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某高职院校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及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16:16

  本文关键词:某高职院校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及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了解江苏省盐城市某高职院校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态度和行为(Knowledge, Attitude and Practice, KAP)现况,分析影响高职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的主要因素,探讨环境保护宣教干预方法,研究提高高职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态度和行为水平的方法并评价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干预效果,为在高职学生中开展环境保护教育,研究高职学生环境保护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并征询了该领域有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行编制环境保护意识调查问卷,对盐城市某高职院校770名在校生进行了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并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将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学生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运用自身和平行对照设计比较干预前后参与调查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计量资料正态分布且方差齐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干预效果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参与调查的对象共计770名高职学生,男生232名,占30.13%,女生538名,占69.87%;调查对象涵盖四个系的学生,其中影像系238人,占30.91%;护理系99人,占12.86%;医学系211人,占27.40%;药学系222人,占28.83%。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环境保护知识得分分别为27.69和25.74;态度得分分别为28.06和29.21;行为得分分别为22.75和23.66;KAP总分分别为78.51和78.6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得分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际差值仅为1.95分;态度、行为及总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环境保护知识得分分别为95.12和33.27;态度得分分别为75.70和29.04;行为得分分别为87.21和24.00;KAP总分分别为258.03和86.3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态度、行为及总分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影响学生知识、态度、行为和总分干预效果的因素,本研究选取了组别、城乡来源、父亲文化程度和母亲文化程度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知识差值、态度差值、行为差值以及KAP总分差值均与组别有关,反映了干预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其中行为差值得分还与学生的居住地和母亲文化程度有关。高职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与态度、知识与行为、态度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864、0.867、0.850,P均小于0.05,提示两两之间具有较密切的相关关系。高职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73.38%来源于广播电视网络,53.64%来源于报刊杂志,46.89%来源于亲人朋友,38.05%来源于学校课堂讲座,12.34%来源于其他途径。结论高职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知识和内容掌握较为不足,有保护环境、改善环境污染的良好愿望,然而信念不突出,表现在行动上不够积极,良好的环境保护态度和行为尚未形成。但是他们具备较高的学习能力,愿意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途径获取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相关知识。以知-信-行理论为指导的环境教育方法能够提高高职生环境保护知识,但仅仅依靠学生主动自学力度还不够,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环境保护教育方式加强对高职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并且应积极探索能有效改变学生不良环境保护行为的方法。经过环境保护知识宣教,高职生们对环境保护、环境健康的认知水平提高很多,态度更加积极,行为也更为主动。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大校园环境保护建设设施的投入;二是丰富环境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三要注重环境教育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四要不断创新、努力探索环境保护宣教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学生 环境保护教育 知识、态度与行为 干预效果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东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1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1
  • 第一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1-13
  • 1.1 研究对象11
  • 1.2 研究方法11-13
  • 第二章 调查结果13-26
  • 2.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13-15
  • 2.2 高职院校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态度、行为基线调查结果15-18
  • 2.3 高职院校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态度、行为干预后调查结果18-22
  • 2.4 高职院校学生环境保护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评价22-26
  •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26-33
  • 3.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26
  • 3.2 基线调查结果分析26-29
  • 3.3 干预后调查结果分析29-30
  • 3.4 干预效果评价分析30-31
  • 3.5 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性分析31-32
  • 3.6 干预效果的特征因素分析32
  • 3.7 本次研究存在问题32
  • 3.8 进一步研究方向32-33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33-35
  • 4.1 结论33
  • 4.2 对策与建议33-35
  • 参考文献35-38
  • 附录38-40
  • 文献综述40-45
  • 参考文献43-45
  • 作者简介45-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帮本;;化学教学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渗透[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年04期

2 高银龙;;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教育[J];学生之友(初中版);2011年12期

3 叶小春;一组环境保护知识试题[J];中学生物教学;2002年11期

4 黄礼春;让“环保书籍”也下乡[J];今日农村;2002年06期

5 郝秀凯;浅谈中专校开设环境保护课[J];机械职业教育;1996年09期

6 李靖;;化学教学应渗透环境保护知识[J];科技信息;2013年23期

7 李天铎;完善技术干部的考试程序[J];管理科学文摘;1996年03期

8 明秀英;;化学教学中的环境保护知识[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07年09期

9 葛娟;;在美术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J];小学时代(教师版);2009年05期

10 熊亚莉;;物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知识[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静;成功的企业应回馈社会[N];中国环境报;2008年

2 记者 韦月红;规划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基础[N];中国建设报;2001年

3 记者 隋晓梅;“流动课堂”提升全民科学素质[N];吐鲁番报(汉);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锦霞;某高职院校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及干预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某高职院校学生环境保护意识调查及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6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5106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6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