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安徽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19:24

  本文关键词:安徽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高职院校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相比于普通高校而言,我国的高职院校在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技术性人才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其生源不断膨胀,高职院校的贫困生也越来越多。相对于有限的资助资源而言,高职院校贫困生数量的激增,为高职教育的现有资源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而高职院校的贫困生资助问题也就成为了制约其良性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以安徽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建设作为研究案例,对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进行了全方位解读。本文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为整个论文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为贫困大学生资助概述。该部分为整个研究提供了理论前提;第三章为安徽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建设现状研究。这一部分从安徽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尽探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其成因展开了具体分析。该部分为后面的策略研究奠定了基础;第四章为完善安徽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建设的对策研究。针对第三部分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对如何完善安徽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建设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让整个研究具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该部分是整个研究的落脚点。第五章是结论,对论文做出总体性评价,对研究问题的发展前景做出评估与预测。从整个研究思路上来说,本文以安徽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建设作为研究基点,通过对安徽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分析,在找到病因的基础上,为这一体系的完善与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发展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贫困生 资助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19.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1章 绪论6-13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6-8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8-10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10-11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11
  • 1.5 特色与创新之处11-13
  • 第2章 贫困大学生资助概述13-16
  • 2.1 相关概念界定13-14
  • 2.2 理论基础14-16
  • 第3章 安徽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建设现状16-28
  • 3.1 安徽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建设概况16-18
  • 3.2 安徽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建设取得的成就18-20
  • 3.3 安徽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建设存在的问题20-24
  • 3.4 安徽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24-28
  • 第4章 完善安徽高职院校大学生资助建设的对策28-37
  • 4.1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助学贷款机制28-29
  • 4.2 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认定机制29-31
  • 4.3 进一步优化资助结构增强帮困实效31-33
  • 4.4 树立科学帮困理念加大精神扶贫33-37
  • 结束语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再生;安徽经济保持“踏步” 安徽经济:走高还是向下[J];安徽决策咨询;2001年12期

2 赵金宝;明年安徽经济增长不容乐观[J];安徽决策咨询;2001年12期

3 朱先发,刘光景;安徽经济:驶入“快车道”[J];安徽决策咨询;1994年03期

4 徐从才,晏维龙;培育产权市场促进安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1995年06期

5 ;启动安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J];安徽决策咨询;1997年11期

6 金汶;面向新世纪的安徽经济战略思考[J];安徽决策咨询;1998年06期

7 吕连生;四个特征 四条建议 透析当前安徽经济形势[J];安徽决策咨询;1998年06期

8 汪洋;如何看待当前安徽经济形势[J];安徽决策咨询;1998年10期

9 吴昌期;对安徽经济形势的分析与建议[J];江淮论坛;1998年03期

10 范恒森;安徽经济跨入全国前十强的六项措施[J];安徽决策咨询;200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效昭;;寻求发展安徽经济之策的几点理性思考[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王傲兰;;安徽应强化实施大开放战略[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蒋云龙;;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安徽经济的崛起[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刘红兵;;安徽:经济塌陷到崛起的路径思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武云亮;刘坤;;现代服务业拉动安徽经济增长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赵良庆;;安徽经济结构调整若干问题探讨[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加快安徽服务业发展对策研究[A];中部崛起与现代服务业——第二届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洪永平;;提高安徽历史文化影响力的思考[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9 朱云鹃;;安徽区位经济优势分析[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平;;要把发展作为我省各项工作的第一要务(代序言)——在“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A];十六大后安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过劲松 本报记者 姚自琦;安徽经济为何能逆势上扬?[N];安徽经济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王晓琴;县域经济助力安徽经济稳增长[N];安徽经济报;2013年

3 本报评论员;着力打造安徽经济升级版[N];安徽日报;2013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陈耀;评《安徽经济社会发展论丛》[N];安徽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高卫民;谁在支撑安徽经济稳增长?[N];安徽经济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广鑫业;前三季度安徽经济运行中部领先[N];安徽经济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广鑫业;解析安徽经济“喜”与“忧”[N];安徽经济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王晓琴 实习生 胡月;安徽经济转型成效继续显现[N];安徽经济报;2014年

9 省经济研究院 胡再生 夏兴萍 王娟;安徽经济稳增长的对策建议[N];安徽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王晓琴;透视“新常态”下的安徽经济[N];安徽经济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章建;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苏州大学;2013年

2 刘海涛;安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898-1938)[D];苏州大学;2015年

3 方劲松;跨越式发展视角下的安徽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印萍;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2 吴慧勤;安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3 赵金阁;安徽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5年

4 黄煦;安徽各地市产业转移承接力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5 张一;清末民初安徽报刊与新思潮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4年

6 李德尚;近代安徽手工业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李标;晚清安徽财政变革研究[D];安徽大学;2014年

8 刘强;1927-1937年安徽教师群体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9 兰新;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安徽中小企业发展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10 夏利飞;安徽城市化发展的路径及对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安徽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74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8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