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5 13:18
本文关键词:现代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技工教育肩负着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技工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大力倡导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技工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当前,我国由制造大国逐渐向制造强国迈进,政府不断加大了对技工教育的投入力度,以提高技工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各类高技能人才。随着技工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技工教育质量,成为当下职业教育专家学者高度关注的话题。基于上述背景,笔者立足于无锡地区技工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开展了本研究。本文从技工教育校企合作的实际出发,立足于笔者所在的无锡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实践,借鉴国外技工教育校企合作的有益做法,以政府、企业、学校作为校企合作关系主体,对当前技工教育校企合作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分析了德、美等国校企合作的特点与成果,采用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归纳比较与演绎分析相结合,提出了政府、企业和学校在技工教育校企合作中职能与作为。研究的成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通过文献阅读与分析和实践调查走访,明晰了当前我国技工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原因。其次,通过文献阅读分析,进行了比较研究,详细分析了德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个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校企合作的现状及给我们的启示。第三,结合无锡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实践,立足当前技工教育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从学校、企业和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技工院校 校企合作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17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1
- 导论11-21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1-13
- (一)研究背景11-12
- (二)研究意义12-13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简要述评13-19
- (一)国内研究现状13-16
- (二)国外研究现状16-18
- (三)简要述评18-19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19
- (一)研究思路19
- (二)研究方法19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9-21
- (一)研究重点19-20
- (二)研究难点20
- (三)研究创新点20-21
- 第一章 我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21-30
- 一、校企合作的内涵21
- 二、技工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21-25
- (一)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21-23
- (二)企业方面存在的问题23-24
- (三)学校方面存在的问题24-25
- 三、我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25-30
- (一)政府层面原因25-26
- (二)企业层面原因26-28
- (三)学校层面原因28-30
- 第二章 校企合作国际经验及启示30-35
- 一、德国的“双元制”模式30-32
- (一)“双元制”模式内容30-31
- (二)“双元制”模式启示31-32
- 二、英国的“三明治”模式32-33
- (一)“三明治”模式内容32
- (二)“三明治”模式启示32-33
- 三、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33-35
- (一)“TAFE”模式内容33-34
- (二)“TAFE”模式启示34-35
- 第三章 无锡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实践35-43
- 一、无锡技师学院简介35
- 二、无锡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做法35-38
- (一)健全校企合作管理机制35-36
- (二)不断丰富校企合作形式36-38
- 三、无锡技师学院校企合作成效38-40
- (一)学生职业素质大幅提升38-39
- (二)师资队伍素质有效改善39
- (三)学院办学质量显著提高39-40
- 四、无锡技师学院校企合作启示40-43
- (一)良好的政策环境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前提40
- (二)强大的产业经济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基础40-41
- (三)正确的发展理念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保障41-43
- 第四章 我国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完善对策建议43-48
- 一、学校层面43-45
- (一)以市场为导向,树立面向企业需求的教育理念43
- (二)以改革为动力,增强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创新能力43-44
- (三)以“双师型”队伍建设为突破口,提高技工院校核心竞争力44
- (四)以校企文化交融合作为抓手,提升技工院校办学内涵44-45
- 二、企业层面45-46
- (一)改变传统观念,,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战略理念45-46
- (二)理清思路,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46
- 三、政府层面46-48
-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校企合作的战略意义46-47
- (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47
- (三)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公共服务水平47
- (四)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全方位参与校企合作47-48
- 参考文献48-50
- 致谢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星;浅谈技工院校实施“可选择素质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5期
2 张民;;山东省技工院校外地生源实行集中录取[J];中国培训;2007年01期
3 ;第二届全国技工院校技能大赛拉开帷幕[J];中国培训;2007年06期
4 钟明煊;;技工院校科研工作实践与启示[J];职业;2007年14期
5 陈宇;;吹响一体化课程改革的号角——对我国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十点意见[J];中国培训;2008年09期
6 杨敏;;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关键[J];职业;2009年02期
7 杨敏;;办学体制机制的创新是技工院校发展的关键[J];交通职业教育;2009年01期
8 于晓红;;论技工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J];职业;2009年09期
9 赵金周;;技工院校自主发展必须具备的六种“力”[J];职业;2009年15期
10 张涛;李亭;张继平;;技工院校招生难的原因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健;李欣;宋雨y
本文编号:4238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42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