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宁夏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微课在宁夏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网络已是现在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课堂手机管理问题,不仅是国内课堂教育面临的问题,也成为“国际难题”。如何在信息化时代实现高职教于的进一步优化,为高职院校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平台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构建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职业院校信息化水平,纵览全国中小学及高校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基于“微课”模式的教学方式改革,对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高职学生自主学习途径拓展都有推动作用。微课的出现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典型特征,它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明确精简的主题为内容,为高职学生在线学习提供了平台。微课的短小精干符合网络学习者碎片式学习习惯,这种网络教学模式和手机如何有机的结合起来应用?为了让学生把微课更好地应用在“互联网+教育”范式下的移动学习当中,本文通过剖析高职院校微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学生手机课堂管理面临的困境,结合自身在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学实践和实证研究,即本的微课教学应用和学生反馈的问卷调查,以及校内微课的推广应用,证实了微课必须借助多种教学创新平台,才会在“互联网+教育”这样的范式下实现“微课+手机”的广泛应用。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本校教学实践,因此提出可以针对改变微课教学和手机管理共同困境的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提出了技术教育进课堂、生活实践进课堂、创新教育进课堂的微课教学改革发展意见。在微课发展及平台建设中提出以用促建,微课资源的教学应用实践是根本、微课的后续发展应呈现课程化,专题化,系列化、平台需要更强健,技术支持待完善、教师呼吁大赛评价机制更加多元化四点建议。让职业院校的学生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自身发展特点,真正做到“学中玩,玩中学”,实现乐享学习的过程。
【关键词】:微课 职业教育 平台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434;G7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7
- 1.1 研究背景9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9-10
- 1.2.1 研究目的9-10
- 1.2.2 研究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4 研究的理论依据14-15
- 1.4.1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14
- 1.4.2 新建构主义理论14-15
- 1.4.3 行为主义教学理论15
- 1.5 研究的方法15-16
- 1.5.1 文献研究法16
- 1.5.2 实证分析法16
- 1.6 创新之处16-17
- 第二章 微课在宁夏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7-24
- 2.1 微课在宁夏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17-20
- 2.1.1 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开创学习新体验的需要18
- 2.1.2 拓展知识传播覆盖面的需要18-19
- 2.1.3 优化教师教学能力的需要19-20
- 2.1.4 展示教师教学风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20
- 2.2 微课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20-24
- 2.2.1 知识建构的转变20-21
- 2.2.2 信息技术的支持21
- 2.2.3 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21-24
- 第三章 微课在宁夏高职院校教学的应用现状24-27
- 3.1 宁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微课教学应用—校版“APP”24
- 3.2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微课应用—“掌上技术”24-25
- 3.3 宁夏艺术职业技术学院微课应用—“微课传情”25
- 3.4 宁夏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微课应用—“模拟办公”25-27
- 第四章 宁夏高职院校微课教学存在的问题27-33
- 4.1 宁夏高职院校学生对微课应用的反馈27-29
- 4.2 宁夏高职院校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29-33
- 4.2.1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互功能弱29
- 4.2.2 专题式微课数目少,学生使用率低29-30
- 4.2.3 微课资源建设不均衡30-32
- 4.2.4 宁夏微课平台功能单一,仍需加强技术支持32-33
- 第五章 促进微课在宁夏高职院校教学应用中的对策33-38
- 5.1 丰富微课的内容33-35
- 5.1.1 生活实践进课堂33-34
- 5.1.2 创新教育进课堂34
- 5.1.3 微课的后续发展应呈现课程化、专题化、系列化34-35
- 5.2 强化技术支持35
- 5.3 完善激励措施35-37
- 5.3.1 以用促建,扩充分门别类微课教学资源35-36
- 5.3.2 以赛促建,拓展多元化大赛评价机制36
- 5.3.3 以加学分的形式激励学生观看微课的兴趣36-37
- 5.4 建立合理的反馈评价体系37-38
- 第六章 结语38-40
- 参考文献40-44
- 附录44-47
- 致谢47-48
- 作者简介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黎明;课程理念与教师教学[J];现代教育论丛;2003年04期
2 赖文燕;论面向21世纪的多媒体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2期
3 张明光,孙凯;多媒体网络教学中的教学互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4 何尚武;论教学互动生态应力场的构建[J];教育评论;2004年05期
5 熊鹰;“双主互动”教学模式的宏观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6期
6 赖李明;目前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高文隆;;浅论教师的创造性[J];大众科技;2006年02期
8 唐春波;;浅谈高校“两课”新型教学模式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5期
9 靳燕;;立足教学创新 落实素质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2期
10 于敏;;相互倾听 促成教学互动[J];教育科研论坛;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文香;王雪坤;;教学互动的理论与实践[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毛占稳;;关于多媒体教学中的一些思考[A];2007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沈丽佳;周红春;陈毓超;谢立群;谢思明;;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探索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孙麟;;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思考与探索[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刘琮如;;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6 李春霞;晏石林;;高校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建议[A];第二届湖北省力学学会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袁义厘;高井全;孙建玲;王晓晶;;优化基护实践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冶玉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A];2014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9 王英浩;;多媒体教学的再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10 张志田;陈瑶;闻建民;林胜文;苏进展;黄朕;郦妙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与医学影像学教学改革探讨[A];2012年浙江省医学教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宿迁市教育局;关于推进有效教学的意见(摘编)[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2 刘娜;多伦县开展城乡教育教学互动活动[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3 市委党校 彭天慧;增强党建课程吸引力必须创新教学方式[N];黄冈日报;2008年
4 刘国章 记者 付永慧;打造特色阳光教学[N];吉林日报;2009年
5 装甲兵学院 汪志高;让教师在教学中获得发展[N];蚌埠日报;2013年
6 华蓥市溪口中学 陈辉;教学互动的实践与探究[N];广安日报;2006年
7 彭艳梅;浅谈语文课堂的教学互动[N];钦州日报;2009年
8 王洪学;空军二航院探索“学员全员全程参与教学”[N];解放军报;2002年
9 王礼乾 王洪东;点击教学指挥管理系统[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记者 吴凡邋通讯员 王欢喜;国内首个青工短信教学平台大扩军[N];深圳特区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虎;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工程的研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王晓宇;高校教学与科研等效评价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年
3 邓巍伟;教学目标实践过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薛嘉;云计算下教学互动平台的探究和设计[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5 刘丽娟;网络教学中促进师生交互的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6 邹可享;大成多维教学模式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孙霞云;Oxford Itools教学软件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8 程国栋;基于关联主义视角下的高校教学互动实践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年
9 李迎;基于高校网络教学平台的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4年
10 孙鲁宁;微内容在高校中的教学应用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微课在宁夏高职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4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64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