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0 22:29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对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加大。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社会发展有着具有重大的影响。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关系,除了牵涉到高职院校和企业以外,政府的调控作用也很重要。校企合作关系反映了教育与职业的密不可分的客观规律,只有充分发挥校企各自的优势职能,统一协调,才能共同完成高职教育的任务和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文章主要由下面几部分组成。首先,把“高等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的涵义进行了分析和概括。明确高职职业教育的性质,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阐述校企合作利用学校和行业、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行业、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次,着重从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个方面来对校企合作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又具有一般性的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关系,分析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合作中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从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三方面对此展开专门分析,找出影响我国高职与企业合作的相关原因。再次,总结德国和美国的高职与企业合作教育的成功...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和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高等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教育的定义及概况
2.1 高等职业教育定义
2.2 校企合作教育定义
2.3 合作教育发展历程
2.3.1 国外合作教育发展历程
2.3.2 我国合作教育发展历程
3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我国高职与企业合作个案
3.1.1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介绍
3.1.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
3.1.3 评析
3.2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现状
3.2.1 政府重视对高职与企业的合作
3.2.2 高职院校增强合作意识,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
3.2.3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3.3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存在问题
3.3.1 政府方面问题
3.3.2 高职院校方面问题
3.3.3 企业方面问题
3.4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经济发展限制校企合作开展
3.4.2 教育管理体制限制校企合作办学发展
3.4.3 高职院校本身条件不足制约了校企合作办学结合开展
3.4.4 缺乏驱动企业参与合作的激励机制
4 德国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成功经验
4.1 德国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典范
4.1.1 德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双元制”合作
4.1.2 美国高职与企业合作教育
4.2 德美两国高职与企业合作的成功经验
4.2.1 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高度重视
4.2.2 完善的法制保障,保障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实施
4.2.3 企业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
4.2.4 学校提供高素质师资队伍促进校企合作实施
5 改善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建议
5.1 加强高职院校改革
5.1.1 推进办学思想的转变,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
5.1.2 调整、规范专业,构建课程体系和适合实践的教学体系
5.1.3 建设校企科技研发中心
5.1.4 开展与企业的深层合作,拓宽合作范围
5.2 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5.2.1 投入资金到高等职业教育
5.2.2 积极参与学校办学
5.2.3 帮助高职师资队伍向“双师型”转化
5.3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5.3.1 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
5.3.2 加强有关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有关法津、法规建设
5.3.3 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德高职教育与企业关系的理性分析[J]. 游文明.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8)
[2]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障碍及对策[J]. 姚会平,唐小涛. 职业教育研究. 2007(07)
[3]高职校企合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分析[J]. 易玉屏. 现代企业教育. 2007(10)
[4]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展职业培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吴丽旋. 商场现代化. 2007(09)
[5]高职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J]. 陈海燕. 职教通讯. 2007(03)
[6]高职教育政策取向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 王应密. 江苏高教. 2007(01)
[7]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J]. 周长富,赵斌涛.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2006(02)
[8]校企合作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J]. 吴健辉,黄志坚,贾仁安. 商业研究. 2006(23)
[9]高职院校师资人力资源的开发[J]. 傅雪映. 交通职业教育. 2006(06)
[10]我国高职产学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陈宝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06(10)
硕士论文
[1]校企合作举办高等学校的管理研究[D]. 柏晶.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研究[D]. 王士星.电子科技大学 2007
[3]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 王健.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云南省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林泋君.云南师范大学 2006
[5]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高云梅.天津大学 2006
[6]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 方丛蕙.南京理工大学 2005
[7]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赵月桃.天津大学 2004
[8]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初探[D]. 谢岚.江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88061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目的和思路
1.5 研究方法
2 高等职业教育和校企合作教育的定义及概况
2.1 高等职业教育定义
2.2 校企合作教育定义
2.3 合作教育发展历程
2.3.1 国外合作教育发展历程
2.3.2 我国合作教育发展历程
3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现状、问题和原因分析
3.1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我国高职与企业合作个案
3.1.1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合作介绍
3.1.2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取得的成绩
3.1.3 评析
3.2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现状
3.2.1 政府重视对高职与企业的合作
3.2.2 高职院校增强合作意识,积极主动与企业合作
3.2.3 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3.3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存在问题
3.3.1 政府方面问题
3.3.2 高职院校方面问题
3.3.3 企业方面问题
3.4 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
3.4.1 经济发展限制校企合作开展
3.4.2 教育管理体制限制校企合作办学发展
3.4.3 高职院校本身条件不足制约了校企合作办学结合开展
3.4.4 缺乏驱动企业参与合作的激励机制
4 德国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成功经验
4.1 德国和美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的典范
4.1.1 德国高职院校与企业“双元制”合作
4.1.2 美国高职与企业合作教育
4.2 德美两国高职与企业合作的成功经验
4.2.1 政府对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高度重视
4.2.2 完善的法制保障,保障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实施
4.2.3 企业积极参与高等职业教育
4.2.4 学校提供高素质师资队伍促进校企合作实施
5 改善我国高等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建议
5.1 加强高职院校改革
5.1.1 推进办学思想的转变,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
5.1.2 调整、规范专业,构建课程体系和适合实践的教学体系
5.1.3 建设校企科技研发中心
5.1.4 开展与企业的深层合作,拓宽合作范围
5.2 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5.2.1 投入资金到高等职业教育
5.2.2 积极参与学校办学
5.2.3 帮助高职师资队伍向“双师型”转化
5.3 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5.3.1 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力度
5.3.2 加强有关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有关法津、法规建设
5.3.3 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德高职教育与企业关系的理性分析[J]. 游文明.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8)
[2]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障碍及对策[J]. 姚会平,唐小涛. 职业教育研究. 2007(07)
[3]高职校企合作与地方政府的责任分析[J]. 易玉屏. 现代企业教育. 2007(10)
[4]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开展职业培训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 吴丽旋. 商场现代化. 2007(09)
[5]高职校企合作的博弈分析[J]. 陈海燕. 职教通讯. 2007(03)
[6]高职教育政策取向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J]. 王应密. 江苏高教. 2007(01)
[7]校企合作是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J]. 周长富,赵斌涛.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2006(02)
[8]校企合作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J]. 吴健辉,黄志坚,贾仁安. 商业研究. 2006(23)
[9]高职院校师资人力资源的开发[J]. 傅雪映. 交通职业教育. 2006(06)
[10]我国高职产学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 陈宝华. 职业教育研究. 2006(10)
硕士论文
[1]校企合作举办高等学校的管理研究[D]. 柏晶.南京师范大学 2007
[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研究[D]. 王士星.电子科技大学 2007
[3]信息技术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 王健.南京师范大学 2006
[4]云南省农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 林泋君.云南师范大学 2006
[5]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高云梅.天津大学 2006
[6]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 方丛蕙.南京理工大学 2005
[7]高职高专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赵月桃.天津大学 2004
[8]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初探[D]. 谢岚.江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88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48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