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基于全国585所地市高职院校的调查

发布时间:2019-01-08 14:27
【摘要】: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一条发展主线。服务新型城镇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有地市高职院校585所,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46.21%。基于对地市高职院校区域分布、办学规模、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基本情况的调查,表明:地市高职院校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尤其是人才培养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服务城镇化尚未达成共识。由此,从国家层面构建职教体系,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地方层面突出职教地位统筹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学校层面实施战略转型提升服务新型城镇化水平。
[Abstract]:New-type urbanization is the main line of development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in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Serving the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is the only way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re are 585 prefectural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accounting for 46.21% of the total number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scale of running a school, the structure of a major and the training of talents, it is shown that the prefectura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made a lot of contribu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especially to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But service urbanization has not yet reached consensus. Thus, from the national level to build a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to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local level highlights the statu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s a whole to serve the new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at the school level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service new urbanization.
【作者单位】: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地市高职教育研究中心;湖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
【基金】: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4YJA880025)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71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道远;福斯特农村教育思想对农职教立足“三农”的启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王芳;;浅议旅游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及教学方式[J];保山师专学报;2006年01期

3 赵大梅;王春生;;职业教育中基础教育课程的地位[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覃培丽;;浅议中职教学中如何上好一堂计算机课[J];成才之路;2011年17期

5 龚永盛;;浅谈中职学校电子电工实验室工作[J];成才之路;2011年25期

6 陈玉华;;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选择[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孙怡然;;加强管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8年03期

8 易剑英;;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贯通职业教育人才“立交桥”[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9 邱海健;;浅谈中职数学中的启发式教学[J];成功(教育);2009年06期

10 董春山;关于成就动机的几个问题[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张耀建;钱维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课程开发问题与对策——以江苏如皋地区的调查为例[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张方明;陈蕾;李金明;;中外高职教育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及思考[A];甘肃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轶;;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自信心[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赵艳霞;;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发展及政策法律支持[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孙玉峰;王琦;;关于新时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秀英;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4 陈遇春;21世纪初中国农民职业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5 王前新;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杨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建设市场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玫璐;职业教育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燕星;日本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学芹;中职学校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童晓燕;职业教育中关键能力的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麦立庚;基于Moodle平台的职业培训系统设计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晖;我国《职业教育法》修订完善的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丽娟;高职学院教师实践能力及其提升的校企合作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于跃;中职学生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与激发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徐国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对高职人才培养的启迪[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蔚;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职能转变问题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艳梅;中等职业学校新任教师专业成长现状调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尧成;肖纲领;陈敬良;;地市高职院校服务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07期

2 王振洪;;发挥综合性高职院校优势 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09期

3 李岚;;新型城镇化条件下创新人才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年06期

4 于海燕;;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现代商业;2014年20期

5 祝木伟;;高职教育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36期

6 冯胜清;;现代职业教育要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J];江苏教育;2014年16期

7 柳园;张韦韦;;新型城镇化赋予职教新使命[J];教育与职业;2013年34期

8 董蕾;;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4年01期

9 曲丽秋;;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鞍山市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考试周刊;2014年62期

10 孙娜;;浙江省高职教育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4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李小彤;新型城镇化离不开职业教育[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2 地市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金雁;服务新型城镇化,地市高职如何作为[N];中国教育报;2013年

3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马树超;就近就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14年



本文编号:2404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404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f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