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基于分层模型的中高职衔接标准分析与构建.doc 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发布时间:2016-12-19 21:09

  本文关键词:基于培养目标定位层次性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网友aady_ing01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基于分层模型的中高职衔接标准分析与构建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性并发挥其智慧优势,也有利于充分体现和发挥学校办学的自主权,办出特色。(二)标准的内容中高职衔接分层模型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中高职各层次的培养目标、能力标准、考核评估指标、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课程学习内容、学制、专业设置、生源渠道、选拔机制、学习方式等。核心内容是培养目标和能力标准,这是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最高统帅。解决中高职衔接,应首先解决好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定位,这是中高职衔接的灵魂[10]。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中等应用型人才和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领域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型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是更加宏观的定位,能力标准是规定中高职教育教学的具体要求和考核标准,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依据。能力标准制定的依据是职业岗位及其岗位群对人才的要求,依靠行指委,对岗位进行剖析,确定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后确定其专业能力标准。加拿大的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DACUM(Develop a Curriculum)开发方法、高林的职业竞争力导向的“工作过程-支撑平台系统化课程”模式和开发方法、丁桂芝的基于职业岗位分析和学期项目主导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等均可以作为很好的借鉴[11][12]。专业是中高职衔接标准中的重要标准,专业不等于职业,在分层模型中,中职的专业与高职的专业不一定要一一对应,中职的培养目标和能力决定了中职的专业面更窄,所以,中职的专业更加接近职业,对就业而言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和指向性;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学科交叉是发展的趋势,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往往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因而,高职的专业甚至更高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面应该更加广泛,涵盖的职业更多。因此,中职向高职或更高层次发展的时候,不仅是知识深度的增加,还是知识广度的扩展,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深造时,在知识、能力结构上可以向纵、横两个方向发展,在分层模型中,高层的专业应该涵盖低层次的多个专业,形成一种“倒三角形”的专业结构模型[13]。这种模型结构也大大降低了接口课程设计难度,使低层次学习者向上发展时具有更多的选择,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同时,也为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订适应本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专业标准提供了自主空间。课程标准、教学标准等标准的制定是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标准进行的。由于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复杂多变,标准的研究制定需要根据行业技术发展实时更新,不断修正课程内容。中高职衔接是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建立分层职教模型以及根据模型建立各层级之间的衔接标准是结合我国目前教育体系以及借鉴国外职教经验的探索和尝试,更是借鉴其他学科研究思路和方法的一种借鉴与创新,模型与标准的实证性研究需要由更高层面的、更广大的教育管理工作者以及从事具体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进行,本文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创新思维模式,为研究中高职衔接的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帮助。参考文献[1]刘育锋.论我国中高职衔接的模式[J].职业技术教育,2002(10):5-7.[2]陈维.中高职衔接模式的探究:基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与其附属学校“2+3”衔接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57-59.[3]郑坚.简析美国职业生涯与技术教育的中高职衔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77-80.[4]余明辉.基于培养目标定位层次性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2(26):5-9.[5]张平.中高职一体化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云南电大学报,2012(3):13-16.[6]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Z].教职成[2011]9 号.[7]杨和平,胡军,曾理.三峡库区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教集团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论坛,2012(16):40-42.[8]白汉刚.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比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2):12-17.[9]王宇波.北京市中高职衔接的现实进展与模式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5):27-32.[10]魏敏.中高职课程衔接模式探讨[J].职教通讯,2003(8):21-23.[11]吴蕴.基于 DACUM 法的高职专业课程校本化开发: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0(15):43-46.[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课程体系[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45-151. [13]曹毅,蒋丽华,罗群.试论中高职衔接专业结构模型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2(30):6-8.Analysis and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 for Linkage of Secondary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Stratification ModelCAO Yi, JIANG Li-hua, LUO Qun, XIE Jun(Chongq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ity Management, Chongqing401331, China)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linkage standard is the key forsolving the problem of linkage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To build the linkage stratified model is the foremosttask for constructing the linkage standard,and it requires to he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input interface andoutput interface for each leve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perspective of openness and expansion. Based on the above, the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should work out materialstandard for the linkage of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education , and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 standard are talentcultivation objectives and ability standard.Key words secondary and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tratified model; linkage standard

<12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系统无法检测到您的Adobe Flash Player版本
建议您在线安装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 在线安装


  本文关键词:基于培养目标定位层次性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20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20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1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