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学生社团建设问题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学生社团建设问题的研究
【摘要】:教育关乎国家和个人的命运,中职教育作为教育的其中一环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受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制约,作为中职院校的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在学生数量、学生质量上都处于较低水平。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构筑良好的校风学风,学院建立了学生社团。旨在利用第二课堂这一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为从业、创业奠定基础。学院建设学生社团的初衷虽好,可是学生社团的质量并未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大幅提高。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唐山劳动技师学院的学生社团在组织结构、管理制度、资源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已经成为学生社团建设发展的掣肘,以致影响到学院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加之,目前学界对中职生社团建设的理论研究非常少,才更彰显出中职生社团建设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唐山劳动技师学院的300名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反映出现阶段学院学生社团中确实存在机会分配不均、缺乏学习性、管理混乱、创新发展不足等现状,应用相关理论,从内外各要素入手;借助有力的组织保障,希望通过在唐山劳动技师学院中加以实践探索,使学生社团能充分的发挥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学院 学生社团 建设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15.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6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9
- 1.1.1 研究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9
- 1.2 研究内容与目标9-10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0-11
- 1.3.1 研究思路10
- 1.3.2 研究方法10-11
- 1.4 相关理论依据11-15
- 1.4.1 激励理论11
- 1.4.2 国外激励理论研究11-13
- 1.4.3 国内激励理论研究13-14
- 1.4.4 学生社团激励机制的模型构建14-15
- 1.5 论文结构15-16
- 第二章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学生社团的现状分析16-24
- 2.1 学院学生社团的基本情况16-18
- 2.2 问卷调查中的主要内容18-20
- 2.3 学生参加社团的原因与目的20-21
- 2.4 学生对社团活动影响力的评定21-22
- 2.5 学生参与社团的途径22
- 2.6 学生参与社团的时间22-24
- 第三章 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24-32
- 3.1 学院对学生社团管理制度不完善24-25
- 3.2 各类社团发展不均衡25-26
- 3.3 学院对学生社团支持奖励不够26-27
- 3.4 社团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27-28
- 3.5 社团发展目标不明确28-29
- 3.6 社团内部管理松散29
- 3.7 学生社团自身组织结构不合理29-32
- 第四章 改进学院学生社团建设的对策建议32-46
- 4.1 强化学院及团委对学生社团的指导35-37
- 4.1.1 加强学生社团管理制度建设35
- 4.1.2 加强教师的指导力量35-36
- 4.1.3 改善社团干部的选用36-37
- 4.1.4 加大对社团的扶持力度37
- 4.2 强化学生社团的自身建设37-40
- 4.2.1 明确各学生社团的定位与目标37-38
- 4.2.2 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激励措施38-39
- 4.2.3 完善社团管理制度39-40
- 4.2.4 完善社团的评价机制40
- 4.3 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组织保障40-42
- 4.3.1 加强领导重视程度40-41
- 4.3.2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41
- 4.3.3 形式多样的沟通交流41-42
- 4.4 学院强化学生社团建设的目标42-46
- 4.4.1 增强社团的凝聚力42-43
- 4.4.2 提高社团的竞争优势43-46
- 第五章 结论46-48
- 参考文献48-50
- 附录A50-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波;重视学生社团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2年03期
2 刘文菁;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路与方法[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陈泮成;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05年02期
4 刘文静;;谈大学生社团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10期
5 丁纯杰;;发挥高校“关工委”优势 促进学生社团建设[J];大众科技;2008年01期
6 张登高;戴荣四;;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建设浅探[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1期
7 余喜文;;高校学生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8 耿晓松;;论学生社团建设的问题和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0期
9 娄小明;;学生社团建设的六个“不怕”[J];中小学管理;2010年08期
10 江祥花;;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小鹏;;独立学院学生社团建设的文化内涵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2 邓茜;;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社团建设实践与浅思[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陆士桢;把大学生社团建设成为青年成长团体[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福军;维扬推“GDG”计划[N];扬州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燕;中职学生社团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鲁东大学;2016年
2 程钰铭;唐山劳动技师学院学生社团建设问题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3 修蕾;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现状及对策[D];鲁东大学;2013年
4 胡小兵;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吴东照;高职院校技能型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6 文菁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建设的项目化管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丁秋怡;大学生社团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雪梅;大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郭银亚;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10 任茜;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6764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67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