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4:16

  本文关键词: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比较薄弱,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两者之间的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衔接不够,使得职业教育整体上缺乏吸引力,导致出现与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目标之间的差距。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强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实现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旅游专业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对于旅游专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和中国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章引言对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的方法、思路、预期创新及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概念界定等基本问题进行介绍。第二章对笔者为本研究进行的专项调研进行介绍。第三章基于衔接的视角,结合思辨性研究和实证性研究方法,对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概括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从传统观念、社会需求、学校现状、学生学习四个角度,对旅游专业中高职衔接不畅进行探讨,分析了成因:1.传统观念导致的职业教育执行力度不够;2.对社会需求认识不足导致的培养目标雷同性;3.制度缺陷导致的衔接模式内涵局限性;4.学制年限不同导致的内部学制结构不规范;5.课程体系不明确导致的课程及教学内容没有连贯性;6.学生学习障碍导致的专业信心不给力。第五章依据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结合现状,从观念转变、培养目标、机制体制、培养模式、教学元素、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旅游专业中高职有效衔接的对策: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定位旅游人才培养目标;2.创新机制体制,拓宽衔接的模式与内涵;3.改革教学元素,使旅游专业中高职课程内容具有连贯性;4.中高职有效沟通,构建合适的多元评价体系。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衔接 旅游专业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2;F590-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7
  •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9-11
  • 1.1.1 选题的背景9-10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我国关于旅游专业中高职衔接的研究综述11-13
  • 1.2.2 当前研究存在不足13-14
  • 1.2.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14-15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预期创新15-16
  • 1.3.1 研究方法15
  • 1.3.2 研究思路15-16
  • 1.3.3 预期创新16
  • 1.4 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概念界定16-17
  • 2 关于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专项调研17-24
  • 2.1 基本调研情况介绍17-18
  • 2.1.1 调查缘由17
  • 2.1.2 调查的具体目标17
  • 2.1.3 调查方法17-18
  • 2.1.4 调查时间18
  • 2.1.5 调查步骤18
  • 2.1.6 统计工具及方法18
  • 2.2 专项调研问卷统计结果报告18-24
  • 2.2.1 问卷情况说明18-19
  • 2.2.2 问卷统计结果说明19-24
  • 3 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基于衔接的视角24-35
  • 3.1 培养目标比较---中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目标衔接不畅24-26
  • 3.1.1 中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目标比较24
  • 3.1.2 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比较24-26
  • 3.2 衔接模式比较---中高职旅游专业衔接模式与内涵需要脱节26-28
  • 3.2.1 学制衔接模式26-27
  • 3.2.2 非学制衔接模式27
  • 3.2.3 旅游专业中高职衔接模式比较---衔接模式与内涵需要脱节27-28
  • 3.3 课程内容比较---中高职旅游专业课程内容衔接不畅28-33
  • 3.3.1 课程目标比较28-29
  • 3.3.2 实际课程比较29-33
  • 3.4 评价方式比较---中高职旅游专业传统评价方式不利于衔接33-35
  • 3.4.1 评价内容单一33
  • 3.4.2 评价方法封闭33-34
  • 3.4.3 评价标准不统一34
  • 3.4.4 评价功能片面34
  • 3.4.5 评价主体缺失34-35
  • 4 旅游专业中高职教育衔接存在问题的归因35-42
  • 4.1 传统观念导致的职业教育执行力度不够35
  • 4.2 对社会需求认识不足导致的培养目标雷同性35-36
  • 4.3 制度缺陷导致的衔接模式内涵局限性36
  • 4.4 学制年限不同导致的内部学制结构不规范36-37
  • 4.5 课程体系不明确导致的课程及教学内容没有连贯性37-38
  • 4.6 学生学习障碍导致的专业信心不给力38-42
  • 4.6.1 旅游专业学习兴趣缺乏38
  • 4.6.2 旅游专业学习信心不给力38-39
  • 4.6.3 自主学习能力一般39
  • 4.6.4 对旅游专业有用性预期不高39-42
  • 5 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对策42-49
  • 5.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建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42
  • 5.1.1 定位旅游人才培养目标42
  • 5.1.2 改革旅游人才培养模式42
  • 5.2 创新机制体制,拓宽衔接的模式与内涵42-44
  • 5.2.1 创新机制,促进与普通教育的沟通42-43
  • 5.2.2 改革制度,推行弹性学分制43
  • 5.2.3 立足国情,实行旅游专业中高职衔接新模式43-44
  • 5.3 改革教学元素,使中高职课程内容具有连贯性44-47
  • 5.3.1 课程标准的连贯44
  • 5.3.2 教材内容的连贯44
  • 5.3.3 教学方式的连贯44-47
  • 5.4 中高职有效沟通,构建合适的多元评价体系47-49
  • 5.4.1 理论基础47-48
  • 5.4.2 对旅游专业中高职评价的建议48-49
  • 6 结语49-51
  • 6.1 研究不足与展望49-51
  • 6.1.1 要从教育制度层面探讨专业的衔接49
  • 6.1.2 要从学生发展的层面进行专业的衔接研究49-50
  • 6.1.3 要充实研究领域,研究的深度广度可进一步深化50-51
  • 参考文献51-55
  • 附录 A 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现状调查55-57
  • 附录 B 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现状调查57-59
  • 附录 C 中、高职教师访谈提纲59-60
  • 附录 D 毕业学生访谈提纲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家农;中、高职衔接应抓住三大要点[J];职教论坛;2001年07期


  本文关键词:旅游专业中高等职业教育有效衔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9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89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8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