通过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与个案分析,提出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思路和基本框架,并以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奔驰和丰田教育项目”为个案进行实践研究,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试点方案,旨在不断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1.1 项目的研究背景
§1.1.1 校企合作的概念界定
从不同视角对校企合作进行界定,有多种表述。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视角进行界定,笔者以为,它是高职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技术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从高职院校教育模式视角进行界定,校企合作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教育模式。
从校企合作本质属性视角进行界定,它主要包括两方面涵义:第一、它是教育与产业部门这两个相对独立之间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和现代化大生产和科技进步基础上的结合,它既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生产活动的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二、校企合作是一种双向主动参与的结合,是建立在双方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的结合。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其实质是使高职教育与社会、生产融为一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1.1.2 我国校企合作的发展概况
校企合作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的主要方向。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取得了长足进步。记得在2007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展示会上,首批28所国家示范院校集中展示了一大批校企合作的成功案例。但从整体上看,当前国内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是处在初级阶段,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长效机制。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都存在不少问题。如: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理念认识不足、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不明显、传统的教学管理体系不能适应需要;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法律依据缺乏、宏观调控不力等。因此,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研究,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实践,对全面推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1.1.3 国内外同类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为人熟知的国外较有代表性的成功模式有:德国的“双元制”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加拿大的“CBE”模式、日本的“产学官”模式等。其中:德国“双元制”模式,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综合国外校企合作成功经验,笔者认为,可用“在教学内容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运行机制上有国家法律制度加以保障;具有专门的协调或监督机构;在利益方面遵循互利互惠原则”加以概括。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有许多专家、学者对校企合作这一重要课题作了大量研究与探索。其中对本课题带有指导性或代表性的同类研究有:马树超的《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刘一兵的《高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唐冬生的《高职校企合作不同层面的思考与对策》;丁金昌的《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等。广泛浏览我国各类期刊发表的同类研究,其创新的论点、论据与论证,是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基础。由于近年来,大多数研究都侧重于某一层面的局部探讨、或宏观综合性研究较多,仍存有一定的局限。因此,本课题力图通过对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炼具有实效性的改革成果,积极探索相应的运行体系和长效机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课题旨在不断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其课题研究不仅有利于对创新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性认识,丰富教学管理理论;更有助于指导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实践,建立相应的教学管理创新体系。展开地表述:
首先是审视现行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形式与运行机制,分析不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总结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创新的实践经验,提炼具有实效性的改革成果;其次是提高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创新重要性的认识;第三是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创新研究,有利于丰富高职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第四是注重研究的实用性,有助于指导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践,建立相应的创新教学管理体系,真正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第五是为政府部门加强和改进对校企合作的指导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
§1.3 研究的理论方法
本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主要采用调查调研、经验总结、案例分析和实践探索等研究方法。具体做法:
首先,通过问卷、抽样、采访、实地考察等调研手段,分析研究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探寻校企合作有效运作机制,形成本研究报告;
其次,通过采集国内外校企合作成功经验,形成本院“奔驰和丰田教育项目”的典型案例,供政府部门及同类院校参考。
§1.4 项目的研究成果
§1.4.1 研究报告
《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与个案分析》结题报告,系本项目研究最主要的材料,为本项目的最终成果之一,也是本项目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1.4.2 研究论文
研究论文之一:《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研究》,系本项目阶段性成果,拟发表于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VOL.10NO.2《学报》。
研究论文之二:《中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系本项目阶段性成果,已发表于上海市交通学校《交通教育》第35期。
研究论文之三:《“订单培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技术探讨》,系本项目研究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之一,已发表于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1VOL.9NO.1《学报》;其中:(外企)奔驰(MBCL)和丰田(TOYOTA)班“订单培养”个案剖析,已发表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1第3期;(民企)邦达隆飞(b-link)物流班“订单培养”个案剖析,已发表于《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1第4期。
第2章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
§2.1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
历史上,各种教育模式的酝酿、出现、产生与成熟,都有其相应理论为基础与支撑。高职教育与企业的合作,它是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指导下不断演进的。
§2.1.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充分说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然校企合作不能简单等同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但其本质是相同的。
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一项基本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我国教育方针作了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职业教育法》也明确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教育法和职教法的颁布为我国校企合作活动广泛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2.1.2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将人的能力视为资本,这种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的总和。在资本要素(物质,货币,人力)的相对关系中,人力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并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其基本观点是,从对人进行投资,来增强企业自身素质的能力。这种对人的投资,包括与学校一起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毕业生,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等。
教育所培养的具有知识、技能的人才要适用于实际劳动生产的需要。校企合作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的一条极佳途径。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及产业经济部门都受到挑战。一方面,产业部门逐渐认识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有形资产,也在于拥有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产业界积极主动与高职院校合作,与学校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以提高企业的发展潜力与后劲。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由于教育经费与生源竞争产生的压力,希望和产业部门合作以获得支持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为此高职院校从政府的怀抱走向社会大市场,而校企合作则成为产业部门和教育部门适应社会变革的一种理性选择,企业与学校鉴于双方的利益而最终促成校企合作。
§2.1.3建构主义理论
西方建构主义是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它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客观主义,并在近十多年来发展了现代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自己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用该现代学习理论指导高职教育的学习与教学设计十分有益。传统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观是建立在客观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的,它认为教学便是有效地传递知识和技能,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建构的,是主体所赋予他自己的经验流的一种形式。由于学生的原始经验和学习背景不同,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单凭课堂描述,学生是无法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必须提供与“现实生产场景”交互作用的经历,学习者才能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判断、理解完成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因此,从高职教育学习特点来看,必须实行工学结合,依托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完成学习者的技能训练,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将课堂中的学习与实际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
§2.1.4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费佛尔和萨兰奇科(Pfeffer andSalancik,1978)。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联合体。每个利益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偏好和目标,并试图从组织内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环境的互动中完成自己的目标,取得自己的利益。组织为了生存需要资源,而任何组织不可能持有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以实现自我供给下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生存的需要,组织不得不从外部环境中引进、吸收、转换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社会合法性、顾客以及技术和物资投入等,形成了组织间的资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
事实上,校企合作根本动因本质上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互补的不仅是双方物质资源,也可以是文化、精神和制度资源。院校与企业各自核心竞争优势的获得使得组织间异质性资源交换和整合的需求加强,校企联盟形成的可能性增大;校企之间资源交换的成本越小,双方的收益越大。为了减小交易成本,合作双方倾向于选择能够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增强组织开发、取得并保持稀缺资源的能力、降低交易成本的措施进行合作,例如:订单式培养、基地共建、设备共享、顶岗实习等。
§2.1.5终身教育思想
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PLengrand)在其出版的《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他认为,终身教育是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教育,是个人及社会整个教育的统一综合。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打破了学习与工作的时间界限,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便可以终身应付自如的观念已经过时,人们接受一次性教育所拥有的知识不足以终生享用,为了适应生存和自我发展,教育过程必须持续地贯穿在人的一生之中。教育“正逐渐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由于这些方面过于广泛和复杂,以致无法包括在任何体系之内”。根据每个人的生涯发展,设计与之相适应的适合社会需求的终身持续合作系统,成为了社会的新需求。
近几年,中央已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标,终身教育要有载体,而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校而言,办学思路要调整,教育要向社会开放,为不同层次的需求者提供教育服务;对企业而言,人员引进和员工培训的观念要变,不应过于着眼于员工的现有专业,要用发展变化的观念来吸纳员工,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为员工提供终身进修的机会。这两方面转变的完成需要双方的合作。因此,构建学习型社会、实践终身教育理念必须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实行开放教育,走联合办学的发展道路。
§2.2我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初探
§2.2.1校企合作模式种类
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的两个本质要素。基于学校和企业在实施校企合作中的驱动力来源不同,按学校和企业各自承担的主体责任分类,近几年来,我院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逐步形成以下两种较具代表性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企业配合”模式。这种模式,顾名思义,学校是培养人才主体,企业处于“配合”辅助地位,它主要是依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例如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
二是“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顾名思义,学校和企业都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教育和培养任务。例如,我院与一汽丰田合办的“丰田(TOYOTA)营销班”就是典型的“校企联合培养”合作模式。校企双方通过共建“师资队伍”、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建“人才培养计划”、共建“课程”、共建“课堂”的实施,保障了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的有效实现。
§2.2.2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运行机制有待完善。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整体推进和系统运作,校企合作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深度和层次有待挖掘与提升,稳定性和长期性不够,还有不少则是学校一厢情愿,有的只是临时性合作。
其次是学生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比如有些学生存在诚信差、眼高手低、意志薄弱等问题。公司招聘,报了名,面试时却无故缺席;已到某公司实习,但中途擅自离开,造成不好的印象,也影响学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
第三是“双师型”培养力度有待加强。学校现有师资“双师”比例偏低,新进的青年教师大部分从学校到学校,缺少企业工作背景和实践环节磨练,尽管有制度保证或激励措施,但培养、培训或挂职锻炼的任务压力依然很重。
第四是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有待转变。由于人才的流动性,有些企业不愿冒风险投入更多资金来培训人才,并担心所培训人才跳槽流失,降低其投入成本。个别企业在与学校合作时,还存在重“形式”轻“合作”、或轻“培养”的现象。
§2.2.3加强我院校企合作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和创新中,双赢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没有双赢,也就缺乏合作的基础。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课题组的建议是:
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二要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包括学校和企业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平衡机制。
三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双向管理机制。如对校企合作的学生管理,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校重点负责学生日常管理,企业侧重于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管理。
四要校企联合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学校要积极引进行业、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能工巧匠充实专业教师的队伍,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要切实提高学校自身的综合实力。增强企业对学校的信任和依托,并争取相关专业资格、技能证书的培训、考证的资格,增加专业技能方面的权威性,提高学校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
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需求。力求为企业多办实事和多办好事,调动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寻找时机,向有关部门呼吁,给予那些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相应的税收、财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第3章 中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
从世界各国职教发展情况来看,每个国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是所处时期的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转移的,须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需求尽可能保持一致。同样,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包括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模式也应随着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断完善和改革创新。
§3.1 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
从教育经济学视角进行分析,以及从学校、企业、政府层面进行剖析,目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比如:很多校企合作都流于浅层次接触,或者说“合”多“作”少,形式上热热闹闹,但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互动匮乏,彼此影响有限。就面上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而言,较突出的问题是:
§3.1.1 政策法规缺失与政府职能缺位
经济学揭示的合作交易有一特点,那就是“不健全的政策法规将增加经济主体在合作交易中的交易成本。当某方的成本超过收益时就会停止交易,当不得不交易时就会通过偷懒、敷衍等投机方式降低实际成本支出”。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多数出自教育行政部门,而缺少专项法律法规,对高职院校约束力较强,对行业企业约束力较弱,对地方政府约束力更弱。
§3.1.2 企业动力不足与交易成本过高
这里所说的成本是指机会成本,即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可用于其他用途时能获得的最高净收益,这是一种主观成本,但却是理性人的行动依据。虽然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可获得优质人力资本等诸多收益,但由于目前参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主体,很可能认为不参与或不以某种方式参与校企合作获得的最高净收益要高于以某种方式参与校企合作获得的最高净收益,以至于合作积极性普遍不高。从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看,企业常常会担心投入大量经费却不能获得预期成果。
§3.1.3 高职院校自身优势不足与自主权限制
高职院校自身优势不足是制约校企合作的重要瓶颈,主要表现有办学条件还不完善,师资队伍素质还不高,教育教学改革还不快,科研服务能力还不强,特别是人才培养水平还不高,较难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企业需要。造成这些问题原因很多,其中,高职院校缺乏办学自主权是症结之一。长期来,高职院校作为教育或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人事任免、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诸多事项的自主权十分有限,学校积极性和创新性被严重削弱。
§3.1.4 学生边缘化与生源和劳动力市场失衡
学生及家长被边缘化是高职校企合作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调研,首先是学生及家长对高职院校是否开展校企合作、怎样开展校企合作、合作教育质量如何并不十分关心。其次是企业对高职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学习过程、管理过程及过程中心理和认知变化等也不十分关心。究其原因,首先与生源有关,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在生源市场上学生始终处于被选择的地位。由于每个入学机会都来之不易,因此就学生及家长而言,往往更加关注能否被高职院校录取,而无暇顾及是否有校企合作教育。其次与劳动力市场有关,我国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状况很普遍,企业不担心找不到人干事。为了降低交易成本,有些企业甚至忽略了对校企合作的关注。
§3.2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机制及启示
§3.2.1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介绍
在本课题阶段性成果“比较研究”中,课题研究有针对性地分别对德国“双元制”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加拿大“CBE”模式、日本“产学官”模式,从其各自校企合作的性质、基本特点、技术手段等方面做了有重点的简要介绍,它既是本课题研究最广泛的背景材料,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实施校企合作可借鉴技术手段。
§3.2.2不同国家职业教育立法机制比较
在本课题阶段性成果“比较研究”中,课题研究还有针对性地分别对不同国家、如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的职业教育政策动向和立法情况作了分析和比较,这种分析比较,它不仅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以推进我国立法机制的不断完善,更有助于本项目研究能拓宽视野,在我国职业教育现行立法机制前提下,积极寻找和选择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校企合作发展路径。
§3.2.3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机制共性分析
纵观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机制,其共性是这些国家校企合作都注重实践、企业与学校沟通较顺畅、人才培养途径灵活多样。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借鉴意义可概括成:①以学校为主,企业适度参与,它是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②政府在产学研互动中发挥协调、统筹和推进作用,它是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保证;③企业家参与人才培养,它是发达国家实施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④学校与校办产业联手,把校办企业推向市场,可为学生提供最接近职业环境的实训场所,它是发达国家实施校企合作的重要路径;⑤各国职业教育政策和法规普遍对政府、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企业、学校、公民个人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职责、权利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可操作性和制约性强,它是发达国家实施校企合作的政策法律保障。
§3.2.4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机制启示
本课题通过对国外较有特色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分析发现,以下做法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颇有启示。一是教室就是实验室,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尽可能融为一体;二是继续施行学分制,为校企合作提供条件;三是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桥梁和监督作用,并规范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四是吸收企业家参与人才培养,转变企业家参与职业教育浮于表面的形式主义,真正发挥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3 高职校企合作的机制构建的对策
§3.3.1 完善就业准入机制
高职院校要主动与行业企业配合,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标准建设,构建专业认证体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双证书”制度。企业要按照用工的法律、政策的要求,保证招收的雇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优先录用合作院校培养的“双证”学生。
§3.3.2 建立和强化评价机制
高职院校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重视过程监控,吸收企业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并将校企合作核心指标纳入评价范围,推动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家庭对校企合作进行质量监督。
§3.3.3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在政策法规方面,要不断完善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维护校企双方的合法权益,约束可能发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着力降低高职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在经费投入方面,要努力构建多渠道的经费投入机制,切实降低合作各方的直接成本支出。同时,要加强对校企合作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管。
§3.3.4 创新企业激励机制
由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本流动、产权界定模糊而导致的高交易成本和高回报风险,是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为此,从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多方面,不断完善与创新校企合作的息沟通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约束机制与保障机制,能较有效地调动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3.5 改革高职院校管理机制
要打破当前校企合作中的校方瓶颈,关键要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建立面向社会和市场、面向行业和企业灵活的管理机制。如:由学校牵头,建立校企合作或集团化办学董事会或理事会制度,形成校企合作领导决策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办并配置专职人员,具体落实相关事务;逐步建立弹性学制,依据行业和企业特点灵活安排教学活动;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定期交流制度,选派教师到生产一线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客座教授。建立面向企业的科研服务平台,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服务水平。
§3.3.6 建立学生及家长参与机制
要改变校企合作学生及家长被边缘化状况,必须进一步完善学生及家长的参与机制。主要对策为: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及家长认识校企合作重要意义,并全程参与;构建沟通平台,定期邀请学生及家长代表参加相关活动,尽可能保证其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满足其合理要求;畅通反馈渠道,及时向学生及家长通报校企合作的进展情况;加强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过程管理,与学校、学生及家长共同开创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
第4章 “订单培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技术探讨
作为一所地方综合交通行业所办的高职院校,我院校依托行业企业发展优势,将行业企业内的办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创建的多体制并存、多校区管理、多层次办学的校企合作和集团化运作模式,在全国1180多所高职院校、30多所省市级交通学院中是一种创新。尤其在人才培养上取得的一些成果,主要得益于校企合作特色化、集团化和多元化办学模式的运用。本文以我院校企合作“奔驰(MBCL)和丰田(TOYOTA)班”订单培养作为典型个案,分别从专业合作背景、模式凝积、项目筹划、实施路径来探讨校企合作的实施内容和技术手段,以推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4.1 典型案例:奔驰(MBCL)班“订单培养”实施内容与技术手段运用
§4.1.1合作背景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呈“爆发式”增长,其中:奔驰、通用、大众、丰田等车系的技术更新日新月异,汽车售后服务的技能型人才精细化培养已成为我院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的厚实基础。数十年来,本院精心打造的“汽车运用技术”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坚持与品牌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相继创立了“双元制”模式的“奔驰(MBCL)班”、“通用(SGM)班”和“大众(SVW)班”等,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技能施展等方面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
§4.1.2模式凝积
以奔驰(MBCL)班为例:2009年3月本院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合作开启了“双元制”模式的“铸星教育(StarEducation)”项目。即:对高职三年制有些学生按照“四阶段”工学交替的时间顺序组织教学。在第2学年第1学期,按校企合作协议,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创建“铸星教育”奔驰(MBCL)班。该班学生通过铸星教育的专业技术学习,最终达到奔驰保养技师的水平。其培养过程分“校企合作”的四个阶段,详见本项目研究论文《“订单培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技术探讨》表一。
§4.1.3项目筹划
奔驰(MBCL)班被奔驰中国称为“铸星教育”项目。项目主题为“铸就梦想、星辉闪耀”;项目内容:包括铸星使命、铸星筹备、铸星保障、铸星流程、新星闪耀等五个方面。其中:
铸星使命:①为了满足奔驰中国经销商网络的迅速扩张的需求;②与国际接轨,提高专业教学的技能;③选拔优秀毕业生作为修理行业的技术人员;④为了加强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铸星筹备:奔驰中国对合作院校的选拔流程共分6步。Step1通过当地教委收集院校信息;Step2发送并收回被选院校问卷调查;Step3初次考察被选院校;Step4面试被选院校校长/教师;Step5确定合作院校并签署合作协议;Step6开学典礼。
铸星保障:①硬件设备:奔驰中国合作院校都配有专业的维修工具与设备。这些专业工具和设备与经销商标准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学生在院校培训和在经销商工作的无缝对接。专用工具与设备中,既包含奔驰车辆诊断和维修时必备的星徽诊断仪(StarDiagnosis)以及多种发动机、变速箱相关专用工具,还有四轮定位仪、轮胎机以及轮胎平衡机,当然还不能缺少奔驰培训车和奔驰发动机与变速箱;②师资力量:奔驰中国为保证铸星教育质量,持续关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所有项目教师都被派往德国奔驰相关职业教育机构,参加为期6周的教育培训。从而保证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保持奔驰全球的理念与品质。此外,在每年假期,奔驰中国还为专业教师提供产品知识更新的培训;③合作伙伴:奔驰中国承揽项目跟踪、奔驰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大纲、培训评估;经销商承揽顶岗实习、经销商内部培训、跟踪评估学生们的表现;职业院校承揽有资质的教师、培训设备及设施、学生的教育、毕业证书。
§4.1.4实施路径
奔驰(MBCL)班是本院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在跨入第2学年第1学期的学生遴选、师资选派、课程优化基础上开展的“铸星教育”项目。其“铸星流程”和“培训大纲”详见本项目研究论文《“订单培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技术探讨》表二和表三。
截止2010年7月1日,本院与奔驰中国合作开启的铸星教育项目,已进入第二届学生选拔阶段。首届22名学员(除5人从事汽车相关工作,1人继续攻读本科学业),其中16名学员已在奔驰中国上海经销商中担当了从服务顾问(SA)、保修员(WarrantyClerk)到保养技师(MaintenanceTechnician)的多种职位。他们在经销商中充分利用自己在学校中学习到的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很多贡献,得到了经销商的广泛认可。可以说,铸星教育项目基本达到“新星闪耀”的预期目标。
§4.2 典型案例:丰田(TOYOTA)班“订单培养”实施内容与技术手段运用
§4.2.1 合作背景
随着我国汽车销售数量的“井喷式”发展,目前,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人才培养已成当务之急。数十年来,本院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支撑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继续保持与国内外汽车品牌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的同时,积极拓展与一汽丰田等企业新一轮紧密合作,相继构建了基于岗位能力“进阶式”订单培养的“丰田(TOYOTA)营销班”、“永达(YONGDA)中高职贯通班”、“太平洋(CPIC)保险班”等,汽车销售和汽车售后服务的校企合作,加快推进了本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空间。
§4.2.2模式凝积
以丰田(TOYOTA)班为例:继丰田T-TEP(日本丰田在全球推进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之后,自2006年起,本院又与FTMS(一汽丰田销售)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启了基于岗位能力“进阶式”模式的F-SEP(FTMSSales EducationProgram)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培训计划。该项目是FTMS与国内职业院校合作、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营销能力的汽车销售人才培养计划。
本项目界定的基于岗位能力“进阶式”(融入F-SEP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高职在校生认知规律、不同层面经销商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来设计的订单培养方案,它包括专业认知、专业能力提升、社会能力养成三个阶段。并在工学交替的三阶段中,针对不同层面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开展相应的技能培养。
§4.2.3项目筹划
丰田(TOYOTA)班被FTMS称为F-SEP项目。其基于岗位能力“进阶式”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详见本项目研究论文《“订单培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技术探讨》表四(即:丰田(TOYOTA)班“进阶式”模式人才培养方案)。
§4.2.4实施路径
本院与FTMS合作的F-SEP流程,可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①建立F-SEP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②采用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学生选拔;③自主配置专业“进阶式”的课程体系,本院自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岗位能力“进阶式”模式课程体系详见本项目研究论文《“订单培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技术探讨》图1所示;④导入FTMS提供的专业培训课程,由FTMS提供的F-SEP项目课程设置详见本项目研究论文《“订单培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技术探讨》表五;⑤注重“双证”融通职业资格培养。数年来,本院丰田(TOYOTA)班历届学生的获证率达100%。
截止2010年7月,本院与FTMS合作开启的F-SEP项目,目前,已进入第五届丰田(TOYOTA)班学生的订单培养。每届丰田(TOYOTA)班学生数为20人左右,历届毕业生90%以上已成为服务特色驰名全球的丰田(TOYOTA)的中国经销商中、具有优良服务理念和服务素质的汽车销售生力军,他们以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很多贡献,得到了经销商的广泛认可。
结束语
本项目通过对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个案分析,提出了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思路和基本框架,并以我院“奔驰和丰田教育项目”为个案进行实践探索,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试点方案。总之,本项目研究不仅有利于对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创新的重要性认识,更有助于指导高职院校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践。
注:本研究报告第2章至第4章内容是对项目阶段性成果的提炼与概括,详细内容见本报告第2篇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 丁金昌,童卫军.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教育发展研究[J].2008
[2] 刘军 王宇清.国外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对我国的启示[J].科教文汇,2009(7):20-20.
[3] 朱隆亮 王敏军.融入行业引进企业 校企合作 特色发展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28-29.
[4] 李保俊.推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J].广东教育:职教,2009(1):24-25.
[5]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 史万兵编著,高等教育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3.
[7] 季越江 吕佳,论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9(14).
[8] 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9] 史志洪,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究及基本实践[J].江苏教育,2010(18).
[10] 刘晓明 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03(14).
[11] 许士群,张国志.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6).
[12] 李高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2009(9).
[13] 韩爱群,高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14] 方丛蕙,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15] 彭新宇,湖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16] 邢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参与培训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17] 鲍贤俊,吴国伟,陈美刚.上海交通高职集团化办学的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18] 鲍贤俊,吴国伟,陈美刚. 深化改革三破“围墙”——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化办
学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
[19] 鲍贤俊,孙梅,吴国伟.上海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实践及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33)
[20] 鲍贤俊,孙梅,吴国伟. 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背景研究与动力分析[J]. 交
通职业教育,2009(6)
[21] 唐智彬,石伟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校企联合支持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2)
[22] 王保军.订单培养校企双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
第二篇 研究论文(1)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
■ 汤定国 李 斌 杨慧
(本文拟刊登于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VOL.10NO.2)
摘 要:本文在分析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理论基础之上,基于企业的行业性质、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及校企合作的驱动力来源的不同,结合实际探讨了目前我院在校企合作中采用“企业配合”和“校企联合培养”两种比较具有典型性模式的运作情况、取得的初步成果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进一步推进我院的校企合作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实践探讨
校企合作包括两个涵义:第一、它是教育与产业部门这两个相对独立之间的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和现代化大生产和科技进步基础上的结合,它既要遵循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也要遵循生产活动的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二、校企合作是一种双向主动参与的结合,是建立在双方内在需要的基础上的结合。校企合作,其实质是使高等教育与社会、生产融为一体,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
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基础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的合作是现代经济、科技、生产力教育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之下一发生、发展的。同时,它是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互结合、人力资本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资源依赖理论等指导下不断演进的。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理论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改造现代社会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列宁也谈到:“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这些科学论断充分说明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虽然校企合作不能简单等同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但其本质是相同的。
从邓小平理论中,我们也能找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校企合作的理论根据。他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有详细的论述。他说:“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里他强调了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上、方法上要不断创新。为此,他对具体实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要做到这一点,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这是从微观方面说的,实质上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的具体化。但他强调说:“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不然,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岂不是从根本上破坏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是从宏观方面论述教劳结合的。这就是说,能否做到“学生学的和将来要从事的职业”相适应,能否做到学用一致,是从根本上坚持或反对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样创造性地、深刻地论述教劳结合,是前无古人的。他还把教劳结合同劳动就业联系起来,指出“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
教育与劳动生产相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项基本要求。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对我国的教育方针作了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第46条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同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推广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适当形式、支持学校的建设、参与学校管理。”第53条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法》第二十三条也明确规定:“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实施职业教育应当实行产教结合,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和熟练劳动者。”这些法规的颁布为我国校企合作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二)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本理论将人的能力视为资本,这种资本是指存在于人体之中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质量因素的总和。在资本要素(物质,货币,人力)的相对关系中,人力的重要性不断上升,并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其基本观点是,从对人进行投资,来增强企业自身素质的能力。这种对人的投资,包括与学校一起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毕业生,企业职工的在职培训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W.舒尔茨(美)研究了教育对个人所得和国民收入的贡献,指出:“知识和技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的结果,它们和其他人力投资结合在一起,是造就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源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得多。他更断言,教育是一项生产性投资,其结果可看作资本的一种形式。
人力资本理论已证明,对人力资本投资的最主要方式,是提高劳动者的教育水平,其收益率高于物质资本的收益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人们对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十分的关注,并能及时做出合理的反应,以便正确的选择自己的经济行为,因而加大人力资源的投入,扶植教育事业的发展,便已普遍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国民收入的显著提高的取胜之道。而在中国,邓小平“教育强国”的目标和教育与经济相互发展的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与舒尔茨“人力资本”学说不谋而合。
教育所培养的具有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要适用于实际劳动生产的需要,就要求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与实践相联系,校企合作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的一条极佳途径。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使得整个教育体系及产业经济部门都受到挑战。一方面,产业部门逐渐认识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不仅在于有形资产,如物质与资本,也在于拥有高素质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产业界积极主动与高职院校合作,甚至直接参与学校教育的决策与管理,与学校共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以提高企业的发展潜力与后劲也就不言而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由于教育经费与生源竞争产生的压力,希望和产业部门合作以获得资金物质支持也就成为一种必然。为此高职院校从政府的怀抱走向社会大市场,而校企合作则成为产业部门和教育部门适应社会变革的一种理性选择,企业与学校鉴于双方的利益而最终促成了校企合作。
(三)建构主义理论
西方建构主义是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在当代的发展,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它强调学生的巨大潜能,认为教学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他们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它认为学习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的过程。现代学习理论的发展,经历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客观主义,并在近十多年来发展了现代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自己对知识、技能的主动建构。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而技能培养十分关键。因此,以建构主义理论指导高职教育的学习与教学设计,十分有益。传统职业教育教学过程观是建立在客观主义认识论基础之上的,它认为教学便是有效地传递知识、技能,而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建构的,是主体所赋予他自己的经验流的一种形式。由于学生的原始经验和学习背景不同,他们对事物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单凭课堂描述学生是无法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必须提供与“现实生产场景”交互作用的经历,学习者才能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判断、理解完成对知识、技能的意义建构。因此,高职教育从学习特点来看,必须实行工读结合,依托行业、企业的教育资源完成学习者的技能训练,实行校企联合办学,将课堂中的学习与实际工作中的学习结合起来。无论是从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还是从高职教育的学习特点来看,离开了产学结合,没有学校与企事业单位教育资源的共享,学习者的技能训练就失去了依托,职业技能训练就无法完成,就无法实现对知识与技能的意义建构。
(四)资源依赖理论
资源依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费佛尔和萨兰奇科(Pfeffer andSalancik,1978)。该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不同利益群体组成的联合体。每个利益群体都有自己独特的偏好和目标,并试图从组织内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环境的互动中完成自己的目标,取得自己的利益。组织为了生存需要资源,而任何组织不可能持有赖以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以实现自我供给下的生存和发展。大量关系组织生存的稀缺和珍贵的资源都存在于组织的外部环境中,因而所有组织在某种程度上都依赖于外部环境,没有一个组织能够完全独立。为了生存的需要,组织不得不从外部环境中引进、吸收、转换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社会合法性、顾客以及技术和物资投入等,形成了组织间的资源相互依赖的关系网络。
事实上,校企合作根本动因本质上是学校与企业双方优势资源的互补,互补的不仅是双方物质资源,也可以是文化、精神和制度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院校之间,企业之间都面临着竞争的压力。对院校来讲,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水平也要相应不断提高,以突出特色,提高声誉,获得更多的拨款和企业的支持。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技术、人力、组织、战略等因素,企业要想维持其生存和发展,需要保持技术领先并拥有一批先进的技能型人才,以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院校与企业各自核心竞争优势的获得使得组织间异质性资源交换和整合的需求加强,校企联盟形成的可能性增大;校企之间资源交换的成本越小,双方的收益越大。为了减小交易成本,合作双方倾向于选择能够提高组织的有效性,增强组织开发、取得并保持稀缺资源的能力、降低交易成本的措施进行合作,例如:订单式培养、基地共建、设备共享、顶岗实习等。
(五)终身教育思想
1970年,法国的保尔·朗格朗(PLengrand)在其出版的《终身教育引论》一书中提出了“终身教育”的概念。他认为,终身教育(life long integratededucation)是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教育,是个人及社会整个教育的统一综合。“终身教育”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可,很快成为遍及全球的一种国际教育思想。1996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雅克·德洛尔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进一步扩大了“终身教育”的内涵,并提出了“终身学习”的教育新理念。
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打破了学习与工作的时间界限,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便可以终身应付自如的观念已经过时,人们接受一次性教育所拥有的知识不足以终生享用,为了适应生存和自我发展,教育过程必须持续地贯穿在人的一生之中。教育“正逐渐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到它的真正领域——整个人的各个方面。由于这些方面过于广泛和复杂,以致无法包括在任何体系之内”。根据每个人的生涯发展,设计与之相适应的适合社会需求的终身持续合作系统,成为了社会的新需求。
目前中央已提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目标,终身教育要有载体,而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学校而言,办学思路要进行调整,教育要向社会开放,为不同层次的需求者提供教育服务,教育对象上不仅为青少年人群,还应包括面向社会公民的终身发展进行教育;在教学内容上不应将知识传授和技能作为主要目的,更值得培养的是学生学会自己学习的能力。企业方面看,人员引进和员工培训的观念要变,不应过于着眼于员工的现有专业,要用发展变化的观念来吸纳员工,引导员工树立终身学习的思念,要为员工提供终身进修的机会。这两方面转变的完成需要双方的合作。因此,构建学习型社会、实践终身教育理念必须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教育资源,实行开放教育,走联合办学的发展道路。
二、我院开展校企合作的实践初探
(一)校企合作模式种类
学校和企业是校企合作中的两个本质要素。但是,两者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应该说,两者都是校企合作的组织实施者和考核评价者,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其表现不同。前者主要表现是承担理论基础教育任务,为在企业开展生产实习教学奠定理论基础;后者主要表现是承担实际职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任务,为校企合作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以及实际动手能力质量培养的保证。基于企业的行业性质、经营理念和生产方式及校企合作的驱动力来源的不同,根据我院近几年来的办学探究和实践,以下两种模式比较具有典型性。
1.“企业配合”模式
顾名思义,这种模式中,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它只是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条件或协助完成部分(主要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任务,主要采取提供教育资源的方式,例如投入设备和资金帮助学校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利用企业资源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企业专家兼任学校教师,设立奖学金、奖教金等,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主要由学校提出和制定,并承担大部分培养任务。目前这种模式比较普遍,学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也主要是这种模式。例如,上海大众汽车为培养“零距离接轨”的毕业生,该公司于2009年下半年向我院无偿提供价值三十万元的试验车,供学生实训使用,并且派企业的技术人员来校上课,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中,学校和企业都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教育和培养任务。例如,我院与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合办的“丰田(TOYOTA)营销”班就是典型的“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模式。校企双方通过五个“共建”的实施,保障了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的有效实现。
一是共建“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共建,着力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由企业推荐在企业工作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充实到“丰田(TOYOTA)营销”班的教师队伍中去,另一方面,由企业为学校加强在职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是共建“实训实习基地”。按照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互动,建立了一批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三是共建“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双方建立“丰田(TOYOTA)营销”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由校企合作委员会商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上,由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实施;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学校车间为基础训练,以企业车间、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为强化基地。
四是共建“课程”。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设置课程。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同时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
五是共建“课堂”。一方面,由从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授课、开设专业讲座,把来自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最新技术和最新经验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提供校外实习基地,并由企业的业务骨干、管理精英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从而形成校企合作共建课堂、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机制。
(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院的校企、校校合作频繁,并且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呈多样化,必将给我们带来合作项目运行的管理、维护等一系列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行机制有待完善。(1)校企合作不仅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一种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合作行为,应有相应的政策法规来规范和推动,并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2)对校企合作缺乏整体推进,没能系统的全盘考虑、统筹运作,使企业运行与办学诸要素之间有机结合、相互作用,从而最优化地实现办学目标和预期效果。(3)我校与企业合作合作的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合作的深度和层次普遍不高。在目前的校企合作中,内容和形式普遍缺乏多样性和综合性,有的甚至只停留在学生实习的安排方面。一些校企合作仍只停留在面上,不够深入,基本处于“企业配合”这种浅度的合作上,或处在“中度合作”的初始阶段。(4)合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不够。一些校企合作缺乏维系双方关系的坚实基础,许多都是学校一厢情愿,主动向企业界寻求合作,而主动来校寻求合作的企业则少之又少。有的合作只是临时性的(如学生一次性的短期实习),缺乏持久性。(5)学校运作机制和企业运作机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较大差异,还没有真正融合。
2.学生职业素养有待提高。我们在学生到合作单位实习和就业的过程中,明显感到有些学生存在诚信差、眼高手低和意志薄弱等问题,比如公司招聘,报了名却面试时缺席,或者已经到该公司去实习了,但中途不向系部及学院说明情况就擅自离开公司,给用人单位造成对学生和学院极其不好的印象,并影响学院与该单位的长期合作。
3.“双师型”培养力度有待加强。企业认为,职业院校的培训还是偏重理论性,操作性差,企业更倾向于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培训机构。高职院校自身的科研能力较弱,我们的师资队伍主要由优秀的应届毕业生、其它高校的教师和小部分有企业工作背景的人员构成,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因此,我们培养的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较差、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能力较弱的现象。
4.企业要转变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由于人才的流动性,企业不愿冒风险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培训人才,企业担心所培训人才跳槽而流失,降低其投入成本,甚至与学院的联合办学以盈利为主,而培养未来的本企业员工为辅,视教育产业化。
(三)加强我院校企合作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校企合作模式的选择、创新中,双赢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没有双赢,也就缺乏合作的基础,合作模式的合理选择与创新自然也就无从谈起。校企合作虽然是双方的行为,但作为高职院校,更应主动与企业共同探究、寻找双赢的利益驱动机制、保障机制和利益平衡(共同)点。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合作理念,切实把校企合作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院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并纳入学院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同时,要积极寻求行业企业等多方资金投入。要进一步加大宏观统筹,综合管理的力度,每年定期举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专题研讨会,通过经验交流、实地考察、参观互访等活动,加强对此项工作的检查,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学校要成立校企合作工作机构,二级教学单位要配合学校成立校企合作工作组,明确专人负责,实行二级管理制:一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把校企合作工作抓细抓实。按专业或专业群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落实人才需求预测、专业调整与设置、人才目标定位、课程开发、教材建设、实习实训等工作。二是结合实际制定长、短期校企合作整体规划,明确阶段性的目标任务,确定具体的工作进程及步骤。三是定期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实训基地管理、“双师型”教师考核奖励等规章制度,确保校企合作工作有序高效地推进。
2.有效的校企合作法律法规保障。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能否长期合作,取决于双方利益平衡点的寻找与把握,而能否使合作产生最大效益,则取决于长期合作中双方逐步探索建立的各种保障机制,而法律法规保障是其最重要的保障因子。所以我们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文件,严格规定学校和企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而不能凭借学校或者企业的热情;建立合理的投资渠道,加强管理,用法律形式确保合作关系的稳定,保证企业投资渠道的畅通和巩固;完善职业校企合作教育的社会监督保障机制和就业机制,确保校企合作教育的质量及其广泛的职业和社会意义。为此,我们可以建立符合教育标准、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评价标准;建立校企双方的协调管理机构,负责协调处理校企合作中的有关问题等。
3.建立可行的学生管理机制。如校企合作办学的学生管理工作,应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学校负责学生日常管理,即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包括思想品德教育、成才教育和专业教育等。企业则侧重于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等管理,包括爱岗敬业、职业道德教育和企业文化教育等。这样可以消除企业对学校培训人才效果的顾虑。
4.校企联合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要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制定相应的政策,推动“双师型”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大力提高专任教师中的“双师型”素质教师的比例。我们的教师不仅能上好课,还要能当好师傅,带好徒弟,教学人员是“教师+师傅”的双重身份。每位专业教师至少有1个以上稳定的行业或企业联系点,专业教师要深入到行业企业进行项目开发和技术服务。其他教师和管理人员也要定期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和调研,真正做到联系一家企业,学精一门技术,结识一批专家,带好一批学生。鼓励和支持实践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按照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条例的规定,申请评定第二个专业技术职务,实现“双职称”,以及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要积极引进行业、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能工巧匠充实专业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5.切实提高学校自身的综合实力,增强企业对学校的信任和依托。提升校内实训基地的水平。通过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基地功能多样化等形式,依据生产流程和岗位职业要求,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不宜全面铺开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个别条件成熟的校内实训基地(实训中心)作为试点,吸引企业的产品、技术、设备进校,进行专门项目的实质性合作。
争取相关技能证书的考证资格,提高学校在行业(企业)的影响力。在提高自身实力的同时,积极与有关考证主管部门联系,争取相关专业资格证的考证资格,增加专业技能方面的权威性,并借此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以扩大影响。
6.充分考虑企业的经济利益需求,调动企业参加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学校在进行经费预算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实习经费、场地使用费等开支完全属于正常的教学开支,要主动对支持学校教学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支付企业及兼职指导教师公开的、合乎标准的相关费用。此外,在服务企业方面,学校也要尽量考虑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与便利,多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让企业多尝到甜头,从而增加与学校合作的热情。
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寻找恰当时机,积极、主动向有关部门呼吁,用适当的形式给予那些支持办学和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以相应的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政策倾斜,从政府层面鼓励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戴晓霞 莫家豪 谢安邦主编,高等教育市场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史万兵编著,高等教育经济学[M].科学出版社,2003.
[4]梁小民,微观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5]刘太刚著,高等职业教育探.创新.实践[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7]杰弗里·菲佛,杰勒尔德·R·萨兰基克.组织的外部控制:对组织资源依赖的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8]季越江 吕佳,论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及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9(14).
[9]史志洪,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探究及基本实践[J].江苏教育,2010(18).
[10]刘晓明 杨如顺,高职校企合作的现状、问题及模式选择[J].职教论坛,2003(14).
[11]许士群,张国志.校企合作模式与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09(6).
[12]李高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思考[J].成人教育,2009(9).
[13]韩爱群,高等职业教育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
[14]方丛蕙,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
[15]彭新宇,湖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
[16]邢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参与培训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个案分析”(课题编号
为:2009A06)阶段性成果。
第二篇 研究论文(2)
中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
■ 汤定国 孙 梅 沈 怡
(本文刊登于上海市交通学校《交通教育》2011年第35期)
摘 要: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目前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还存在政策法规缺失与政府职能缺位,企业动力不足,高职院校自身优势不足与自主权限制,学生边缘化与生源和劳动力市场失衡等问题。本文通过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国家较典型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比较分析,揭示了其共性,并针对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启示;建议
早在50年代,毛泽东和刘少奇同志就提出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育思想,这是在当时的经济状况下,为了解决当时广大人民群众读不起书的问题而产生的教育思想。由于当时的经济环境的制约,这种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现代经济条件下,要解决的问题从让人人读得起书转变为怎样提高教学质量,让人人读好书,校企合作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方式培养适合不同企业需要的人才的教育模式。[1]教育作为社会延续和发展的工具,必然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与经济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更是明显突出,而校企合作教育是职业教育参与经济社会最直接形式,也是经济作用于教育的直接表现。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熟练程度、适应技术进步和职业变化的能力,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从世界各国职教发展情况来看,每个国家在各个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的重点应是所处时期的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而转移的,须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需求保持一致。技术结构的状态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世界经济发展情况表明,人才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流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与人才由第一产业流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保持同步的趋势,这就要求有与之相配套的教育结构来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技术人才。作为职业教育则应紧密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变化、技术结构的要求建立与之适应的层次结构,满足生产管理第一线各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职业教育具有密切配合就业市场需求导向的教育目标功能,其课程必须因教育理念的发展、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而不断调整与更新,以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使毕业生能够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而顺利就业。
一、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
校企合作教育面临着很多问题,比如很多校企合作都流于浅层次合作,没能开展深入的合作;“合”多“作”少,形式上热热闹闹,但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互动匮乏,彼此的影响有限。学校与企业合作普遍缺乏有效的机制,合作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模糊,因而这种合作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校企合作机制主要有以下问题。
(一)政策法规缺失与政府职能缺位
国家的政策法规界定了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健全的政策法规将有利于经济主体在合作交易中形成合理稳定的预期并降低交易成本,不健全的政策法规将增加经济主体在合作交易中的交易成本。当某方的成本超过收益时就会停止交易,当不得不交易时就会通过偷懒、敷衍等投机方式降低实际成本支出。
目前,我国高职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尚不完善,特别是多数政策出自教育行政部门,而缺少专项法律法规,对高职院校约束力较强,对行业企业约束力较弱,对地方政府的约束力更弱,其结果是高职院校缺乏支持保障,行业企业缺乏激励约束,地方政府缺乏考核问责。政策法规作为“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政府必须切实担负起责任,加快制定高职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法规。从国外经验看,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确实具有重要作用。必须着力提升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
(二)企业动力不足与交易成本过高
这里所说的成本是指机会成本,即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可用于其他用途时能获得的最高净收益,这是一种主观成本,但却是理性人的行动依据。虽然参与校企合作可获得高校的技术成果、技术服务以及优质人力资本等诸多收益,但是由于目前参与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确实很高,企业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主体,很可能认为不参与或不以某种方式参与校企合作获得的最高净收益要高于以某种方式参与校企合作获得的最高净收益,以至于合作积极性普遍不高。从技术成果和技术服务看,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顾忌高职院校的机会主义行为,企业常常会担心投入大量经费却不能获得预期成果。因此,技术要求不高的企业通常不会选择高职校企合作,而技术要求较高的企业通常会选择购买成熟技术或寻找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等研发能力更强的合作对象。从优质人力资本看,企业主要采取两种合作方式。
一是投资与高职院校共建实训工厂,提供生产性实训,实施订单式培养,以获得聘用人才的优先权。但这种方式同样存在信息不对称和机会主义问题,企业会担心定向培养人才不能达到预期规格,以及企业派驻教学人员陡增成本等。
二是接纳高职生顶岗实习,虽然不需额外增加投资,但是次品风险提高,管理成本增加。此外,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高职生就业是双向选择,经过培训的优秀员工可以离职;另一方面即使以合约强制留人,因人力资本产权无法完全界定,留下的人才不一定愿意完全发挥其才干。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很可能为他人作嫁衣,企业通常更倾向于从劳动力市场直接招聘。
(三)高职院校自身优势不足与自主权限制
高职院校自身优势不足是制约校企合作的重要瓶颈,其主要表现有办学条件还不完善,师资队伍素质还不高,教育教学改革还不快,科研服务能力还不强等,特别是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还不高,很难适应市场变化和满足企业需要。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高职院校特别是公办高职院校缺乏办学自主权是症结之一。长期以来,高职院校作为教育或行业行政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人事任免、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等诸多事项的自主权十分有限,学校的积极性和创新性被严重削弱。
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尤其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迫切需要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而此时我们发现高职教育的发展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高职院校纷纷开始寻找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时,突然发现自身在基础设施、师资素质、人才培养、内部管理等方面都很难形成对企业足够的吸引力,这也直接导致校企双方在信息沟通和彼此信任上花费了大量的成本。
(四)学生边缘化与生源和劳动力市场失衡
学生及家长被边缘化是高职校企合作中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据调查发现,一方面学生及家长对高职院校是否开展校企合作、怎样开展校企合作、合作教育质量如何等问题并不十分关心,另一方面企业对高职生在校企合作中的学习过程、管理过程及过程中的心理和认知变化等方面并不十分关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及家长对高职校企合作的冷漠以及高职校企合作中重形式不重过程的倾向呢?
首先与生源有关,多年来我国一直存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在生源市场上学生始终处于被选择的地位。由于每个入学机会都来之不易,因此就高职生及家长而言,往往更加关注能否被高职院校录取,而无暇顾及是否有校企合作教育,对学历文凭的重视程度也要明显高于技能证书。其次与劳动力市场有关,我国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状况很普遍,企业不担心找不到人干事。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往往对校企合作敷衍了事甚至干脆取消。孰不知放松对高职校企合作的过程管理,必然降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规格,从而进一步加剧同质劳动力过剩。目前,与高职生就业难并存的高技能人才紧缺问题就印证了这一点。
二、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机制及启示
(一)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模式介绍
1.德国“双元制”模式
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所需的技术,毕业就能很快地顶岗工作,普遍受到企业的欢迎,曾被誉为德国经济振兴的“秘密武器”。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就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职业培训,学校着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企业着重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企业接受实训的时间多于在学校学理论的时间,企业在职业培训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在培训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技巧的培训。理论和实践之比约为3∶7或2∶8。同时,理论教育注重实用性,服从实践需要。实训工场的任务是把那些在劳动岗位上无法传授或训练的技能及相应知识传授给学徒,工件不形成产品,纯属消耗。此外职业学校也有教学车间,补充企业里无法完成的培训,为理论教学提供直观和演示手段。
双元制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企业培训来完成。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一般时间比是4∶1,企业培训的内容是结合本企业、车间、岗位的具体情况,由用人部门或车间与培训教师共同商定的,是针对企业需要进行的。培训生还可以依法从企业那里获得部分报酬。
德国形成现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有较长的历史过程并受其文化传统的影响,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重视实训和要求严格,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学习的职业教育的精神实质,但一些具体做法不能从形式上照搬。
2.澳大利亚“TAFE”模式
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国家框架体系下以产业为推动力量的政府、行业与学校相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灵活办学的、与中学和大学进行有效衔接的,相对独立的、多层次的综合性人才培养模式。
TAFE人才培养模式中,在州政府直接领导下,成立TAFE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由两组人,一组人是企业家,向学院提供教学忠告和咨询。另一组人是教育专家,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设计,并对教学效果作实际情况评价。由于这个专家委员会由州政府直接领导,因此在设计专业课程时,就能与各大学相关专业沟通,使TAFE文凭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承认,含金量高。
TAFE自身特色显著,具有完善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由于澳大利亚政府的投资和企业的赞助,使得TAFE学院的学习、实训条件不仅数量上充足,而且技术上都是比较先进的。TAFE的实践教学环节十分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室就是实验室,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TAFE的人才培养途径非常灵活,不管年龄多大,是否有工作,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生活情况选择全日、半日制、函授或远程教育等学习方式。只要通过评估积累到一定的学分,就可以取得证书和文凭。
3.加拿大“CBE”模式
以加拿大、美国为代表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以能力为基础,它的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通过有代表性的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能力分解表(课程开发表),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CBE首先进行的是职业分析,通过问卷的方式,了解近期服务区域内人才需求的情况,然后筛选相对紧迫和集中,学校又有能力开设的专业进行课程开发。课程开发的工作是由本职业的专家组成,这样能更符合教育规律,也沟通了企业和学校。
CBE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实训课堂完成的。实训课堂从外观看相当于实习车间。但他们的设备、设施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是实际工作中最先进的而不是闲置废弃的。
CBE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学习条件和帮助,由学生自己努力来完成的。根据每位学员的不同起点,及自己设计的最终目标分别为他们逐一确定教学计划。学生按教师商定的教学计划,到学习资源室、实训课堂或在教师指导下,或利用个人学习系统,逐一模块地学习、掌握专项能力。
这种模式要求对每个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在人口众多、生源数量较大、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要采用这种模式实在有点强人所难。
4.日本“产学官”模式
以日本为代表,伴随着知识密集型经济的转型,由政府主导,通过创设新的企业和新的产业,打破经济低迷状态,创造就业机会,大学在传统的教育和研究职能之外又被赋予了技术转让这一新的使命。
日本的“产学官”结合是法案、制度、中介并举,社会、企业、学校顺畅沟通。首先,政府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为了促进大学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产学研的合作,日本政府制定了《研究交流促进法》、《大学技术转让促进法》和《研究交流促进法》的部分修正案,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为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完善与产、学、研合作相关的制度与体制。确立了官、产、学三位一体的以人为中心的流动科研体制。建立了大学与企业开展共同研究的制度。第三,政府创办了促进科研成果产品化的中介机构——“高科技市场”。促进大学科研成果产品化、加强科技信息的流通体制的建设。中介机构处于产学两个领域的交汇点,当技术在产与学之间转化的时候,它们承担着桥梁的作用。
(二) 不同国家职业教育立法机制比较
这部分主要就不同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动向和立法情况作分析和比较。
1.德国
德国政府始终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一是建立有利于衔接和沟通各类教育的国家资格框架,以实现不同教育体系之间的通融性。二是建立了德国国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质量开发机构,推动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与开发领域里的可持续发展,在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层面发挥协调作用。三是对增加或扩充学习位置的企业,由联邦政府提供相应的职业教育促进补贴资金。企业每增加一个职业教育的学习位置,将由政府给予4000至6000欧元的资助。四是创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通融性”特殊奖,加强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沟通衔接,鼓励职业院校优秀毕业生进入高等教育学习,提高了职业教育吸引力。五是对德国高中阶段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所开设的约350个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增设新专业82个,修订专业219个,并由原来五年修订一次改为一年修订一次。
为保障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政府强化了职业教育法制建设。2005年,德国修订并实施新的《联邦职业教育法》,该法案共七部分、105条内容,这七部分的内容分别是:总则、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组织、职业教育研究规划与统计、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处罚规则以及过渡条款与衔接条款。法案内容具体,操作性强,明确了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各方的责任和义务。
2.英国
英国政府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特别是近些年来,把职业教育作为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英国政府优先发展的领域。2009年11月,英国政府发表了《面向增长的技能——国家技能战略》报告,提出了许多职业教育的改革举措。一是成立“商务、创新与技能部”和“技能资助局”。二是加强多层次的技术培训,采用“企业培训,政府买单”模式,吸引l4万家企业组织培训,提供1亿英镑资金用于技能培训。三是鼓励企业建立和完善学徒工制度,开发了上下贯通的资格标准制度,每年有10万人可获得创业资格证书。四是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的、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质量保障体系,健全了政府及社会对职业教育质量的审核制度。这些措施使英国的职业教育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英国是一个法律法规体系比较健全的国家,为保障职业教育各项措施的落实,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案体系。目前实施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法案主要包括《继续与高等教育1992年法案》、《学习和技能2000年法案》和《继续教育和培训2007年法案》。特别是2007年法案对政府、企业、学校,雇主、求学者的职责和义务都做了明确规定,可操作性强。
3.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政府认为,劳动力技能、生产能力与澳大利亚未来的繁荣密切相关,要求“必须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建设一支高技能队伍”,出台了(2004~2010年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国家战略》,提出了为经济服务、为人们服务、为社区服务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制定了加快培养高技能队伍建设的目标和措施,在全国24个地方建立澳大利亚技术学院。
澳大利亚是联邦制国家,职业教育法是由多个法规组成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从纵向而言,包括联邦法和州法;从横向而言,包括职业教育与培训法、就业法、劳动场所与平等法等法规。在联邦层面,澳大利亚颁布实施了《用技能武装澳大利亚劳动力2005年法案》,该法案主要包括六部分,即:预条款、向州划拨的费用、基本建设支出与经常性支出预条款、战略性活动拨款、支付及其它,共计47条。澳大利亚各州都有自己的职业教育法,与联邦法相比,州职业教育与培训法内容更系统更具体。
4.美国
本世纪初,美国将“职业技术教育”更名为“生涯与技术教育”,这一变动体现美国职业教育理念的转变,即职业教育要帮助学生就业和继续接受中等后教育,生涯与技术教育要面向所有学生,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技能、专业技能以及21世纪新技能。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推行一系列新政策促使美国产业结构转型,促进人才战略改革。最近,美国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公布了一份有关人才战略的报告,对美国未来5年至10年内劳动力市场发展走向进行了预测,提出建立更为有效的就业教育培训体系,将其视为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和确保经济正常运转与就业形势稳定的必要条件;联邦政府每年安排经费作为奖学金和助学贷款,鼓励人们积极接受中等后教育和培训课程。
美国现行的联邦职业教育法是《2006年卡尔·D·伯金斯职业与技术教育法案》,其宗旨是通过美国联邦政府、州和地方共同开发学术及技术标准,整合技术教育,衔接中等和中等后教育,增强州及地方的灵活性,开展国家研究,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支持职教机构与相关部门行业企业问的合作,提供个人终生学习机会,培养中等教育和中等后教育学生的职业技能,以保持美国的竞争力。美国职业教育法案的特点是要求明确,规定具体,可操作性强。
5.法国
2007年5月法国总统萨科奇将发展教育作为新政府的优先目标之一,把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纳入到教育发展和改革总目标当中。一是搭建国家层面职业教育领域或企业与职业学校的协议合作框架,加强学校机构与企业的合作。二是高度重视企业员工在职培训,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建立自己的培训中心。它是专门为进入学校系统或职业领域有困难的青年提供援助,确保学生能够获得学习和实习的权利,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和相关社会问题。四是启动职业教育改革,举办“学校——企业”培训班和职业教育促进论坛,聘用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和工程师到学校参与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保持并扩大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引导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入高等技师学院继续学习,为职业高中、普通和技术高中添加“行业高中”的标识,吸引更多的学生到最有发展前途的行业领域中去。
法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法主要由《教育法典》(1971年颁布)和《1985年职业技术教育法案》组成。1999年法国制定了《面向2l世纪的职业教育宪章》,主要措施包括建立全周职业教育与经济领域对话机制、加强工学交替式教学、加强教师培训等。法国职业教育法案条款及各项规定比较稳定,经过多年的补充和完善,目前已相对成熟。
(三)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机制共性分析
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都注重实践、企业与学校的沟通较顺畅、人才的培养途径灵活多样。对我们的借鉴意义主要有:
1.以学校为主,企业适度参与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企业参与培训的机制,这恰恰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参与培训可以获得国家的经费补助、可降低劳动力成本,有《联邦职业教育法》的制约、行业协会工会的参与等。在我国要实行校企联合办学,鼓励企业的参与,如果没有相应的配套措施,提供一定的社会条件,其目标是难以达到的;或者即使达到了目标,成果也难以巩固。
高职院校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将企业的参与纳入办学体系之中,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力。通过建立董事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建功能完善的实训基地等合作机制,企业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必要的实训场地、办学经费和设备保障,从而有效解决高职办学资金短缺、资源不足、实践环节薄弱及学生就业安置等问题。学校则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优势,为企业提供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服务,达到双方“互赢”的目的。
2.政府在产学研互动中的作用问题
在产学研三者相互关系中,政府协调包括财政、法规等各种政策支持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保证。日本的产学官合作在这方面表现突出,强调产学研合作中的制度建设,政府成为产学研合作的主要推动者,我国的职业教育要取得健康发展,必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政府统筹机制,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改善职业教育的外部环境。
3.企业家参与人才培养
TAFE的专家委员会成员一部分是学校的教育专家,另一部分是企业家,其中的教育专家不仅具有教学经验,而且参于企业管理咨询;企业家不仅具有管理的实践经验,而且具有教学的经历。可见企业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丰富且是双向的,企业家也参与学校人才的培养。而我国的职业教育从专业设立、课程设置都很少听取企业家的意见,学校只是在需要企业的时候就要求企业提供帮助,但是学校向企业这一方向的交流较少,对企业的知识、技术支持都比较欠缺,这是需要我们在校企合作中给予关注的问题。
4.学校与校办产业联手
高职院校可以凭借专业优势、人才优势和智力优势,兴办一定规模的校办企业,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把校办企业推向市场,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学生提供最接近职业环境的实训场所。既可以整合学校的专业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提供教学实践、双师培训、技术开发等服务,同时也可以实施经营,增强自主发展和参与经济建设的综合实力。围绕专业办产业,突出专业特色;以产业兴专业,以贡献求发展。比较典型的有:湖南永州职院的科技示范园模式、辽宁农业职院的多层循环模式、黑龙江农业职院的专业实体模式等。
5.各国职业教育政策和法规对政府、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企业、学校、公民个人等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的职责、权利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可操作性强;普遍关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扶持社会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公平,引导性强;法案对职业教育机构的举办和撤销、职业教育实施和管理的监督和处罚内容规定明确,制约性强。
(四) 发达国家校企合作机制启示
通过对国外一些较有特色的国家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分析发现,对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有如下启示。
1. 教室就是实验室,学习环境与工作环境融为一体
在国内,一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做得很浅,企业为学校提供一些实训设备,或者接纳一部分学生到企业实习,这种合作形式通常学校的教室、实验实训室和企业的现场工作环境各自独立,学生先参加课堂的理论知识学习,然后到实验实训室进行训练,又可能的话再去体验企业现场工作环境,耗时久,对企业工作环境认识不深,毕业后不能迅速的适应工作环境。而国外很多校企合作做到了教室就是实验室,学习环境就是工作环境,学生在工作环境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适应工作环境,毕业后可直接上岗。
2.继续施行学分制,为校企合作提供条件
澳大利亚TAFE模式有很多优点和特色,但是它的实施和成功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完成的,目前在我国这样的条件不足。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引入了学分制的概念,并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制度和措施,如学生修满一定学分可申请提前毕业等,但是目前看来还没有达到这样一个水平,而且我国的证书体制也还没有澳大利亚的证书体制那么完善,要累计达到一定学分取得一定级别的证书和文凭存在较大的困难。另外,因此,通过继续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缩短学习年限,完善证书体系,为校企合作提供更好的条件。
3.充分发挥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从国外校企合作的立法和政策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的立法制度比较完善,对政府、企业、学校在校企合作中权利和义务,政府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中起着中间桥梁的作用,同时也起着监督校企合作过程的作用。所以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完善职业教育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然后规范校企合作过程管理。
4.吸收企业家参与人才培养
TAFE的成功与澳大利亚行企业家和教育专家组成的TAFE教育专家委员会是密不可分的,虽然在我国,我们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都有企业中的人员参与,但是这种参与似乎还是浮于表面,是不够深入的。由于条件的限制,我国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氛围和能力来引导企业中的专家参与到职业学校的培养计划制定、课程设置、学生的能力培养等方方面面。但是,从长远来看,必须要吸收企业中的专家、技能高手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去,与企业共同开发人才培养计划,开发课程,进行能力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有企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充分适应企业的需要。
三、高职校企合作的机制构建的对策
(一)完善就业准入机制
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与行业企业配合,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信息,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扩大学生就业空间。职业院校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设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特色专业为支撑,新专业为发展的重特新专业,增强学生就业能力。以政府为主导,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有条件的学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企业按照法律、政策的要求,保证招收的雇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培训,优先录用合作院校培养的“双证书”学生。
(二)建立和强化评价机制
要强化质量意识,尤其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企业参与教学质量评价,逐步完善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将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双证书”获得率与获取质量,职业素质养成,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落实情况等纳入评价范围,推动政府、社会、行业、企业、学校、家庭对校企合作进行质量监督。
(三)完善政策保障机制
在政策法规方面,要加快出台和落实支持高职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将校企合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突出各级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责任,进一步加强对有关部门履行教育服务职能的考核,充分发挥政府对高职校企合作的主导与指导作用;要加快制定和实施关于高职校企合作的专项法规,进一步明确合作各方的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维护校企双方的合法权益,约束可能发生的机会主义行为,着力降低高职校企合作的交易成本。
在经费投入方面,要将高职校企合作逐步纳人政府公共财政预算,为合作的顺利达成和正常运行提供基本的资金保障;要以捐赠、资助、奖励、基金等形式,广泛吸纳社会及民间资本,构建多渠道的资金筹措体系,切实降低合作各方的直接成本支出。同时,要加强对高职校企合作专项经费使用的监管。
(四)创新企业激励机制
信息不对称、人力资本流动、产权界定模糊等造成的高交易成本和高回报风险是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建立信息沟通与利益协调机制、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约束保障机制可有效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信息沟通与利益协调涉及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多方面,笔者认为,其中行业协会可发挥其较关键的作用。首先,行业协会可代表相关企业与高职院校就校企合作进行磋商,帮助企业了解学校、提出诉求、促成合作,降低信息成本;第二,行业协会可协调相关企业参与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帮助学校外聘教师、开发课程、编写教材,降低管理成本。第三,对高职校企合作的部分公共成本,行业协会可出面组织相关企业共同分担,以避免单个企业承担过高成本。总之,行业协会与高职院校的沟通协调和单个企业与高职院校的沟通协调相比,合作效率更高,交易成本更低,动力机制更强。
高职人才的自主择业和自由流动的确是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后顾之忧,不少企业由于担心为他人做嫁衣而降低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投资力度。但如果以法规形式强制性规定所有企业必须以校企合作方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各个企业之间的这种担心就能相互抵消。
当然,在高职校企合作中,一方面企业要加大资金、设备等投入,以顶岗实习等形式为学校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学校要依托专业、师资等优势,以在职进修等形式为企业培训职工。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校企之间才能加深理解和信任,进一步提升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信心。
(五)改革高职院校管理机制
要打破当前高职校企合作中的校方瓶颈,关键要扩大高职院校的办学自主权,建立面向社会和市场、面向行业和企业的灵活的管理机制。一是建立董事会制度或校企合作理事会制度,董事会或理事会成员由主管部门、高职院校、行业企业的领导和专家组成,在学校层面形成政校企结合的领导决策机制。二是建立校企合作办公室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与行业协会及企业进行日常沟通协调,具体落实高职校企合作相关事务。三是建立弹性学制,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特点灵活安排教学活动,例如与生产具有季节性、周期性的企业进行合作,可在淡季时集中安排理论教学,在旺季时集中安排顶岗实习。四是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员工的定期交流制度,选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挂职锻炼,聘请企业的管理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客席教授。五是建立面向企业的科研服务平台,以科技服务项目为载体,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在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难题的同时,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服务水平。
(六)建立学生及家长参与机制
要改变高职校企合作中学生及家长被边缘化的状况,就必须建立健全一系列学生及家长的参与机制。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及家长真正认识到高职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使学生认真参加、家长积极支持校企合作教育的全过程。二是构建沟通平台,定期邀请学生及家长代表参加高职校企合作的动员会、协调会、座谈会,切实保证其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使校企合作教育在项目设计、教学安排、条件保障等方面尽可能满足学生及家长的合理要求;适时组织学生及家长代表参观校企共建实训室、定岗实习生产现场,引导其不断加深对校企合作内涵的理解。三是畅通反馈渠道,及时向学生及家长通报校企合作教育进展,例如实践技能考核情况、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企业人才需求动态等。此外,虽然生源和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在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但是企业仍然应该以战略意识和长远目光,加强对校企合作教育的过程管理,与学校、学生及家长共同开创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 孔凡成.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J].中国职工教育,2007(11):51~52.
[2] 肖珍教.国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的发展与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11):177~178.
[3] 夏英.市场经济体制下校企合作机制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7(25):36~38.
[4] 刘文君.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日本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7(2):64~68.
[5] 林勇.教育与经济系统视野中的德国职业教育及其借鉴[J].教育研究,2010.16(5):155~158.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个案分析”(课题编号
为:2009A06)阶段性成果之一。
第二篇 研究论文(3)
“订单培养”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技术探讨
■ 汤定国吴国伟 孙梅
[ 本文(外企)刊登于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1第3期;(民企)刊登于《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1第4期,略 ]
摘 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如何在订单培养中调动和发挥学校与企业的积极性?校企之间如何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本文以上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订单培养作为个案,分别从面上带有普适性和典型性的专业合作背景、模式凝积、项目筹划、实施路径来探讨订单培养的实施内容和技术手段,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技术探讨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本文界定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指的是在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企业为主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规格、数量和期限,并由学校与企业按双方达成的协议,合作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和实施教育教学,学生毕业后、原则到签署协议的用人单位就业的办学模式。这种由过去计划向市场、再由市场向计划回归或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既是笔者所在院校近年来不断寻觅的一种新的集成、集约、集优发展的办学形式,更是笔者所在院校力求在新形势下要让社会民众认可本院是一所出类拔萃的职业院校,它能为利益相关人员,包括个人、企业、团体等提供改变生存技能与经验,并以学院的办学能力为基础,为遍布上海这一城市的每个人,当然也包括我国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民众提供机遇。
近年来,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它一直支持与控制着本院“以学习者为中心”或“ALL FORONE”理念的贯彻实施。作为一所地方综合交通行业企业联合所办、以汽车运用、集装箱运输、空中乘务、航空机务、轨道交通、物流管理等专业建设为重点的高职院校,它依托行业企业的发展优势,将行业企业内的办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创建的多体制并存、多校区管理、多层次办学的集团化运作模式,在全国1180多所高职院校、省市级30多所交通职业学院中是一种首创。尤其是在已开设的26个专业、近4500名高职全日制在校生中,力推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模式,就业质量位于上海市高职高专院校前列,2009年度被评为上海市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被预评为“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本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业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带有普适性和典型性的订单培养实施内容与技术手段的运用。
[典型案例]:奔驰(MBCL)班“订单培养”实施内容与技术手段运用
一、合作背景
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呈“爆发式”增长,2010年汽车年产销量创造了双超1800万辆的历史新记录,该记录它超越了美国历史上销量最高的年份,现位居全球年产销汽车第一,并跃居世界第一大汽车消费国和生产国。其中:奔驰、通用、大众、丰田等车系的技术更新更是日新月异,汽车售后服务的市场越来越细分,技能型人才精细化培养已成为本院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厚实基础。数十年来,本院精心打造的“汽车运用技术”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坚持与品牌企业保持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相继创立了“双元制”模式的“奔驰(MBCL)班”、“通用(SGM)班”和“大众(SVW)班”等,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学生在知识掌握和技能施展等方面赢得了企业的广泛认可。
二、模式凝积
以奔驰(MBCL)班为例:2009年3月本院与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合作开启了“双元制”模式的“铸星教育(StarEducation)”项目。即:对高职三年制有些学生按照“四阶段”工学交替的时间顺序组织教学。在第2学年第1学期,按校企合作协议,在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中创建“铸星教育”奔驰(MBCL)班。该班学生通过铸星教育的专业技术学习,最终达到奔驰保养技师的水平。其培养过程见表一。
表一:奔驰(MBCL)班培养过程
阶 段
学习时间
场 所
内 容
第一阶段
第1.2.3学期
校内
校内学习和实习,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程学习,提高专业基础技能
第二阶段
第4学期
(进入订单培养)
学习完成企业生产中的汽车(总成)的拆装、进行MBCL模块化课程学习、以常见故障排除为主,完成专业核心技能培养(未取得维修、电工中级工技能证书的学生,在此阶段完成职业资格鉴定)
第5学期前10周
订单企业
校外实习,学习完成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维修生产及汽车专修生产任务。完成“订单”综合和特色技能培养
第三阶段
第5学期前8周
校内
校内继续学习MBCL模块化课程,完成“综合”和技能培养
第四阶段
第6学期前2周
取得汽车维修电工高级工证书
第6学期后13周
订单企业
顶岗实习,结合岗位巩固知识和技能,完成企业特色技能和企业文化的培养,取得企业培训合格证,完成毕业论文
三、项目筹划
奔驰(MBCL)班被奔驰中国称为“铸星教育”项目。项目主题为“铸就梦想、星辉闪耀”;项目内容:包括铸星使命、铸星筹备、铸星保障、铸星流程、新星闪耀等五个方面。其中:
铸星使命:①为了满足奔驰中国经销商网络的迅速扩张的需求;②与国际接轨,提高专业教学的技能;③选拔优秀毕业生作为修理行业的技术人员;④为了加强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铸星筹备:奔驰中国对合作院校的选拔流程共分6步。Step1通过当地教委收集院校信息;Step2发送并收回被选院校问卷调查;Step3初次考察被选院校;Step4面试被选院校校长/教师;Step5确定合作院校并签署合作协议;Step6开学典礼。
铸星保障:①硬件设备:奔驰中国合作院校都配有专业的维修工具与设备。这些专业工具和设备与经销商标准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学生在院校培训和在经销商工作的无缝对接。专用工具与设备中,既包含奔驰车辆诊断和维修时必备的星徽诊断仪(StarDiagnosis)以及多种发动机、变速箱相关专用工具,还有四轮定位仪、轮胎机以及轮胎平衡机,当然还不能缺少奔驰培训车和奔驰发动机与变速箱;②师资力量:奔驰中国为保证铸星教育质量,持续关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首先,所有项目教师都被派往德国奔驰相关职业教育机构,参加为期6周的教育培训。从而保证项目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保持奔驰全球的理念与品质。此外,在每年假期,奔驰中国还为专业教师提供产品知识更新的培训;③合作伙伴:奔驰中国承揽项目跟踪、奔驰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大纲、培训评估;经销商承揽顶岗实习、经销商内部培训、跟踪评估学生们的表现;职业院校承揽有资质的教师、培训设备及设施、学生的教育、毕业证书。
四、实施路径
奔驰(MBCL)班是本院三年制高职“汽车运用技术”专业在跨入第2学年第1学期的学生遴选、师资选派、课程优化基础上开展的“铸星教育”项目。其“铸星流程”见表二;教学大纲见表三。
表二:奔驰(MBCL)班铸星流程
阶段
教学内容
支持部门
阶段一
培训细节
理论部分
实践部分
奔驰中国
职业院校
·梅赛德斯-奔驰具有一年半保养技师培训的教学大纲
·软技能
·梅赛德斯-奔驰培训模型
·梅赛德斯-奔驰培训设备
·梅赛德斯-奔驰诊断设备
阶段二
实习期
顶岗实习
职业院校
经销商
·学生实行为期6个月的顶岗实习
·教师参加每年4周的顶岗实习
阶段三
就业
集体面试
奔驰中国
经销商
·经销商与学生举行座谈会,交换彼此的意见
·签订劳动合同
合格的保养技师
表三:奔驰(MBCL)班铸星教育培训大纲
模块
内容
课时
比例
·汽车专业英语
72学时(列项目外)
模块1
·非技术培训
72学时
12.45%
模块2
·材料基础
36学时
6.22%
模块3
·发动机
144学时
24.91%
模块4
·维修保养
108学时
18.68%
模块5
·电器部分
72学时
12.45%
模块6
·动力传动系统
72学时
12.45%
模块7
·底盘系统
72学时
12.45%
合计
576学时
100%
截止2010年7月1日,本院与奔驰中国合作开启的铸星教育项目,已进入第二届学生选拔阶段。首届22名学员(除5人从事汽车相关工作,1人继续攻读本科学业),其中16名学员已在奔驰中国上海经销商中担当了从服务顾问(SA)、保修员(WarrantyClerk)到保养技师(MaintenanceTechnician)的多种职位。他们在经销商中充分利用自己在学校中学习到的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很多贡献,得到了经销商的广泛认可。可以说,铸星教育项目基本达到“新星闪耀”的预期目标。
[典型案例]:丰田(TOYOTA)班“订单培养”实施内容与技术手段运用
一、合作背景
随着我国汽车销售数量的“井喷式”发展,汽车售后服务市场的日益细分,以及汽车销售网点的逐渐增多,各大汽车4S店和保险公司对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人员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就一汽丰田而言,2006年至2010年其销售网点每年以50家的速度增长,目前,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人才培养已成当务之急。数十年来,本院以“汽车运用技术”专业为支撑的“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在继续保持与国内外汽车品牌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的同时,积极拓展与一汽丰田新一轮的紧密合作,与永达集团的订单培养,以及与太平洋保险、恒昌公估、大众保险、天平汽车保险的校企合作,相继构建了基于岗位能力“进阶式”订单培养的“丰田(TOYOTA)营销班”、“永达(YONGDA)中高职贯通班”、“太平洋(CPIC)保险班”等,汽车销售和汽车售后服务的校企合作,加快推进了本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发展空间。
二、模式凝积
以丰田(TOYOTA)班为例:继丰田T-TEP(日本丰田在全球推进的一项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之后,自2006年起,本院又与FTMS(一汽丰田销售)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启了基于岗位能力“进阶式”模式的F-SEP(FTMSSales EducationProgram)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培训计划。该项目是FTMS与国内职业院校合作、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备营销能力的汽车销售人才培养计划。
本项目界定的基于岗位能力“进阶式”(融入F-SEP计划)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按照高职在校生认知规律、不同层面经销商工作岗位能力要求来设计的订单培养方案,它包括专业认知、专业能力提升、社会能力养成三个阶段。并在工学交替的三阶段中,针对不同层面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开展相应的技能培养。
三、项目筹划
丰田(TOYOTA)班被FTMS称为F-SEP项目。其基于岗位能力“进阶式”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见表四。
表四:丰田(TOYOTA)班“进阶式”模式人才培养方案
进阶
阶段
阶段性岗位
能力要求
典型工作
任务
工作过程
专业
认知
阶段
了解汽车商务的基本知识和简单的工作流程
汽车销售
汽车维
修接待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二手车
营销
1)客户开发 2)接待 3)需求分析
4)产品介绍 5)试乘试驾 6)报价、签约成交
7)交车 8)售后跟踪服务
专业
能力
提升
1.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2.具备汽车销售的基本能力
3.了解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维修诊断的基本知识
4.掌握汽车售后服务知识与技能
5.具有汽车保险的基本知识
6.具备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操作、外语专业资料的查询能力
1)预约
2)接待
3)车辆基本信息和技术状况登记
4)故障诊断和检查
5)维修估价、维修时间估计
6)维修合同签定
7)跟踪维修进度并通报用户、有维修增项及时与用户沟通
8)交车前的检查与交车
9)结算(维修内容解释、付款项目解释、打结算单)
10)用户跟踪服务(电话回访)
社会
能力
养成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和沟通能力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4.具有能吃苦和再学习的精神
5.有主动工作的精神
1)负责向有按揭意向的客户提示需准备的按揭资信材料
2)负责做好分期付款车型按揭表,并及时交给有关销售人员
3)负责为客户办理养路费及车辆购置附加税等,上牌事宜,尽快为客户上牌
4)平时注意做好与银行、保险公司和车管所等与业务相关工作人员之间的协调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
5)月末与财务人员核对本月所有客户保费,并监督划款
6)及时与保险公司相关人员结算清相关费用
1)调度发布PDA信息 2)预 约;上门服务
3)检测中心完成二手车评估竞价 4)签合作意向书
5)成交检测 6)签订合同
7)垫付车款及移车 8)交接手续
四、实施路径
本院与FTMS合作的F-SEP流程,可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建立F-SEP校企合作的组织机构。F-SEP运作需校企双方互相合作。FTMS培训室和合作院校分别为F-SEP项目的甲方和乙方,共同负责F-SEP项目的展开。甲方负责提供所有FTMS课程的相关教学资料、教具、影像文件及评估资料等;乙方负责提供所有课程所需的硬件资源,如投影仪、顾客休息区模拟布置、打印机和音箱等。院校F-SEP项目组由1名校领导、1名项目负责人、2名教师及1名后勤保证构成。另外需要设立F-SEP 项目专项资金,以确保F-SEP项目组活动需要。
2.采用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学生选拔。丰田(TOYOTA)班源于本院三年制高职“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已完成两学年学业的学生,营销班组建采用面试和笔试相结合的遴选办法,综合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形象、语言表达及亲和力等,力求选拔具有销售潜质和德才兼备的学生进行培养。结合FTMS经销商与学生的就业洽谈,采取订单式的定向培养,从一开始就让经销商参与到选拔之中,以确保学生的就业。
3.自主配置专业“进阶式”的课程体系。丰田(TOYOTA)班“前2后1”的三年制课程体系,分本院为“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配置的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以及由FTMS提供的专业培训课程两部分组成。其中由FTMS提供的F-SEP课程则是替换了本院非订单培养专业第三学年的专业拓展课程。之前,FTMS对本院配置的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只提一些参考建议;之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加任何要求与干涉。本院自主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基于岗位能力“进阶式”模式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图1:本院自主构建基于岗位能力“进阶式”模式课程体系
4.导入FTMS提供的专业培训课程。在与本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课程结合过程中,当该专业进入第五学期、并在该专业的学生中组建丰田(TOYOTA)班的基础上,导入FTMS提供的F-SEP课程,F-SEP 的课程独立于本院的其他课程,并安排第六学期为实习期。由FTMS提供F-SEP项目课程设置见表五。
表五:丰田(TOYOTA)班F-SEP项目课程设置
序号
内容
课时
比例
1
·TOYOTA WAY
32学时
10%
2
·一汽丰田全车系商品知识
120学时
37.5%
3
·销售业务标准(SSP)
100学时
31.25%
4
·商务礼仪
48学时
15%
5
·CS 顾客满意
20学时
6.25%
合计
320学时
100%
5.注重“双证”融通职业资格培养。这是本院对全日制学生在开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考核和鉴定的要求。本院对丰田(TOYOTA)班学生的职业资格要求是:学生毕业时,必须获得与汽车销售核心岗位相匹配的、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发的中级及以上“汽车营销”职业资格证书。数年来,本院丰田(TOYOTA)班历届学生的获证率达100%。
截止2010年7月,本院与FTMS合作开启的F-SEP项目,目前,已进入第五届丰田(TOYOTA)班学生的订单培养。每届丰田(TOYOTA)班学生数为20人左右,历届毕业生90%以上已成为服务特色驰名全球的丰田(TOYOTA)的中国经销商中、具有优良服务理念和服务素质的汽车销售生力军,他们以自己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很多贡献,得到了经销商的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 鲍贤俊,吴国伟,陈美刚.上海交通高职集团化办学的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1)
[2] 鲍贤俊,吴国伟,陈美刚. 深化改革三破“围墙”——上海交通物流职业教育集团集团化办
学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8)
[3] 鲍贤俊,孙梅,吴国伟.上海职教集团化办学的实践及相关问题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33)
[4] 鲍贤俊,孙梅,吴国伟. 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背景研究与动力分析[J]. 交
通职业教育,2009(6)
[5] 唐智彬,石伟平.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校企联合支持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2)
[6] 王保军.订单培养校企双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交通职业教育科研项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与个案分析”(课题编号为:2009A06)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之一。
《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与个案分析》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及对策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6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16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