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建设
本文关键词:浅析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机制建设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主体多元化,缺乏明确的职权和责任分工,管理难以协调,同时教育部门和职业院校比较主动积极,行业企业被动、不积极。顺利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前提条件是树立职业教育校企关系新理念,通过立法使校企合作有法可依,加强校企合作的实施、监督和评估。为此,构建校企合作保障机制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企业利用市场优势主动参与校企合作以及学校加强校企合作规章制度建设。
【作者单位】: 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现状 问题 制度
【分类号】:G717
【正文快照】: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本质,是高等职业教育始终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促进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保障机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理论依据(一)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个体间或组织间交易活动的产生,以及以何种方式进行,均取决于交易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卷;付晓春;;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校企合作共赢机制探索[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年02期
2 王芳;倪勇;任聪敏;;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3 余芝轩;;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世刚;;基于校企合作的嵌入式职业教育实训模式的研究[J];长江丛刊;2016年36期
2 赵苏政;倪飞;;高职港航工程技术类专业开放式实训室建设与安全管理方法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3 何武江;田大田;柴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现状调查研究——以辽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辽宁高职学报;2016年11期
4 杨小凤;;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与中小企业合作培养模式研究——以福铃内燃机配件企业为例[J];内燃机与配件;2016年12期
5 王梦云;王晓慧;;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反思和探索[J];当代继续教育;2016年05期
6 广小利;;物流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析[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年10期
7 胡重毅;;浅析校企合作框架下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建设[J];中国商论;2016年27期
8 杨长虹;;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年10期
9 郑成武;张奎霞;刘志强;;高职校企合作下的马太效应及其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6年17期
10 黄亚江;吴贝;;基于“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内江科技;2016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晶;中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王硕;应用型教育联盟下泛在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3 谢勇旗;校企合作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4 江奇;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5 张弛;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6 单作民;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管理制度变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7 何应林;高职院校技能人才有效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张雪丽;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肖雷;中国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10 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志宏;廖艺伟;;“企业主导模式”之校企合作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03期
2 王毓;严振;;校企合作框架下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变革——基于新制度经济学视阈的解读[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27期
3 姜大源;;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19期
4 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04期
5 林丽萍;;组织新范式——网络组织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11期
6 吴建设;高职院校校企“双赢”合作机制的理性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1期
7 林润辉,李维安;网络组织──更具环境适应能力的新型组织模式[J];南开管理评论;2000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关晶;西方学徒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仁忠;“大职教观”视野中的职业教育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马振华;我国技能型人力资本的形成与积累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4 吴玲;中国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实证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林志鹏;我国公共决策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陈宏辉;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6期
2 ;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任重道远[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1期
3 王明达;;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5期
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误区[J];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27期
5 潘武玲;;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意义和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6 马早明;;澳门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特色及存在的问题[J];教育与职业;2000年08期
7 仲耀黎;;制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因素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0年03期
8 唐克美;;面向21世纪发展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0年04期
9 王首程;;高等职业教育的运行环境仍待改善[J];教育与职业;2000年05期
10 黄骏;;瑞士的高等职业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玫谕;;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与社会生活导向关系浅析[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颜加斌;;高等职业教育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关系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徐文亮;;云南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探索[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孟丽涛;李庆芹;;改革开放30年,云南高等职业教育的回顾与展望[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赵文亮;;高等职业教育类型与层次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6 卢勤;宋国庆;孙连杰;;更新教学理念建设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7 刘源;;农林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的探索与实践[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周罗;;关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费的一些思考[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庞敦之;钟泽圣;鹿林;姚辉波;张波;张森;鞠秋文;刘来平;;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趋势与山东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A];决策与管理研究(2007-2008)——山东省软科学计划优秀成果汇编(第七册·下)[C];2009年
10 陈锋正;苗彦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探析[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李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职业教育实践[N];甘肃日报;2008年
2 孙前;淄博市政协建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联合日报;2011年
3 南昌师专副校长 吴龙 南昌师专图文信息中心副主任 赵彬;五个到位促进南昌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南昌日报;2011年
4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林升乐;高等职业教育要重视高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海磬;搭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立交桥”[N];光明日报;2013年
6 记者 任秋菊;市政协视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N];丹东日报;2013年
7 ;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N];河北日报;2013年
8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所长 顾坤华;“层次”之痛困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3年
9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 何刚 孙智宏 河北省发改委 冯燕;以高质量就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N];河北经济日报;2013年
10 安康职业技术学院 王建安;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N];安康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良斋;高等职业教育多元化投资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2 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年
3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振如;北京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乔佩科;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发展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6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赵金昭;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与培养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肖化移;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付雪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鹏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多元化及其管理体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邓俊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严海鹰;中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涛;高等职业教育外部环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贾全华;高等职业教育的价值及营销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付玲;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卢聪;西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创新研究[D];西藏大学;2009年
10 袁江顺;基于“两型社会”背景下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6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526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