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阈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优化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7-07-31 00:04
本文关键词:哲学视阈下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优化的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哲学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为社会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职业能力的训练,高职院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国内大部分高职院校已初步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但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学”轻“工”等现象。本文拟从哲学认识论、实践论等观点深入讨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实施中理论和实践割裂、学与用分离、教与学脱节等问题,为高职院校探索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放思想。 本文分为四章,阐述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内涵及其所体现的哲学意蕴,分析、比较了国内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领悟其哲学启示,指出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并从哲学视阈对高职院校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思路。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体现了工学结合教育遵循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规律,突出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指出,当前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尊重内容的稳定性与形式的多元化,建立符合专业优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打造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研究充实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以哲学视阈回答了“为什么”工学结合,“如何更好”工学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哲学 高职院校 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1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4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8-10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2-13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13-14
- 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所体现的哲学意蕴14-20
- 2.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14-16
- 2.2 工学结合教育的哲学意蕴16-20
- 3 国内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哲学启示20-31
- 3.1 国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分析20-24
- 3.2 我国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24-29
- 3.3 启示29-31
- 4 我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31-34
- 4.1 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育观念消极影响31
- 4.2 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认知偏差31-32
- 4.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物质保障不到位32-34
- 5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实例分析及建议34-41
- 5.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典型案例分析34-38
- 5.2 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建议38-41
- 结论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修波;;高职学生错位就业状况调查分析[J];消费导刊;2007年09期
2 明立军;;探索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办学的新模式[J];辽宁高职学报;2006年05期
,本文编号:596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596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