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职业技术教育是直接培养人才的主要方式,它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在教育领域中密切关注的焦点和重点发展对象。当前,我国已经提出职业教育到2020年的发展目标,即建立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既要借鉴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先进的发展思路和管理理念,又要借鉴具有相似国情的发展中国家构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宝贵经验。菲律宾的基本国情与我国相似,对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可以为我国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供有用的借鉴。 本文试图在充分占有史料和最新资料的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历史研究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法对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进行以下纯文本分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现状及对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范围和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部分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客观阐述了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菲律宾受美国教育模式的影响,承认并发展私立学校和机构为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主要分析了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当今构成,从1994年菲律宾建立技术教育与技能开发署来独立管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至今,菲律宾形成了比较完善并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菲律宾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技术劳动工人;第四部分是在总结第二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归纳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特点;第五部分是针对我国的职业教育现状,力求从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发展中获得一些有用的启示。
【关键词】:菲律宾 职业技术教育 体系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9.34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绪论8-19
- (一) 问题的提出8-11
- 1. 职业技术教育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8-9
- 2.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其培养更多人才9-10
- 3. 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10-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1. 理论意义11-12
- 2. 实践意义12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2.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四) 研究范围和核心概念的界定16-17
- 1. 研究范围16
- 2. 核心概念的界定16-17
- (五) 研究方法17-19
- 二、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历程19-29
- (一)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的萌芽19-21
- (二) 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的初步发展21-26
- 1. 发动社区学校运动,增建职业技术学校22-24
- 2. 重建职业技术教育局,确立私立学校教育地位24-26
- (三) 菲律宾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26-29
- 三、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成29-52
- (一) 合理的管理体制是菲职教体系运行的指挥者29-33
- 1. 管理体制的核心任务及职能30-31
- 2. 管理组织结构31-33
- (二) 基于国家能力标准的课程是菲职教体系质量的监督者33-38
- 1. 国家能力标准的开发及内容33-35
- 2. 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设计35-36
- 3. 统一的课程注册与鉴定系统36-38
- (三) 国家资格框架和学员评估认证系统是菲职教体系成效的考核者38-46
- 1. 内外灵活衔接的国家资格框架38-44
- 2. 权威的学员评估与认证系统44-46
- (四) 多样化教育类型和培训师队伍是菲职教体系政策的实施者46-52
- 1. 多样化职业技术教育类型46-48
- 2. 培训师队伍48-52
- 四、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特点52-57
- (一) 行业发展为指引,提高学员技能与需求匹配度52-53
- (二) 多元化办学体制,实现职业技术教育全民化53-55
- (三) 技能发展阶梯化,搭建普、职教育互通桥梁55-57
- 五、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给我国的启示57-62
- (一) 建立协调的管理机制,合理引导职教发展方向57-58
- (二) 建立多渠道投资体制,培养“双师型”人才58-59
- (三) 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59-62
- 结语62-63
- 注释63-65
- 参考文献65-68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68-69
- 后记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启娴;苏联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召开扩大会议[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4期
2 曲石;英国中等教育阶段及其以后的职业技术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1984年01期
3 ;吉林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实施方案[J];吉林政报;1985年23期
4 戴淑君;;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浅见[J];江苏高教;1986年01期
5 伏永生;;农村经济腾飞的金翅膀[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6年06期
6 ;教育书刊[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7年02期
7 江耀强;广州市职业技术教育的质量与效益比较及建议[J];教育导刊;1988年02期
8 湛雪云;;谈“三位一体”的职业技术教育[J];国土资源高等职业教育研究;1988年Z1期
9 翟;港台职业技术教育情况点滴[J];高教探索;1989年01期
10 刘建秋;;调整中等教育结构 发展职业技术教育[J];前线;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隋明山;张冰;;浅析职业技术教育在大连市实施科教强市战略中的重要地位[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谈松华;;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海鹏;;进一步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体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贾忠匀;;进一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振兴民族地区经济的有效措施[A];布依学研究(之二)——贵州省布依学会首届年会暨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5 黄金峰;;论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与职业技术教育[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6 谈松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从模式选择到制度创新[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陈玉镜;;关于我校发展方向的设想[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1990年会议论文汇编[C];1990年
8 王毅英;王玉梅;;发展创新职业教育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A];山西省创造学会创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议专辑[C];2001年
9 颜勇;;关注“结合点”——对职业技术教育“产学结合”的思考[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高琦祖;;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8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磊;免费职业技术教育的公平意义[N];陕西日报;2009年
2 记者顾新勇;州直职业技术教育受青睐[N];伊犁日报(汉);2009年
3 新乡市职业技术培训教研室 傅兵;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献策[N];新乡日报;2009年
4 王泳涛;面对新世纪的职业技术教育[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纪军 通讯员 丁漓江;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办好职业技术教育[N];阿克苏日报;2009年
6 索恩乾;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几点思考[N];贵州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房惠玲 杨惠娟;职业技术教育“毁人不倦”[N];甘肃经济日报;2009年
8 叶明;推进韶关职业技术教育发展[N];韶关日报;2009年
9 梅永华;保定虎振技工学校职业技术教育有特色[N];消费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聂西平 王卫洲;旬阳县职业技术教育成效显著[N];陕西科技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姜军;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构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5年
2 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莎;津巴布韦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和挑战[D];浙江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创新探析[D];东北大学;2008年
3 刘欣;印度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政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京;18-19世纪英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5 岑东莲;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
6 乔娜;1996-2012年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的文本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
7 计轶园;基于功能分析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8 何文明;现代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胡波;现代教育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运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邵力;我国文化传统与职业技术教育[D];河北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菲律宾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3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33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