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5 10:02

  本文关键词: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教师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对班级当中的各种资源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整合与控制,带领全班同学实现班级战略目标和教育目标的活动就是班级管理。纵观当前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保姆式”的管理模式依然存在,辅导员在其中充着的“掌柜”角色,起着绝对主导的作用。这种管理模式带来的弊端:一是班级学生对辅导员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影响学生自身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独立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核心竞争力。二是辅导员每天忙于处理学生琐碎的日常事务,无法抽出更多的时间研究班级管理工作,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科研能力。辅导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无从谈起。创新性、有效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也被束之高阁。传统的、保姆式的班级管理模式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弊端,归根结底是没有建立一个以绩效管理为核心的班级管理模式,细化工作考核标准,在有据可依的管理上、通过科学考证对学生行为表现、辅导员工作状况、班级建设效果等进行全方面的、科学的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作为奖惩、改进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以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本文研究建立一个以班级绩效管理为核心的新型的班级管理模式,这种班级管理模式具备的激励、沟通、评价、反馈四大功能,能通过客观公正地评价班级管理的成效和质量,激励个体,促进良好的沟通,使学生个人与班级的发展目标趋同一致,促进班级和学生个人的共同发展。本论文通过研究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实施班级绩效管理项目,以案说理,以理明事,运用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对班级绩效管理项目的计划、实施、考核、反馈4个阶段的全过程管理进行分析,找出在全过程管理中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存在的问题,深查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科学、系统地提出如何在高职院校有效实施班级绩效管理项目的对策,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可操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运行模式,以应用于班级绩效管理项目的全过程。为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 班级绩效管理 项目实施 质量管理 过程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选题背景9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1
  • 1.3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11-13
  • 1.3.1 国外研究与实践11
  • 1.3.2 国内研究与实践11-13
  • 1.3.3 文献综述13
  • 1.4 研究内容13-14
  •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4-15
  • 1.6 研究的创新点15-16
  • 第2章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研究的理论基础16-18
  • 2.1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概念16
  • 2.1.1 班级绩效管理定义16
  • 2.1.2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的定义及内涵16
  • 2.2 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16-18
  • 第3章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概述18-37
  • 3.1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背景18-19
  • 3.2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基本简介19-21
  • 3.3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分析21-35
  • 3.3.1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阶段划分及任务分解21-22
  • 3.3.2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的利益相关人分析22-25
  • 3.3.3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的组织结构25-26
  • 3.3.4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责任矩阵26-28
  • 3.3.5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28-35
  • 3.4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实施的效果分析35-37
  • 第4章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37-42
  • 4.1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37-39
  • 4.1.1 项目实施未达到预期目标37-38
  • 4.1.2 项目实施整体绩效效应不明显38
  • 4.1.3 项目评价体系不完善38-39
  • 4.1.4 质量控制不系统39
  • 4.2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39-42
  • 4.2.1 项目实施者思想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39-40
  • 4.2.2 项目管理不到位40-41
  • 4.2.3 项目激励机制不完善41
  • 4.2.4 质量管理观念没有深入人心41-42
  • 第5章 班级绩效管理项目全过程管理对策与建议42-48
  • 5.1 完善项目顶层设计,强化实施过程的监督42-44
  • 5.2 加大项目经费投入,加强项目目标考核44-45
  • 5.3 建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45-47
  • 5.4 建立项目咨询和培训机制47-48
  • 结论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俊平;浅谈班级日记在管理中的作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2 郭巧珍,周振华;班级管理要突出“新、实、趣、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0年05期

3 彭虹斌;略论国外中小学的班级管理[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刘月娥;班级工作“堵”与“疏”[J];中国民族教育;2002年05期

5 何正平;;全员参与班级管理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3年07期

6 唐良平;初探班级舆论偏差的成因及纠正[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2期

7 陈红燕;班级管理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04年31期

8 衣军;浅谈班级管理与建设[J];卫生职业教育;2005年04期

9 王爱玲;我做班级工作[J];教书育人;2005年02期

10 原亮;美国的中小学班级管理[J];教学与管理;2005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永军;;人性化在班级管理中的体现[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魏长锋;;把班级管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涂亮;;做好班级工作要“四先四后”[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4 王苏烨;;论班级管理中的几个重要关系[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5 司振祥;;班级管理要善于激励[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邢福军;;抓住四“头”,做好班级工作[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曹依龙;;浅谈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尊重学生[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8 葛长江;;新课程理念下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实践初探——值日班长制度的实施[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刘秀兰;;班级管理“三化”——谈中职班级工作体会[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玉世英;;如何通过班级管理来提高学生素质[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西和县长道小学教师 赵志罡;“三三制”:做好班级工作之基本[N];陇南日报;2010年

2 江苏省泗阳县来安小学 卜冬梅;把班级还给学生[N];学知报;2010年

3 陶先桂;浅谈班级管理[N];黔西南日报;2010年

4 李仕碧 巴中市巴州区第一小学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班级管理[N];巴中日报;2010年

5 山东省临沭县白旄镇初级中学 房庆玲 戴林;班级管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N];学知报;2010年

6 山东省利津县利津街道三中 聂维霞;浅谈班级管理的一点体会[N];学知报;2011年

7 王军红;四措并举做好班级管理[N];太行日报;2012年

8 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刘璇;班级管理“伞的效应”[N];淮安日报;2013年

9 江苏省海门市海门镇中心小学 倪颖娟;树立开放的班级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10 平川区种田中学 魏云生;关于班级工作的几点思考[N];白银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予;提高中职学生班级归属感的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慧珍;兰州市初中班级团体凝聚力现状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佳峰;小学班级管理效果发展性评价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石晓月;珲春市S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现状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5 孛志君;班级同伴互动中的校园欺负行为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5年

6 简臻锐;班级政治[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7 董欢;独立学院班级柔性管理创新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8 刘珊珊;小学班级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9 张

本文编号:4234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4234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8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