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04:16
心理契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研究领域涉及组织行为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心理契约研究已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在我国,对心理契约的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大部分的研究仍然聚集在企业员工管理方面,涉及教师管理特别是高职院校教师管理的并不多。本研究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心理契约调查问卷,验证了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三维结构构想,即规范型、人际型、发展型三个维度,并结合深度访谈数据以及实证推理分析高职院校组织中心理契约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通过进一步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特点和规律,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建议。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由三个维度构成,分别是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和发展型责任。2、通过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发现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年龄、不同教龄的教师在心理契约的个别维度上有明显差异。3、高职院校教师与学校之间心理契约契合度不高。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四节 心理契约研究进展
第一章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的相关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心理契约概念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心理契约的特点
第三节 心理契约的维度
第四节 心理契约的破裂
第二章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调研设计
第一节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量表的编制
第二节 问卷的测试与数据收集
第三节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三维结构验证
第三章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现状
第一节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比较实证结果
第二节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
第二节 提高教师满意度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第四节 完善教师自身发展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心理契约的独立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J]. 沈立宏.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5)
[2]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组织犬儒主义的中介作用[J]. 白艳莉. 财经问题研究. 2013(09)
[3]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教师职业生涯管理[J]. 郑娟新. 职教论坛. 2012(02)
[4]远程开放教育专职青年教师心理契约特点研究——以天津电大系统为例[J]. 王岩. 天津电大学报. 2011(02)
[5]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研究[J]. 宁宁.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6]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策略研究[J]. 刘爱华,梅方青. 理论月刊. 2010(01)
[7]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教师管理[J]. 张锐,帅起先.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1)
[8]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J]. 王珊.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9]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结构和激励机制[J]. 王黎萤,陈劲. 经济管理. 2008(01)
[10]员工离职:雇佣关系框架下的追踪研究[J]. 刘军,刘小禹,任兵. 管理世界. 2007(12)
博士论文
[1]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契约形成、履行、破裂的实证研究[D]. 张立迎.吉林大学 2010
[2]大学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D]. 王海威.大连理工大学 2009
[3]组织—管理者心理契约违背研究[D]. 魏峰.复旦大学 2004
[4]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 李原.首都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中小企业基层员工心理契约动态机制实证研究[D]. 高琛.山西师范大学 2012
[2]公立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维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串串.暨南大学 2011
[3]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责任”对新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志超.天津商业大学 2008
[4]服务型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研究[D]. 栾岚.吉林大学 2008
[5]简析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违背[D]. 李英歌.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心理契约与信任的互动发展过程研究[D]. 潘慧珍.浙江大学 2007
[7]大学教师心理契约及其破裂研究[D]. 潘素娴.暨南大学 2006
[8]教师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自尊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 林丽华.福建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86555
【文章来源】:东南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四节 心理契约研究进展
第一章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的相关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心理契约概念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心理契约的特点
第三节 心理契约的维度
第四节 心理契约的破裂
第二章 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调研设计
第一节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量表的编制
第二节 问卷的测试与数据收集
第三节 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三维结构验证
第三章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现状
第一节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比较实证结果
第二节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中心理契约的现状分析
第四章 提升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第一节 构建良好的心理契约
第二节 提高教师满意度
第三节 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第四节 完善教师自身发展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附录: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心理契约的独立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J]. 沈立宏.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5(05)
[2]心理契约破裂对员工工作行为的影响——组织犬儒主义的中介作用[J]. 白艳莉. 财经问题研究. 2013(09)
[3]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教师职业生涯管理[J]. 郑娟新. 职教论坛. 2012(02)
[4]远程开放教育专职青年教师心理契约特点研究——以天津电大系统为例[J]. 王岩. 天津电大学报. 2011(02)
[5]基于心理契约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研究[J]. 宁宁.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1)
[6]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青年教师激励策略研究[J]. 刘爱华,梅方青. 理论月刊. 2010(01)
[7]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高校教师管理[J]. 张锐,帅起先.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1)
[8]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的实证研究[J]. 王珊.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9]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结构和激励机制[J]. 王黎萤,陈劲. 经济管理. 2008(01)
[10]员工离职:雇佣关系框架下的追踪研究[J]. 刘军,刘小禹,任兵. 管理世界. 2007(12)
博士论文
[1]普通高等学校教师心理契约形成、履行、破裂的实证研究[D]. 张立迎.吉林大学 2010
[2]大学教师心理契约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D]. 王海威.大连理工大学 2009
[3]组织—管理者心理契约违背研究[D]. 魏峰.复旦大学 2004
[4]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及相关因素研究[D]. 李原.首都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中小企业基层员工心理契约动态机制实证研究[D]. 高琛.山西师范大学 2012
[2]公立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契约维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串串.暨南大学 2011
[3]心理契约中的“组织责任”对新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的实证研究[D]. 张志超.天津商业大学 2008
[4]服务型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研究[D]. 栾岚.吉林大学 2008
[5]简析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违背[D]. 李英歌.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心理契约与信任的互动发展过程研究[D]. 潘慧珍.浙江大学 2007
[7]大学教师心理契约及其破裂研究[D]. 潘素娴.暨南大学 2006
[8]教师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自尊的状况及其关系研究[D]. 林丽华.福建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486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486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