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技能型高考实施的现实需要及困境突破
[Abstract]:The proposal of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has not only the external motive force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the internal demand of perfect education system, as well a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existing practical lesson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chnic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ill face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source of students, the cultivation of quality, the interworking of general jobs, the design of the examination system and so on. In view of these dilemmas, we can solve these problems by weaken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academic background, guaranteeing the quality of basic education, strict examination standards, reasonabl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ng techni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nstructing effective channels of general vocational communication.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分类号】:G71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李敏;论“学历社会”的不可逾越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1期
2 耿银平;;技能型高考唤醒“重知轻技”[J];成才与就业;2014年08期
3 潘懋元,覃红霞;高考:从选拔性考试到适应性考试[J];湖北招生考试;2003年Z1期
4 刘海峰;;高考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5 李木洲;;因材“施考”与“施教”:分类考试的精神内涵[J];大学教育科学;2014年03期
6 易继明;;两种高考模式?[J];科技与法律;2014年03期
7 秦钠;透视学历社会[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石伟平;唐智彬;;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云;;市场机制下职业教育魅力重塑研究[J];才智;2010年35期
2 史辉;;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成因分析与对策探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2期
3 卞康;;论应试教育的形成机制[J];成功(教育);2008年09期
4 董嵩;;浅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J];成功(教育);2011年11期
5 刘敏;;浅论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年10期
6 倪昶昶;;职业教育吸引力提升的思考与策略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7 陈兴德;;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想引领者[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8 肖洪博;;农村县级职教中心吸引力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0年11期
9 蒋春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文化视角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1年08期
10 李成虎;熊作勇;;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制造业应用型技术人才[J];中国电子教育;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红卫;;从学生视角看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个案研究[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梁红梅;栾慧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生评价制度的发展与反思[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张少辉;山东高职教育发展的调查分析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李凤;高考志愿填报与录取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马士斌;职业维度的生涯历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陶能祥;高等教育内分流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立峰;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任钢建;美国社区学院升学与就业双重功能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余桂红;我国研究生招考方式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芬;高考“3+综+特”科目设置方案预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平华;我国高考科目设置模式的优选、优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黄思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定位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罗洪琪;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静;对高中择校的理性思考[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孙雪梅;中国高等院校招生联考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明珠;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良性互动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姝;美国SAT考试与中国统一高考的比较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张雷;应试教育背景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彭正文;文凭与社会资源交换的社会学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2 郑若玲;;高考对社会流动的影响——以厦门大学为个案[J];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张亚群;;高考的“改”与“不改”[J];社会观察;2006年09期
4 杨金土;职业教育兴衰与新旧教育思想更替——百年职业教育回顾[J];职教论坛;2004年04期
5 张智敏;唐昌海;姚延芹;;影响农村人口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3期
6 戴荣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大会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展望21世纪的建议[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5期
7 ;职业教育该如何描绘个体精神生命主动发展的蓝图[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若玲;高考改革的理想与现实[J];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高凌飚;高考改革:反思与建议[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夏永庚;对"没有高考改革,就没有课程改革"的质疑[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5期
4 王俊;也议"没有高考改革,就没有课程改革"[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8期
5 顾建辛;对"3+X"高考改革的几点认识[J];上海教育科研;2004年08期
6 郑若玲;高考改革必须凸显公平[J];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谢太光;关于高考改革的新构想[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1期
8 胡祖虔;;从高考改革看我国社会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11期
9 樊本富;统一与自主:高考改革之争[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周轩;;论高考与稳定的关系[J];中国考试;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世晔;冯伯麟;;高考改革社会调查[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朱华山;朱金陵;冯用军;;高考作为大规模测验实践中的公平与效率探究——以云南高考30年历程为例[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3 刘海峰;;高考改革:公平为首还是效率优先?[A];北京论坛(2010)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责任与行动:“变革时代的教育改革与教育研究:责任与未来”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10年
4 钱钟;;实践是高考改革的试金石[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5 黄锦章;;广东高考改革初探[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6 戴家干;;公正公平,高考改革任重而道远[A];和谐高考 阳光招生——《高校招生》杂志理论研究专辑[C];2006年
7 桑自澍;;我国高考改革的几个成果[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王极盛;;高考成功规律的探讨——论心理素质在高考中的作用[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9 袁寅生;邵桥珠;;理性认识高考应如何改革——兼与宋晓梦先生商榷[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谢开润;;新高考背景下的教学策略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3)[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覃红霞;高考与素质教育水火不相容吗[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熊丙奇;高考不再“性命交关”之后[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徐光木;高考,你三十而立了吗[N];法制日报;2007年
4 郭之纯;高考改革不能简单地“一变多”[N];工人日报;2006年
5 志灵;高考改革:别脱离公平性空谈素质考核[N];解放日报;2006年
6 曹林;多年试错后的高考改革应有基本改革理性[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7 何勇海;“三年七次高考”行得通吗?[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8 戴家干;高考需要改革而非“革命”[N];人民日报;2007年
9 王芳;高考 弹指三十年[N];中国信息报;2007年
10 华中师范大学 叶雷;恢复高考的历史细节给高考改革的启示[N];珠海特区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和生;高考公平问题的伦理审视与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李峻;我国高考政策变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王后雄;我国高考政策的公平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耀萍;高考形式与内容改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吴根洲;高考效度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刘清华;高考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廖元锡;新课程高考方案及考试大纲对高中科学领域模块课程实施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和生;“举国大考”的民本回归[D];中南大学;2008年
2 顾京慧;高考特长科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林晓;从“3+X”高考改革试论培养中学生的综合能力[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君玲;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政策的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廖同云;高考导向功能异化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江兰;江苏省现行“3+2”高考改革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欧颖;我国当前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榕榕;1978年以来我国高考教育功能的历史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庆根;新时期高考改革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10 李鹏举;关于山东省高考恶性竞争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68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468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