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

发布时间:2016-12-19 19:04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J u l . 2 0 1 4 2 0 1 4年7月                             第3 V o l . 3 5 o . 7 5卷 第7期 J o u r n a l o f H i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N    g  

???????????????????????????

???????????????????????

· 民办与职业高等教育 ·

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 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
吴 建 设
( )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教育研究所 ,浙江 湖州 3 0 0 1 3 0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以师带徒强化实践教学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 高 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 , 应从构建 “ 双主体 ” 人才培养模式 , 解决“ 双 身 份” 学 徒 身 份 问 题, 形成 “ 双体系 ” 校企课程结构 , 打造 “ 双导师 ” 专兼师资队伍 , 建立 “ 双标准 ” 考核评价体系五个方面来 解决教育模式 、 学生身份 、 课程体系 、 导师机制 、 评价方式问题 。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现代学徒制 ;校企合作 ( ) 中图分类号 : 4 2 0 3 2 0 0 4 1 0 5 5  文献标志码 : 0 1 4 0 7 G 7 1 8. A  文章编号 : 1 0 0 0 - - -

F i v e P r o b l e m s o f P r o m o t i n t h e M o d e r n A r e n t i c e s h i           g p p p   i n H i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g
WU J i a s h e n -  
( i t u t e t i o n a l a t i o n,H o u  t i o n a l I n s t o H i h e r V o c a E d u c u z h V o c a       f  g

&T e c h n i c a l e e,H o u3 0 0, a) C o l l u z h 1 3 0 C h i n   g

: A b s t e r s o n n e l t r a i n i n m o d e l b m a s t e r t r a i n i n r a c t T h e m o d e r n a r e n t i c e s h i i s a               p g y“ g p p p     ” a r e n t i c e t o s t r e n t h e n t h e r a c t i c e t e a c h i n t h r o u h t h e c o o e r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e n t e r r i s e s                 p p g p g g p p   a n d s c h o o l s . T o r o m o t e t h e m o d e r n a r e n t i c e s h i i t s h o u l d t a k e s u c h m e a s u r e s a s b u i l d -                       p p p p, ” , ” i n t h e“ d s u b e c a r e n t i c e s t a t u s u a l t t a l e n t t r a i n i n m o d e l s o l v i n t h e“ d o u b l e i d e n t i t -       g j p p g g y       , “ ” , e n t e i s s u e sf o r m i n t h e d u a l s s t e m s c h o o l r r i s e c o u r s e s t r u c t u r e c r e a t i n t h e t e a c h i n -         g y p g g     ” , ” s t a f f o f“ d o u b l e t u t o r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i n t h e“ d o u b l e s t a n d a r d a s s e s s m e n t s s t e m. I t c o u l d             g y   , ’ , , s o l v e t h e r o b l e m s o f e d u c a t i o n a l a t t e r n s t u d e n t si d e n t i t u r r i c u l a r s s t e m s u e r v i s o r             p p y c y p m e c h a n i s m,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w a .     y : ; e n t e K e w o r d sh i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m o d e r n a r e n t i c e s h i s c h o o l r r i s e c o o - -         g p p p; p p y   e r a t i o n

收稿日期 : 2 0 4 1 2 0 1 4 - - , 作者简介 : 吴建设 ( 男, 浙江湖州人 , 湖州职业技 术 学 院 高 职 教 育 研 究 所 所 长 , 教 授, 从事高职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1 9 5 5- ) 研究 。

·4 1·

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

?????????????????????????????????????????????????? 强化实践教学 , 校企合作开展现代学徒    近年来 , 制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职业教育界的关注 。 综观世 界职业教育学徒制 的 开 展 , 英国是最早实施学徒制 的国家 , 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策 、 法律和运行模 式, 促进了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发展 ; 德国作为经济发 展“ 秘密武器 ” 的“ 双 元 制” 职 业 教 育, 学徒制成为主 要模式 ; 奥地利实施学徒制亦有其特点 , 各级劳动局 和商会等机构发挥 着 十 分 重 要 的 监 督 、 管理和指导 作用 , 以帮助学校与 企 业 找 到 满 意 的 实 习 场 所 和 学 徒。 在计 划 经 济 时 代 , 我国国有和集体大中型企业 一直实行传统的学 徒 制 招 工 模 式 , 学徒成为企业主 要的后备技术力量 。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 轨,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推进与实现 , 高职教育的 跨越式发展 , 企业的用工形式也开始了转型 , 传统的 学徒制模式已逐渐 消 失 , 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 学历要求 , 或者是有工作经历的优先等等 , 几乎没有 企业招收学徒工 。 这种状况反映了企业急功近利的 用工观念和降 低 企 业 人 力 资 源 成 本 的 思 想 。 然 而 , 一些企业招收的高职毕业生往往达不到岗位的技术 要求 。 随着现代社 会 人 们 的 质 量 意 识 的 增 强 , 人们 越来越感到学徒制 的 必 要 , 我国职业教育中的现代 学徒制由此应运而生 。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共 同培养人才的一种形式 , 从教育的本质而言 , 本文认 为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应该重点解决以下五大 问题 。
[ 1] , 分析其 到专业工作的要求 ” 分别占 3 9% 。 8% 和 1

原因 , 一是学校职业 教 育 与 工 作 世 界 的 脱 离 以 及 职
2] , 不可避免 业教育课程的 “ 学问化” 等 根 本 性 问 题[

地削弱了学生的对 口 就 业 能 力 ; 二是学校教育即使 有顶岗实习的安排 , 大部分企业只是把学生当作一 般劳动力使用 , 学生 难 以 接 触 到 企 业 的 核 心 技 术 或 核心工作 , 导致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期望值不高 。 构建 “ 学校本位 ” 和“ 企业本位” 相结合的“ 双主 体” 人才培养模式 , 一 是 可 以 让 学 生 尽 早 进 入 企 业, 让学生在职业期待 上 有 明 确 的 定 位 , 提高毕业生的 “ 专业对口率 ; 二是企 业 是 教 育 “ 产 品” 的 使 用 者, 产 品” 的质量应该在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 三是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 最 大 受 益 者 , 发挥教育的最大效 益, 企业具有主体功能 。 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如何构建 “ 双主体 ” 人 关 才培养模式?早在 1 8 年劳动部办公厅下发的 《 9 8 于印发 〈 学徒培训制 度 改 革 座 谈 会 纪 要 〉 的通知》 中 “ 就指出 : 招收学徒 ( 或学徒培训生) 的 企 业, 应具备 必要的培训条件 ( 包 括 师 资、 教 学 计 划、 大 纲、 教 材、 。 ” 教室和设备 ) 国外 成 功 的 学 徒 制 典 型 基 本 上 可 以 分为两大类 , a r S t e e d m a n 将欧洲的学徒制分为 H i l y   需求引导型和供给引导型两大类 。 需求引导型的学 徒制也可以称为高 企 业 合 作 与 低 学 校 整 合 型 , 其特 点是雇主责任感高 , 企业培训强大 , 学徒制与全日制 教育 结 构 相 分 离 , 如 德 国、 奥 地 利、 瑞 士 的 学 徒 制。 供给引导型的学徒制也可称为低企业合作与高学校 整合型 , 其 特 点 是 雇 主 责 任 感 低, 企业培训相对较 弱, 学徒制与全日制 教 育 结 构 进 行 了 较 为 密 切 的 整
[ 3] 根据我国 合, 如英国 、 荷兰 、 丹 麦、 法 国 的 学 徒 制。

一、 学徒制的教育模式亟待解决 : 构建 “ 双主体 ” 人才培养模式
分析 我 国 高 职 教 育 现 状 , 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还 是停留在学校本位 的 教 育 模 式 上 , 虽然高职教育大 力推进校企合作 、 工学结合 , 强调学校与企业合作制 定人才培养方案 , 合作开发工作任务导向的课程 , 合 作开展顶岗实习 , 实施订单式培养等 , 但是所有的一 切, 几乎都是由学 校 组 织 , 主 体 是 学 校, 企业只是参 与 。 这种学校本位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可以大批量地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 降低企业人力资源成本 , 但培 养的人才是否学以致用 , 是否符合企业需要 , 是否达 到企业要求 , 是否真正具有岗位职业能力 , 还值得深 思。据 麦 可 思 研 究 院 2 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所作 0 1 的分析 , 2 届高职高专毕业生 工 作 与 专 业 的 相 关 2 0 1 度仅为 6 毕业生选择与专业 无 关 工 作 的 最 主 要 2% , 原因是 “ 专业工作不 符 合 自 己 的 职 业 期 待 ” 和“ 达不 ·4 2·

的国情 , 后者更值得借鉴 。 分析我国高职教育现状 , 虽然学校在表面上 与 企 业 建 立 了 紧 密 的 合 作 关 系 , 但是学校承担了育人的责任 , 承担了就业的风险 , 而 企业只是对人才 的 选 用 , 不 承 担 任 何 风 险。现 代 学 徒制需要学校与企 业 共 同 承 担 育 人 责 任 , 共同承担 风险 、 共同培养人才 , 而不再是简单的参与 。 高职学 生在企业实习主要 还 是 一 种 教 育 行 为 , 而不是简单 的工作行 为 , 企 业 更 不 能 把 学 生 当 作 劳 动 力 使 用。 作为教育行为就应 该 工 作 与 学 习 相 结 合 , 应该有严 密的人才培养方 案 。 因 此 , 本文认为推行现代学徒 制的教育模式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开发企业 人才培养方案 。 学校教育是为企业教育提供理论基 础, 训练可迁移的 基 本 技 能 , 培 养 职 业 素 养 的 教 育, 在教学方法上突出 理 论 与 实 践 的 结 合 , 重点强调理 论的针对性和实践的基础性 , 在学中做 , 突出具有普 遍意义的职业岗位 技 术 技 能 训 练 和 规 范 ; 企业教育

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

?????????????????????????????????????????????????? 是以工作本位学习 为 主 的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 突出实践 与理论的结合 , 重点 强 调 实 践 的 针 对 性 和 理 论 的 应 用性 , 在做中学 , 突出企业特定岗位的技术技能训练 和职业素质养成 。 因 此 , 现代学徒制“ 双主体” 培养 模式必须由学校与 企 业 共 同 完 成 , 力求建立相互衔 、 “ 接、 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 方 案 , 诸如“ 1. 5+ 2+1” ” 和工学交替等多种形式 。 1. 5 质提高 、 技术发 展 的 机 会 。 正 如 广 东 清 远 职 业 技 术 “ 学院院长赵鹏飞所 说 : 如 果 我 们 能 调 整 政 策, 将自 主招生的对象面向具备相应技能标准和学历条件的 企业员工 , 可能是突 破 现 代 学 徒 制 的 制 度 障 碍 的 一
[ 6] ” 种有效途径 。

二是改变企业 招 工 制 度 。 企 业 “ 用工荒” 和“ 技 工荒 ” 的信号势 必 引 发 企 业 招 工 制 度 的 改 革 。 一 方 面,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 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城 镇和企业 “ 用工荒 ” 的 不 对 称 性, 导致企业用工的不 稳定性 。 这就需要 企 业 改 革 招 工 制 度 , 推行现代学 徒制 , 将招工与人才培养相结合 , 让新员工有学历提 高与技术提升的机 会 , 通 过 这 种 招 工 形 式, 使其“ 感 恩” 企业 , 从 而 建 立 一 支 稳 定 的 用 工 队 伍。 另 一 方 面, 随着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 智慧技术 被广泛用于解决企 业 转 型 等 问 题 , 企业需要一批有 技术 、 有 素 质、 有 学 历 的 人 才。但 是, 这些人才需要 有一个在企业的适应和培养过程 , 并不能一蹴而就 , 这就需要学校教育 与 企 业 培 养 相 结 合 , 让学生在学 校就成为企业的 人 。 因 此 , 企业要合理规划人力资 源管理 , 认识到建立 一 支 稳 定 的 技 术 工 人 队 伍 和 后 备技术队伍的重要性 , 推行“ 招 工 与 招 生” 相结合的 制度 , 强化企业对职业教育的责任感 。 三 是 深化 校 企 合作 订 单模 式 的 人才 培 养 改 革。 综观高职院校订单 班 的 现 状 , 虽然大部分学校实施 了订单式人才培养 , 与订单企业签订了合作人才培 养的协议 , 但是 , 学生毕业有多少人进入订单企业最 终还是未知数 。 分 析 其 原 因 , 一方面学生入学前往 往只是单方面听学 校 宣 传 介 绍 , 入学后尚未正式成 , 为“ 企业的人 ” 在企业的工作和学习时间不多 , 对订 单企业不认可或是 不 满 意 ; 另一方面企业往往以优 先录用 、 择优录 取 等 条 件 限 制 学 生 进 入 企 业 。 这 就 需要学校深化人才 培 养 模 式 的 改 革 , 比如与企业建 立深度合作的机制 , 将招生与签订预就业合同相结 合, 实施驻企式工学结合 , 开展半工半读的顶岗实践 与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 让学生尽早融入企业 , 尽 。 早成为 “ 企业的人 ”

二、 学徒制的学生身份亟待解决 : 呈现 “ 双身份 ” 现代学徒特征
在西方现代学徒制中 , 学生具有双重身份 , 在职 业学校是学生 , 在企业是学徒 , 并以学徒为主 。 学生 首先要从企业获得 学 徒 岗 位 , 才可以进入现代学徒 制项目 , 进而获得职业学校的学生身份 , 实现校企合 作下的人 才 成 长 。 “ 学 徒” 身份首先将学徒界定为
[ 4] , “ 这样企业对其教育与培养的主动性 企业的人 ”

“ 和积极性得以维系和 提 高 ; 另 一 方 面, 学 徒” 与“ 员 工” 不同 , 最主要的 表 现 是 学 徒 获 得 的 是 津 贴 , 而不 是工资 , 且其收入较低 , 这样就降低了企业的培训成 本, 有利 于 保 护 企 业 提 供 现 代 学 徒 制 岗 位 的 积 极
[ 5] 性。

从我 国 现 代 学 徒 制 项 目 试 点 情 况 来 看 , 要解决 “ 既是学生身份 , 又是学徒身份” 尚 是 一 大 难 题。 浙 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广东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在试点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中以 成人教育形式直接 招 收 企 业 员 工 , 学生从企业-学 校 - 企业的校企结 合 中 受 益 , 也较好地解决了学生 “ 双身份 ” 的问题 。 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在上 海农场探 索 现 代 学 徒 制 试 点 工 作 , 推行“ 招生即招 工、 招工即招生 ” 制 度, 学生一入学就与农场签订预 就业合同 , 农场承担 学 生 的 部 分 学 费 和 一 定 的 生 活 补贴 , 学生通过三 年 的 学 习 和 工 作 , 农 场 优 先 录 用, 并签订正式劳动合同 。 这些 “ 招收企业员工 , 招生与 招工融合 ” 的制度改 革 , 有效地解决了学生的“ 双身 份” 问题 。 但目前的 试 点 仅 仅 停 留 在 成 人 职 教 和 个 别招生与招工相结 合 的 个 案 , 要解决学生“ 双身份” 的普遍性难题 , 本文提出以下改革办法 : 一是改革高职院校招考政策 。 我国现有高职院 校招生仅仅停留在 面 向 普 高 生 和 中 职 生 的 层 面 , 考 试也是以理论为 主 。 应 扩 大 学 校 自 主 招 生 权 , 留有 面向企业招收优秀员工的空间 , 改革考试方式 , 出台 在职人员就读高职院校的招生考试新标准 , 推行 “ 注 册招生 ” 制度 , 让企 业 骨 干 技 术 工 人 有 学 历 提 升 、 素

三、 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亟待解决 : 校企课程结构 形成 “ 双体系 ”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杜塞尔多夫工厂有两百多名 学徒工 , 分别学习从 自 动 化 到 商 务 等 各 种 和 企 业 生 产及经营相关的专 业 知 识 , 每个专业都有奔驰公司 统一制定的标准化 教 学 大 纲 , 学制根据专业不同从 ·4 3·

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

?????????????????????????????????????????????????? 两年到三年不等 。 实 习 第 一 年 , 学徒们都在工厂的 — — 从最基 培训中心集中学习汽车制造的基本技能 — 础的机械 制 造 手 工 艺 到 最 先 进 的 汽 车 自 动 化 生 产 线 。 第二年 再 被 分 配 到 各 自 的 岗 位 上 进 行 专 业 实 习。 这 种 由 企 业 开 发 的 标 准 化 课 程 有 效 地 培 养 了
[ 7]

性” 知识与技能 。 波 兰 尼 1 个体知 8年在其名著《 9 5 “ 识》 中提出 “ 默会知识 ” 理论 , 默会知识 ” 主要是相对 于显性知识而言的 , 它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知识 , 是一种经常使 用 却 又 不 能 通 过 语 言 文 字 符 号 予以清晰表达或直接传递的知识 , 比如 , 眼光 、 手势 、 鉴 别 力、 经 验、 技 巧 等 等。 它 体 现 了 智 力 的 各 种 机 能, 本 质 上 是 一 种 理 解 力、 领 悟 力、 判 断 力、 创 造 力。 培养技术技能型人 才 , 既要有可向学生传输的明确 的、 可表达的 、 可操 作 的 知 识 与 技 能 , 又要注重学生 个体的默会认知 , 激活学生个体的默会思维 , 后者才 是学徒制建立 “ 导师 ” 机制的关键所在 。 打造学校导师 、 企业导师“ 双导师” 专兼职师资 队伍 , 是推行现代学徒制急需破解的难题 。 硕士生 、 博士生的培养制度 , 也可视为一种高级学徒制 , 每一 位导师可以带几个 甚 至 十 几 个 学 生 , 建立起专门化 的培养机制 。 然而 , 高职教育延续了长期的班级制 教育制度 , 以致学生在校内的实训环节中 , 由于教师 数量和专业的限制 , 学校导师的配置和选择 , 已经成 为学徒制校内导 师 来 源 的 主 要 问 题 。 如 何 打 造 “ 双 导师 ” 师资队伍 , 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 一是建立学校导师机制 。 学校要建立学徒制导 师制度 , 学生一进校就配备专职导师 , 导师的责任是 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 引导学生职业成长 , 关爱学 生个体发展 , 为学生 尽 早 进 入 职 业 岗 位 培 养 一 种 超 前意识 。 应充分发 挥 校 企 深 度 合 作 的 功 能 , 建立企 业导师经常性的来 校 机 制 , 形成贯穿整个教育过程 与学生结对的体系 , 保证每位学生在技术技能训练 、 职业成长中有专门化的导师指导 。 二是建立学校“ 导 生” 制 度, 弥 补 导 师 的 不 足。 在高职教育中 , 高年 级 的 优 秀 学 生 可 作 为 低 年 级 学 生的导生 , 以解决 学 校 “ 导 师” 数 量 不 足 的 问 题。同 “ 时, 导生 ” 作为学生 “ 导 师” 还可以促进高低年级学 生技术技能的共同 提 高 , 这也符合陶行知职业教育 “ 小先生 ” 制的教育理念 。 劳动部 三是建立优化企业 导 师 机 制 。1 2 年, 9 9 下发了 《 贯彻 〈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 , 决定 〉 的通知 》 提出学习借鉴德国双轨制学徒经验 , 改革我国学徒培训 制 度 ,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 学徒培训模式 , 重点 强 调 在 企 业 由 生 产 实 习 指 导 教 师或师傅指导学徒 进 行 操 作 技 能 训 练 , 充分说明了 学徒制导师的重要作用 。 企业导师蕴藏着一种不善 , 于用文字和语言表 达 的 “ 默会知识” 这种知识他是 通过潜移默化的动 作 行 为 来 传 递 给 学 生 ( 徒 弟) 的。 在学徒制的实践中 , 需要探索一种企业导师的优化 机制 , 完善 导 师 的 任 务 , 制定导师( 师 傅) 的职业标

企业需要的适应人才 。 我国国有大型企业开办了职 2 0 世纪 8 0年 代, 工大学 、 技工学校 、 培训学校 , 开发一批实用 、 针对性 强的企业课程 , 较好 地 解 决 了 企 业 技 术 技 能 人 才 的 培养问题 。 然而 , 在高职教育大发展的今天 , 学校课 程却替代了企业课 程 , 这显然有违企业技术人才的 培养规律 。 校企合 作 开 发 工 作 任 务 导 向 的 课 程 , 从 某种意义上讲对学 生 从 事 专 业 工 作 具 有 普 遍 意 义 , 尤其是企业课程 , 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具有不 可替代的作用 。 企业课程实际上是基于工作本位学习的课程。 这类课程的学习具有 “ 合作教育 , 内容以工作任务为 单位来组织 , 学习在工作现场进行 , 通过完成工作任 务来构建与职业相 关 的 知 识 和 技 能 , 学习的重点是 学而不是教 , 强调个体参与实践过程 , 是一种有指导 的活动 ” 等特点 。 它的价值在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学
[ 9]

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 减少学校 对昂贵设备的投入 , 学以致用 。 开发企业课程 , 首先 应该在校企合作 “ 双主体” 的 教 育 模 式 下, 发挥企业 技术与管理人员 、 学校教师 、 课程开发专家等多方面 人员 的 作 用 , 开发有针 对 性的 课 程、 教 材。其 次, 开 发的企业课程应该突 出 高 职 教 育 “ 高等性” 和“ 职业 性” 的特点 , 考虑企业工作的技术本质要素来构建课 程体系 , 诸如企业 的 产 品 设 计 、 产 品 的 生 产 技 术、 产 品的营销战略 、 产品的售后服务 、 企业文化与素质提 升等系列课程 。 同 时 , 课程的内容还要考虑与学校 课程的有效衔接 。 再 次 , 企业课程应建立在灵活多 样的学习方式基础 上 , 根据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和工 作特点 , 建立多样 化 的 企 业 课 堂 , 采 用 现 场 学 习、 合 作学习 、 网络学习 、 师傅辅导等多种便于学生学习的 方式 。 同时 , 开发的 企 业 课 程 也 应 考 虑 到 企 业 员 工 培训 、 晋级提高等多种需要 。

四、 学徒制的师傅机制亟待解决 : 打造 “ 专兼职师资队伍 双导师 ”
学徒制的显著特点是以师带徒培养学生的技术 技能 。“ 导师 ” 是 引 导、 指 导 学 生 学 习、 成 长 的 师 傅, 重点是解决学生在 理 论 与 实 践 中 无 法 学 到 的 “ 内隐 ·4 4·

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

?????????????????????????????????????????????????? 准, 精选企业有责任 心 的 技 术 技 能 和 管 理 方 面 的 优 秀员工 , 担任学生的导师 , 这才是学徒制中要解决的 主要问题 。 家标准 , 完善现代学徒制评价体系 。

六、 结 语
本 文 提出 的 现 代学 徒 制亟 待 解 决的 五 大 难 题, 只是从学徒制人才 培 养 中 学 校 企 业 、 教育教学的维 度展开的论述 。 其实 , 推行现代学徒制需要政府 , 行 业的政策支持和 制 度 的 保 障 。 本 来 , 行业企业是职 业教育的直接和最 大 受 益 者 , 应适度分担人力资源 开发成本 。 但是 , 国家关于企业负担职工教育培训 成本 、 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政策 , 由于监管引导不力 未能很好落实 , 行业 企 业 参 与 职 业 教 育 的 功 能 有 所 削弱 , 不仅影响职业教育投入结构 , 而且影响职业教
[ 1 0] 育人才培养 质 量 , 减 弱 了 毕 业 生 的 就 业 竞 争 力。

五、 学徒制的评价标准亟待解决 , 双标准 ” 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 “
国外推行学徒制除了政策 、 法律保证外 , 还有明 确的学徒制标准 。 如英国的学徒制体系与国家职业 分为前学徒制 、 学徒 制 、 高 资格 ( 体系相挂钩 , NVQ) 级学徒制 、 高 等 学 徒 制, 学徒等级标准分别对应于 NVQ 的 1-4 级 。 法国 也 有 相 当 于 英 国 NVQ 的 2 荷兰的学徒制分层则相当于 -5 级的学徒 制 体 系 ,
[ 9] 从一个级别上升到上 英国 NVQ 的 2-4 级等等 。

一个级别 , 需要一定的年限 , 体现了不同学徒制的层 次和标准 。 近年 来 , 我国在学徒制方面的考核要求和标准 也已逐渐建立起来 。1 工人考 0 年劳动 部 颁 布 了 《 9 9 , 核条例 》 对学徒 的 工 种 划 分 、 学 徒 期 限、 培 训 目 标、 训练形式以及转正定级 、 考工考试办法 、 换岗考核作 出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 并 要 求 持 证 上 岗 。1 6年劳 9 9 动部会同国务院 4 5个行业主管部门对原有的技术 标准进行修订 , 编制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 , 录》 该目 录 对 各 工 种 的 学 徒 期 限 提 出 了 具 体 的 要 求。 我国高职教 育 人 才 培 养 从 2 3年开始普遍实 0 1 《 》 , 标 行的是 《 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试行) 准》 的显著特点是 突 出 了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的 技 术 技 能 评价 , 突出了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的可选择性 ( 一般每 , 个专业有 3—4 种证书可供学生选择 ) 而顶岗实习 、 毕业实习 等 在 企 业 学 习 的 评 价 标 准 则 显 得 比 较 弱 化 。 本文认为 , 在我 国 现 代 学 徒 制 体 系 尚 未 建 立 的 情况下 ,, 首先应该在 学 校 与 企 业 共 同 开 发 “ 双主体” 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 , 建立 “ 学业标准 ” 与“ 学徒标 准” 相结合的评价考核体系 , 明确企业人才培养方案 的学习内容 , 制定 企 业 “ 学 徒” 考 核 标 准。 学 徒 标 准 的内容应 该 是 学 生 在 工 作 中 学 习 和 完 成 任 务 的 情 况 。 其次 , 要根据“ 学 徒” 的 定 岗, 参照岗位职业标 准, 要求学生参加有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证 , 避 免出现考证与 实 际 工 作 岗 位 相 脱 节 的 现 象 。 再 次 ,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加快出台现代学徒制的国

因此 , 政府要加大落 实 有 关 行 业 企 业 支 持 职 业 教 育 的政策 , 行业要出台 与 国 家 职 业 资 格 标 准 相 配 套 的 学徒制标准 , 企业要转变急功近利的用工观念 , 建立 企业中长期人才培 养 与 发 展 战 略 , 合理分担职业教 育成本 。
参考文献 : [ ] 1 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 2 0 1   麦可思研 究 院 .就 业 蓝 皮 书 : 报告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R] .北京 : 2 0 1 3: 6. [ ] 技术学范式 2   徐 国 庆 .实 践 导 向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研 究 :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M] .上海 : 2 1 1 6. 5: 9 0 0 0 - [ ] : o r 3 i n E u r o e F a d i n T E E DMAN  H.A r e n t i c e s h i    S p g p p p     ?[ : R] .L o n d o n C e n t r e f o r E c o n o m i c P e r F l o u r i s h i n       - g , f o r m a n c e 2 0 0 5: 1 2. ] [ ] [ ] 石伟平 .西 方 现 代 学 徒 制 的 特 征 及 启 示 [ J . 4 5   关晶 , ( ) : 职业技术教育 , 2 0 1 1, 3 1 8 2. [ ] / 现代学徒制 ” 启迪中国职教 [ 6 0 1 2 E B O L] .( 2 0 1   英国 “ - - : / / / / 6) .h www. t t t e c h. n e t . c n w e b a r t i c l e v i e w. a s 1 - p ? _ x i d =2 0 1 2 0 1 1 6 0 9 5 1 4 9 2 5 1& c a t a i d =N 1 8 6. p [ ] 7 N] .光 明 日 报 , 2 0 1 2   刘箴 .切 片 观 察 德 国 职 业 教 育 [ - ( ) 1 2 2 2 0 5 . - [ ] 技术学范式 8   徐 国 庆 .实 践 导 向 职 业 教 育 课 程 研 究 :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M] .上海 : 2 2 6 0. 0 0 5: 2 5 7 - [ ] ] 石伟平 .西 方 现 代 学 徒 制 的 特 征 及 启 示 [ 9 J .职   关晶 , ( ) : 业技术教育 , 2 0 1 1, 3 1 8 0. [ ] 张力 . 完善现代职业学校教育 , 探索 建 立 现 代 1 0   王继平 , ( ) 学徒制度 [ N] .中国教育报 , 2 0 1 0 0 3 2 8 3 . - -

( 本文责任编辑   邓建生 )

·4 5·



  本文关键词:高职教育推行现代学徒制亟待解决的五大难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20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b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