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困境及化解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4 14:39
本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困境及化解机制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时期,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都离不开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然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完成百万扩招的目标,实现了规模性的复苏之后,并没有真正的摆脱生源困境。很多中职学校不仅生源的数量逐年减少,质量也有所下降,严重威胁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这与目前国家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及市场对技术工人的广泛需求呈现出矛盾的局面。是什么原因致使中职学校的生源困境迟迟得不到化解?如何完善生源困境化解机制的建设使中职学校能够健康发展?本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法与调查法,以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且对初中家长、学生、教师以及中职学校招生负责人、专业教师、毕业生进行访谈调查。问卷调查主要从中职学校在校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对中职学校的生源现状进行了研究。结合本研究者对历年来中职学校生源基本情况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所面临的主要生源困境包括生源数量逐年下降、质量有所下降、结构分布不平衡三个方面。运用访谈调查与文献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对生源困境现状进行分析,探究生源困境产生的原因,主要从传统文化、国家政策、教育结构以及学校自身发展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传统文化方面,“学而优则仕”、“士农工商”、“价值求同”等传统观念的影响是根本原因;国家制度方面,高中阶段的招生政策将中等职业学校被排在普通高中三批之后进行招生,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同时劳动力市场就业准入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与管理,使“人才高消费”现象盛行;教育结构方面,横向上各区域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模、学校布局以及资源分配都不够均衡;学校自身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专业设置缺乏创新、资源配置不够完善。最后通过分析中职学校生源困境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化解机制建设的建议: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提高招生市场的公平性,监督劳动就业准入制度的执行;构建教育结构调整机制,横向上平衡中等职业学校区域分布及资源配置,纵向上做好初中、中职、高职的有效衔接;创新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机制,明确办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优化专业设置与资源配置,完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近年来,随着劳动力市场“技工荒”现象的凸显,终身教育思想的深入人心,以及构建学习型社会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的提出,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正在慢慢的发生转变。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必须集结社会多方力量共同完善生源困境化解机制的建设,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生源困境 化解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7.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9
- (一) 选题背景8-10
- (二) 文献综述10-15
- (三) 研究目的与意义15
- (四) 研究内容与方法15-16
- (五) 研究理论基础16-17
- (六) 基本概念界定17-19
- 一、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历程及生源演变19-28
- (一) 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历程19-25
- 1. 改造与停滞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前19
- 2. 恢复与繁荣阶段:80年代至90年代初19-20
- 3. 衰落与低迷阶段:90年代中至21世纪初20-21
- 4. 调整与推进阶段:2002年至今21-25
- (二) 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演变25-28
- 1. 多层保障,生源数量、质量双保险(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25-26
- 2. 高校扩招,生源数量急剧下降(20世纪90年代中至21世纪初)26
- 3. 忽视质量,生源困境陷入恶性循环(2002年至今)26-27
- 4. 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呈多元化趋势27-28
- 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的表现形态28-32
- (一) 生源数量逐年减少28-30
- (二) 生源质量有所下降30-31
- (三) 生源结构分布不平衡31-32
- 三、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的原因分析32-43
- (一) 传统文化方面的原因32-34
- 1. “学而优则仕”的价值观32-33
- 2. “士农工商”的等级观33
- 3. “价值求同”的选择观33-34
- (二) 国家制度方面的原因34-36
- 1. 招生制度缺乏公平性34
- 2. 就业准入制度缺乏执行力34-36
- (三) 计划生育方面的原因36-37
- (四) 教育结构方面的原因37-40
- 1. 横向结构37-39
- (1) 区域间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模不够均衡37-38
- (2) 中等职业学校布局不够合理38
- (3) 中等职业学校资源分配不够均衡38-39
- 2. 纵向结构39-40
- (五) 学校自身方面的原因40-43
- 1. 目标定位不够明确40
- 2. 专业设置缺乏创新40-41
- 3. 资源配置不够完善41-43
- 四、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困境化解机制的构建43-52
- (一) 生源困境化解机制的内涵43
- (二) 构建生源困境化解机制的必要性43
- (三) 构建生源困境化解机制的有效措施43-52
- 1. 激励机制的创新43-44
- (1) 加强价值观的教育44
- (2)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舆论导向44
- 2. 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设44-46
- (1) 加强管理,规范招生秩序45
- (2) 做好评估,改革招生政策45-46
- (3) 加强监督,完善就业政策46
- 3. 健全教育结构调整机制建设46-48
- (1) 增加对口支援,实现资源优势互补46-47
- (2) 完善职业教育集团建设,提升中职学校竞争力47
- (3) 加强中、高职衔接:建立职业教育立交桥47-48
- 4. 完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机制建设48-52
- (1) 转变思想,明确目标定位48
- (2) 加强管理,提高教学质量48-49
- (3) 适应市场,调整专业设置49
- (4) 深化改革,创新办学模式49-52
- 结语52-53
- 参考文献53-57
- 附录157-60
- 附录260-6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2-63
- 致谢63-64
本文编号:673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673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