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的效果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9 13:09
自2000年国家开展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工作以来,职教硕士的规模日益壮大,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样为职教教师素质能力提升提供了一个重要平台。学历提升作为促进中职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对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产生了多大的效果?当一线教师再次以学生的身份重新回到校园进行学习,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感受与收获?给他们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哪些影响?这就需要我们从教师自身主体出发,探究中职教师硕士学习最真实的想法与感受。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人的主观感受为基础,以故事的呈现为主线,笔者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对故事进行分析探究,使问题得到活生生地凸现,为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问题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笔者认为,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或许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符合人的实际需要。本研究选取两位已经完成硕士学习的中职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的深入访谈获取大量的原始资料,运用情境分析与类属分析对原始资料进行多次的整理与归纳,最后呈现文本。首先,从“专业学习”、“人际交往”、“校园设施与管理”三方面对他们的学习体验进行了叙事的呈现。接着,立足于叙事资料,从专业知识、专业能...
【文章来源】: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中职教师学历提升的研究综述
1.3.2 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综述
1.3.3 职教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综述
1.3.4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中职教师
1.4.2 学历提升
1.4.3 专业素质
1.4.4 效果
1.5 理论基础
1.5.1 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
1.5.2 终身学习理论
第2章 研究方案设计
2.1 方法论的选择--质性研究方法
2.2 研究对象的确定
2.3 收集资料的方式--访谈法
2.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5 研究的效度与推广度
2.5.1 研究的效度问题
2.5.2 研究的推广度问题
2.6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第3章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叙事探究
3.1 C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叙事故事
3.1.1 C教师的基本情况介绍
3.1.2 回顾:C教师硕士学习的“心路”历程
3.1.3 C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对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叙事分析
3.2 H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叙事故事
3.2.1 H教师的基本情况介绍
3.2.2 回顾:H教师硕士学习的“心路”历程
3.2.3 H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对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叙事分析
第4章 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的效果分析
4.1 学历提升之于专业知识的提高
4.1.1 教育知识的储备量显著提升
4.1.2 课程教学知识得以丰富与拓展
4.2 学历提升之于专业能力的提高
4.2.1 思维逻辑能力得到锻炼
4.2.2 研究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4.2.3 自主学习能力持续增强
4.2.4 沟通与合作能力得到培养
4.2.5 反思能力得到进步
4.3 学历提升之于专业理念与师德的提高
第5章 影响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因素
5.1 内在动因
5.1.1 学习动机的倾向性
5.1.2 自主学习意识的强弱程度
5.2 外部环境
5.2.1 学校设施与管理制度
5.2.2 课程的设置与安排
5.2.3 以教师为主导的硕士学习共同体
5.3 内在动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影响
第6章 优化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思考
6.1 强化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6.1.1 提高自我辨识与反思能力,明晰专业发展现状
6.1.2 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6.1.3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唤醒自主发展意识
6.2 完善学校治理制度,发挥外部条件的最大作用
6.3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培养质量
6.3.1 打破学科框架,开设交叉课程
6.3.2 增强课程学习灵活性,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
6.4 发挥教师在硕士学习共同体中的支撑作用
6.4.1 倡导对话合作,重建生机的课堂情境
6.4.2 加强导师指导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门对研究生发展的影响——基于非正式组织理论的质性研究[J]. 林杰,晁亚群.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05)
[2]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分析[J]. 邓月婷,于海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08)
[3]自主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J]. 丁丽丽,丁晓琴. 宁夏教育. 2019(Z1)
[4]职教领域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共同体:基本理念与体系构建[J]. 谢元海,查诗晨. 职业技术教育. 2019(19)
[5]基于学科交叉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谢一铭,吴帅宾. 大学教育. 2019(05)
[6]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 靳秋月. 基础教育研究. 2019(08)
[7]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 晏超,陈舒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07)
[8]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性欠缺及补偿策略探讨[J]. 蔡京玉.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11)
[9]教师发展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J]. 崔群. 基础教育论坛. 2018(23)
[10]国内外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综述[J]. 刘健智,曾红凤.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博士论文
[1]初任教师的专业自主研究[D]. 刘素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9
[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 左彦鹏.辽宁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员学情研究[D]. 张艺兰.河北大学 2019
[2]高中物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D]. 谢亚楠.洛阳师范学院 2019
[3]跨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的质性研究[D]. 李思斯.重庆师范大学 2019
[4]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研究[D]. 祝佩.湖北师范大学 2018
[5]教育学硕士生的学习体验研究[D]. 王善苗.南京师范大学 2018
[6]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大学生同伴关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D]. 王泽博.天津大学 2018
[7]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知识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 张金凤.陕西师范大学 2017
[8]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D]. 于士博.吉林师范大学 2016
[9]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杨莎.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5
[10]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宋巍巍.沈阳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85407
【文章来源】: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中职教师学历提升的研究综述
1.3.2 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综述
1.3.3 职教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综述
1.3.4 对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中职教师
1.4.2 学历提升
1.4.3 专业素质
1.4.4 效果
1.5 理论基础
1.5.1 诺尔斯成人学习理论
1.5.2 终身学习理论
第2章 研究方案设计
2.1 方法论的选择--质性研究方法
2.2 研究对象的确定
2.3 收集资料的方式--访谈法
2.4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2.5 研究的效度与推广度
2.5.1 研究的效度问题
2.5.2 研究的推广度问题
2.6 研究的伦理道德问题
第3章 中职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叙事探究
3.1 C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叙事故事
3.1.1 C教师的基本情况介绍
3.1.2 回顾:C教师硕士学习的“心路”历程
3.1.3 C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对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叙事分析
3.2 H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叙事故事
3.2.1 H教师的基本情况介绍
3.2.2 回顾:H教师硕士学习的“心路”历程
3.2.3 H教师攻读硕士学位对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叙事分析
第4章 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的效果分析
4.1 学历提升之于专业知识的提高
4.1.1 教育知识的储备量显著提升
4.1.2 课程教学知识得以丰富与拓展
4.2 学历提升之于专业能力的提高
4.2.1 思维逻辑能力得到锻炼
4.2.2 研究与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4.2.3 自主学习能力持续增强
4.2.4 沟通与合作能力得到培养
4.2.5 反思能力得到进步
4.3 学历提升之于专业理念与师德的提高
第5章 影响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因素
5.1 内在动因
5.1.1 学习动机的倾向性
5.1.2 自主学习意识的强弱程度
5.2 外部环境
5.2.1 学校设施与管理制度
5.2.2 课程的设置与安排
5.2.3 以教师为主导的硕士学习共同体
5.3 内在动因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影响
第6章 优化中职教师学历提升对专业素质提高效果的思考
6.1 强化教师自主发展意识
6.1.1 提高自我辨识与反思能力,明晰专业发展现状
6.1.2 增强职业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6.1.3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唤醒自主发展意识
6.2 完善学校治理制度,发挥外部条件的最大作用
6.3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培养质量
6.3.1 打破学科框架,开设交叉课程
6.3.2 增强课程学习灵活性,强化理论与实践融合
6.4 发挥教师在硕士学习共同体中的支撑作用
6.4.1 倡导对话合作,重建生机的课堂情境
6.4.2 加强导师指导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基本内容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门对研究生发展的影响——基于非正式组织理论的质性研究[J]. 林杰,晁亚群.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05)
[2]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分析[J]. 邓月婷,于海艳.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08)
[3]自主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意义[J]. 丁丽丽,丁晓琴. 宁夏教育. 2019(Z1)
[4]职教领域教育硕士人才培养共同体:基本理念与体系构建[J]. 谢元海,查诗晨. 职业技术教育. 2019(19)
[5]基于学科交叉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谢一铭,吴帅宾. 大学教育. 2019(05)
[6]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 靳秋月. 基础教育研究. 2019(08)
[7]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 晏超,陈舒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07)
[8]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的结构性欠缺及补偿策略探讨[J]. 蔡京玉.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8(11)
[9]教师发展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共同体建设[J]. 崔群. 基础教育论坛. 2018(23)
[10]国内外教师专业素质结构研究综述[J]. 刘健智,曾红凤.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博士论文
[1]初任教师的专业自主研究[D]. 刘素玲.华东师范大学 2019
[2]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专业素质研究[D]. 左彦鹏.辽宁师范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普通高校学历继续教育学员学情研究[D]. 张艺兰.河北大学 2019
[2]高中物理教师专业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D]. 谢亚楠.洛阳师范学院 2019
[3]跨学科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适应的质性研究[D]. 李思斯.重庆师范大学 2019
[4]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现状研究[D]. 祝佩.湖北师范大学 2018
[5]教育学硕士生的学习体验研究[D]. 王善苗.南京师范大学 2018
[6]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大学生同伴关系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研究[D]. 王泽博.天津大学 2018
[7]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知识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 张金凤.陕西师范大学 2017
[8]在职教育硕士的培养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D]. 于士博.吉林师范大学 2016
[9]当前农村初中英语教师自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杨莎.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5
[10]在职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 宋巍巍.沈阳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4854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485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