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5 12:15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亲社会行为是人们在日常社会交往中做出的为他人着想和有益于社会和谐的行为,与此同时可能还会做出一些自我的牺牲,比如关心、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帮助、同情、谦让、互助等。这种行为受到人类社会的肯定和鼓励。道德判断能力、内疚的产生与亲社会行为关系密不可分,而其二者作为动机刺激,会激发个体增进并努力实现其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在我国,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它承担着为经济建设的发展输送应用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要地位是无可置疑的。本研究对高职院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特点进行深入调查,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这种独具特色的群体进行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和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得到如下结论。 (1)高职院校学生道德两难故事的情感分布在“工厂风波”中比较集中,在“医生困境”中各有不同;道德两难故事各阶段情感得分在阶段一到阶段五逐渐增加,阶段六略有下降;道德判断能力在性别、年级、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高职院校学生内疚存在性别、年级、专业上的差异,且女生高于男生,大三学生得分高于其他年级学生,艺术类学生的得分分别显著高于理科、工科学生。 (3)高职院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公开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亲社会行为总分在年级、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得分;文科、艺术类学生得分分别显著高于理科、工科学生。 (4)亲社会行为总分及各维度与内疚总分、各维度均呈显著正相关,即随着内疚总分、各维度分数的升高而增加;亲社会行为总分及公开的、利他的、依从的三个维度与道德判断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即随着道德判断能力的升高而增加。 (5)内疚中的伤害他人和关爱不足在道德判断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总体水平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内疚中的伤害他人在道德判断能力和亲社会行为公开维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内疚中的伤害他人和关爱不足在道德判断能力和亲社会行为利他维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内疚中的伤害他人、自私行为和关爱不足在道德判断能力和亲社会行为依从维度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道德判断能力 内疚 亲社会行为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目录7-10
  • 前言10-11
  • 1 文献综述11-18
  • 1.1 道德判断能力11-13
  • 1.1.1 概念及影响因素11-12
  • 1.1.2 相关研究12
  • 1.1.3 测量方法12-13
  • 1.2 内疚13-14
  • 1.2.1 概念及影响因素13
  • 1.2.2 相关研究13-14
  • 1.2.3. 测量方法14
  • 1.3 亲社会行为14-16
  • 1.3.1 概念及影响因素14-15
  • 1.3.2 相关研究15-16
  • 1.3.3 测量方法16
  • 1.4 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和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16-18
  • 1.4.1 道德判断能力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16-17
  • 1.4.2 道德判断能力和内疚的关系17
  • 1.4.3 内疚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17-18
  • 2 问题提出18-20
  • 2.1 以往研究的不足18
  • 2.2 研究目的18-19
  • 2.3 研究的意义19
  • 2.4 研究假设19-20
  • 3 研究方法20-23
  • 3.1 研究对象20
  • 3.2 研究工具20-22
  • 3.2.1 道德判断能力测验20-21
  • 3.2.2 中文版内疚感问卷21
  • 3.2.3 亲社会倾向量表21-22
  • 3.3 研究方式22
  • 3.4 数据统计分析22-23
  • 4 研究结果23-36
  • 4.1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研究23-24
  • 4.1.1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概况23
  • 4.1.2 不同性别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差异23
  • 4.1.3 不同年级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差异23-24
  • 4.1.4 不同专业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差异24
  • 4.1.5 不同年级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差异24
  • 4.1.6 不同专业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差异24
  • 4.2 高职院校学生内疚的研究24-27
  • 4.2.1 高职院校学生内疚的概况24-25
  • 4.2.2 不同性别高职院校学生内疚的差异25
  • 4.2.3 不同年级高职院校学生内疚的差异25-26
  • 4.2.4 不同专业高职院校学生内疚的差异26-27
  • 4.3 高职院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27-29
  • 4.3.1 高职院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概况27
  • 4.3.2 不同性别高职院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差异27-28
  • 4.3.3 不同年级高职院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差异28
  • 4.3.4 不同专业高职院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差异28-29
  • 4.4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29-30
  • 4.4.1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和亲社会行为的相关29-30
  • 4.5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30-36
  • 4.5.1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对亲社会行为总体水平的影响分析30-32
  • 4.5.2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对亲社会行为公开维度的影响分析32-33
  • 4.5.3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对亲社会行为利他维度的影响分析33-34
  • 4.5.4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对亲社会行为依从维度的影响分析34-36
  • 5 分析与讨论36-46
  • 5.1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及亲社会行为的基本状况研究36-42
  • 5.1.1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基本状况36-39
  • 5.1.2 高职院校学生内疚的基本状况39-40
  • 5.1.3 高职院校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基本状况40-42
  • 5.2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特点42-43
  • 5.2.1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42-43
  • 5.3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43-45
  • 5.3.1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43
  • 5.3.2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对亲社会行为公开维度的影响分析43-44
  • 5.3.3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对亲社会行为利他维度的影响分析44
  • 5.3.4 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对亲社会行为依从维度的影响分析44-45
  • 5.4 研究不足45
  • 5.5 教育启示45-46
  •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3
  • 附录53-58
  • 后记58-5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国良;社会认知视野中的亲社会行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胡金生;;中文版内疚感问卷的信、效度及调查结果[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3 龙忆;吴明蔚;龙建;;大学生志愿行为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2期

4 吴利国;道德判断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其实践价值[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吴莹莹;;道德判断评估之测验法述评[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5期

6 丁芳;儿童的道德判断、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J];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7 赵晓明;;试析大学生应对内疚的方式[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9 寇_g;洪慧芳;谭晨;李磊;;青少年亲社会倾向量表的修订[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10 陈欣银,Kenneth H.Rubin,李丹,李正云,李伯黍;中国和西方儿童的社会行为及其社会接受性研究[J];心理科学;1992年02期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内疚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83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083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3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