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志愿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职生志愿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职志愿者是志愿者中的新生力量,他们充满朝气与激情,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者,在参加各种青年志愿活动时,中职志愿者不但利用所学知识贡献给社会,同时在活动中得到学校学不到的人生历练。他们奉献自我,锻炼自我,对自身对学校甚至对整个社会都带来很好的正面影响。但是中职的志愿活动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宣传力度不够导致中职生参与意识不足、志愿活动面范围较窄造成志愿活动的方式单一、志愿活动组织者很少接受过正规训练导致管理经验不足、没有稳定的拨款和收入导致活动经费不足、没有形成可行性的激励机制、社会上对志愿者的认同和支持不够等问题。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对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为主,对访谈资料的分析和文献资料分析为辅。基于社会学习理论和激励理论,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选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论文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综述,阐述了志愿精神,志愿活动等概念,回顾了国内外志愿活动及其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根据所发放的问卷得到的数据,逐项分析问题所在,对个别同学进行针对性访谈得到其真实想法,总结当前中职生志愿活动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针对第二部分总结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对策研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第四部分作出对中职志愿活动的总结与展望。本文认为,我们有必要构建一个有效的机制来保证中职生志愿活动实现长足发展,实现常态化。毫无疑问的是,中职生志愿活动有效机制的构建不是一个简单的课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因为志愿活动在我国兴起的时间不长以及自身的学识有限等原因,本文关于构建我国中职生志愿活动长效机制的论述还存在些许不足,有待完善。
【关键词】:志愿活动 中职生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研究背景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3 研究现状12-13
- 1.3.1 国内研究现状12
- 1.3.2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4 研究方法13-15
- 1.4.1 文献法13
- 1.4.2 问卷调查法13-14
- 1.4.3 访谈法14-15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5-20
- 2.1 相关概念15-17
- 2.1.1 志愿和志愿精神15
- 2.1.2 志愿活动15-16
- 2.1.3 志愿者16-17
- 2.2 理论基础17-20
- 2.2.1 激励理论17-18
- 2.2.2 社会学习理论18
- 2.2.3 积极心理学理论18
- 2.2.4 社会发展过程理论18-19
- 2.2.5 青年文化理论19-20
- 第3章 中职志愿活动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20-34
- 3.1 存在问题20-28
- 3.1.1 研究对象20
- 3.1.2 研究结果20-27
- 3.1.3 访谈案例27-28
- 3.2 问题分析28-34
- 3.2.1 中职生自身的局限性28-30
- 3.2.1.1 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追求28-29
- 3.2.1.2 缺乏自信心自卑感较强29
- 3.2.1.3 缺乏自制力,组织纪律观念意识较弱29-30
- 3.2.2 中职志愿组织的管理问题30-31
- 3.2.2.1 中职学校对志愿活动缺乏重视30
- 3.2.2.2 管理行政色彩浓厚30-31
- 3.2.2.3 管理者经验不足31
- 3.2.3 中职志愿活动制度建设不完善31-32
- 3.2.3.1 物质保障制度不健全31
- 3.2.3.2 奖励制度不健全31-32
- 3.2.3.3 权益保障制度不健全32
- 3.2.4 对外宣传力度不够32-34
- 3.2.4.1 志愿组织对宣传不重视32
- 3.2.4.2 缺乏专业人才,信息化进程较慢32-34
- 第4章 中职志愿活动的改进对策和建议34-39
- 4.1 完善考评激励体系34-35
- 4.1.1 加强心理教育34
- 4.1.2 健全激励机制34-35
- 4.1.3 优化考评体系35
- 4.2 加强志愿组织队伍建设35-36
- 4.2.1 加强校方重视35
- 4.2.2 完善培训机制35-36
- 4.2.3 配置合理课程36
- 4.3 做好物质保障制度36-38
- 4.3.1 完善志愿活动的物质保障36-37
- 4.3.2 健全志愿组织的奖励制度37
- 4.3.3 加强中职志愿者的权益保障37-38
- 4.4 做好弘扬志愿精神宣传工作38-39
- 4.4.1 加强学校对宣传的重视38
- 4.4.2 加速信息化建设进度38-39
- 第5章 总结39-41
- 参考文献41-43
- 附录A43-46
- 附录B46-47
- 作者简历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映楠;周万全;;大学生志愿活动的价值合理性[J];学习月刊;2012年22期
2 吴涛;周国春;;论红色教育在大学生志愿活动中的作用发挥[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3 Tom Green;海月;;志愿服务,传递温暖[J];疯狂英语(中学版);2013年12期
4 ;省少工委“关注48个生活细节”活动之志愿活动常常做——培养有责任感的习惯[J];小雪花(小学生成长指南);2011年05期
5 孙晋善;志愿活动中教育资源的挖掘[J];思想·理论·教育;2004年Z1期
6 葛斌;;高职院校志愿活动管理规范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36期
7 吴新红;;浅论学生志愿活动的成效与推动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19期
8 李国武;;重要他人对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的影响[J];青年研究;2010年05期
9 梁木;;大学生志愿活动与成长关系的基本逻辑——基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案例[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吴鼎;;高校志愿者服务的长效机制分析[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冯伟;;我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支持体系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小文;蓬勃开展的德国志愿者活动[N];法制日报;2005年
2 王少男;员工从事志愿活动不应影响本职工作[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3 黄琳斌;志愿活动功利色彩越少越好[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4 李军 本报记者 张苹;开展六大主题志愿活动 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N];绵阳日报;2009年
5 王铮;图书馆志愿者服务怎么开展[N];中国文化报;2011年
6 楼锡祜;如何对待博物馆志愿者中的高校学生[N];中国文物报;2011年
7 嘉峪关市国家税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王仲谦;发展和完善纳税服务志愿活动的实践与探索[N];甘肃法制报;2009年
8 王世强;志愿服务益处多[N];中国社会报;2012年
9 通州区民政局;通州区组织党员干部投身平安奥运社区志愿活动[N];北京社会报;2008年
10 特约撰稿人 顾远;搞点新意思的志愿活动[N];东方早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叶鑫;我国高校学生志愿者活动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2 刘晨源;中职生志愿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3 苗丽娜;非营利组织对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影响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4 陆波;论英国志愿服务模式对广州志愿活动转型的启示[D];兰州大学;2008年
5 高樱;老年志愿者活动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6 曾杰;志愿活动过程中的权利救济问题初探[D];兰州大学;2009年
7 奚其芳;奥运会志愿活动核算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8 张曼;大学生参与慈善救助的行为、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9 侯蕾;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叶雯;志愿活动中的政府治道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中职生志愿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9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69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