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高职教师的素质要求

发布时间:2014-07-30 16:44

  引言

  教师是教学模式中的关键因素,我国高职教师来源多为师范、工科本科院校毕业生或研究生,教师培养方式单一导致教师素质不平衡,本文以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条件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为题进行探讨,很有现实意义。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理念及内涵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体,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式”。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源于德国职业教育,它是在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种适合职业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它以能力为本位,其理念是:职业活动为主线,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学生为主体,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载体,专业知识为内容,专业教材为文本,专业教室和实训室为环境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教师按照职业工作过程内容来确定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组织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起咨询和协调作用。其教学评价也是动态的,关注学引言教师是教学模式中的关键因素,我国高职教师来源多为师范、工科本科院校毕业生或研究生,教师培养方式单一导致教师素质不平衡,本文以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条件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为题进行探讨,很有现实意义。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理念及内涵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体,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式”。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源于德国职业教育,它是在行为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建立起来的一种适合职业教育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模式。它以能力为本位,其理念是:职业活动为主线,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学生为主体,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载体,专业知识为内容,专业教材为文本,专业教室和实训室为环境的教学模式。以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目标来引导教学组织过程,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学习,达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统一,教师按照职业工作过程内容来确定学习领域,创设学习情境,笔耕文化传播,组织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起咨询和协调作用。

  (一)课程开发、学习情境设计能力不足高职教师的来源多数为普通师范院校,一部分来自工科院校。一部分教师只在大学时学过教育学或者心理学,没有学过教学论和课程论等课程,由于不是专业课,他们也没有下功夫学,对教育理论了解甚少,一部分工科老师,根本没接触过教育心理学。由于没有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对新的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新的教学方法把握缺乏理论基础,对高职课程的开发无从谈起;由于对职业教育规律和特点缺乏足够认识,教师的教学行动领域和学习情景设计能力缺乏理论依据,教学设计不能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的特点。

  (二)制定行动领域、开发教材的素质欠缺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大纲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行动领域和学习课题都是安排好的,确定培养目标是上级的事,教学大纲、教材选定,教学计划都是学校安排、计划好的,教师只是学习和执行教学大纲,这种状况养成了教师的惰性,没有动力和热情去主动调查研究社会需求与专业人才关系,没有参入制定专业人才标准的机会,也没有这种意识,不主动去研究教材特点,更不会去主动编写适合专业特点的教材,导致教师确定行动领域、开发教材、制定大纲,调查市场,研究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能力素质不足,缺乏总体把握课程领域的确定和教材开发的能力素质。

  (三)职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不足高职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素质不足。

  原因是我国高职师资教育体系和制度不健全造成的,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法》出台,其第47条规定,教师取得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务,必须首先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对高职教师双师资格没有明确要求。高职教师教育仍以专业理论教育为主,在企业和相关职业领域实践实习的时间太少或者没有,以考试的形式评价教师误导教师职业能力倾向,职业教育教师双证制度没有真正落实,教师上岗只需要取得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就可,没有硬性要求相应职业技能资格证,所有这一切导致教师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不足。

  (四)跨学科综合能力素质薄弱传统教学模式下教材内容按学科体系内容完整性来编排,教师任务是传授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

  因此,不同学科的老师着眼于自己所授学科的系统知识的把握,知识体系是线性的单向度的,教学思维模式化,单一化,一般从概念、原理到应用,没有综合与创新,没有跨学科的横向交叉。比如应用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师只注意翻译基本理论知识,比如翻译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对于翻译跨学科的知识,如商务合同的翻译,商务广告的翻译等,还有产品说明的翻译,新兴科技领域的翻译等相应领域知识了解较少,不利于学生跨领域、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形成。

  (五)教学过程调控能力和动态评价能力不足1.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课程体系彻底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以职业的活动过程为单元模块来进行,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职业实践能力提出挑战。虽然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由于缺乏具体的工作实践和职业体验,在教学中,对职业活动过程中遇到的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和调控,很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索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过程主要是学生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创新,对学生评价重点是动态的学习过程,教师的评价要关注探索学习的过程、创新能力和自我反思的能力,对学生的大胆的设想和新的想法要及时鼓励,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解决思路和途径。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教师对教学过程调控和动态评价能力不足。

  三、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突出职业教育应用性、操作性和工作过程性,其特点以职业活动为教学主线,学生是学习中心,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协调者和评价者,要求教师既懂得专业理论,又懂操作技能,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和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突发问题,并给学生学习进行动态的评价,这种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根本变革。对老师来说,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无疑对其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具体表现在职业教育理论素质、教学论和课程论的理论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关键能力素质。具体素质要求如下:

  (一)必备的职业教育理论和职业教学论知识1.职业教育理论素质作为高职教师,首先,要了解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特征。高等职业教育除了具备普通教育的一般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即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和实用性、技能性。其次,了解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学特点,教学规律是在做中学,其教学特点具有实践l生和过程性。如教学内容的非线性、模块化和工作过程性,教学环境的真实性和情景性,教学评价的动态生成性等。此外还要理解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2.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教师完成教育活动所需的指导性知识,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

  作为教师,首先,掌握课程论基本知识,掌握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和方法,高职教师不是被动地接受讲解教材,而是要积极参与教材的开发和改进,能够根据不同的人才标准需求适时地增添或者删减教学内容,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德国高职教师除了专业课学习之外,还有两年的时间专门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以便他们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作为高职教师,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不仅要传授专业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根据具体的工作过程设计自己的教学行动计划,根据内容特点设计学习情境,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并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3.教学能力素质教学能力素质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技能;高职院校教师所从事的不是学科式的教学活动,所讲授课程内容具有模块化、非线性的特点,知识体系不是完整的课程内容。教师必须掌握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根据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特点,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让学生全员参与,让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完成教学活动,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素质

  1.专业知识素质专业知识素质包括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和相关行业知识。学科知识是教师职业所必需的知识,强调知识的深度;实践性知识,是指书本知识与教学实践中具体情景吻合与应用性的知识,即教师必须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相关行业知识,即与行业有关的知识,它主要包括行业规范,行业条例,职业道德等。此外,专业知识还包括专业建设知识、了解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课程设置等知识,课程行动领域制定原则等。

  2.专业技能素质专业技能素质指从事教师职业所需的熟练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它直接影响教师能否完成教育活动和教师的工作效率,是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与教师教育实践活动密切联系。专业技能素质包括教学技能和实践技能:实践技能指相关行业的实际操作技能,主要指专业职业岗位中的专业化的动作经验,涉及工具、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一些工序流程的掌握。有了职业技能才能有效进行校企合作,才能有效贯彻产学一体化、校企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开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要求教师具有企业实践能力。一方面教师根据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目标,能够从事实践性教学工作,另一方面教师应熟悉相关企业,了解企业的产品、工艺、生产加工过程等,能够承担企业要求的咨询和培训任务,能够进行课程开发中行动领域的调研分析,从而适应教学和校企合作的需要,才能更好完成培养实用人才的目标。

  (三)关键能力素质关键能力素质包括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能力。关键能力是德国社会教育学家梅腾斯于上世纪7O年代提出的概念,他认为关键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适应不断变换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的综合职业能力,是一种“普遍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 ,它与专业性知识无直接关系、超越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关键能力素质也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如独立学习、终身学习、独立计划与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等。

  方法能力指对整个任务进行划分、界定问题、分析系统和状态、评价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寻找可供选择的方法,创造性技术的应用等能力。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教师是导演,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师要有从大量信息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为学生提供有效信息的能力。必须具备确定讨论题目和相关信息,了解专业问题、选择方法、作出评价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综合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能力素质主要指具有团队能力,责任意识,清晰地表达需要和兴趣,包容不同的观点,群体意识,能提供给别人帮助,公正地批评,构建有活力的组织,建立信任等能力。由于社会分工精细化,任何一项工作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需要团队的合作,沟通能力、宽容心态、乐于助人等,因此教师必须具备社会能力素质,才能更好地帮助和影响学生。个性能力素质主要指能承担责任,把握问题并促进问题解决,能承受压力;有责任感地处理事情,准时,守纪律等素质。

  总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教师成为组织者、咨询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协调者,因此,高职教师必须具有职业教育理论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关键能力素质,才能完成职业教育的使命。

 



本文编号:47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47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e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