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1 07:49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不断扩招,规模不断壮大,师生关系成为了高职院校乃至当今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指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环境下,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发生的相互交往和联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关系构成。高职院校的职责不仅是传授知识和学习,更应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身心发展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对学校自身的竞争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选取某国家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为对象,通过对某高职院校在校师生做调查问卷的数据以及对教师、学生走访了解获得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得到:师生关系存在如沟通不够、认同感缺失,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和理解不够,教师的自身素质不高、教育观念不够等问题。本文认为造成某高职院校不和谐师生关系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学生参与意识不强,无法主动配合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学生没有树立乐学观念,无法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无法尊重、理解、信任教师;教师整体自身素质不高,传统教育观念强烈;高职院校教育体制、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在对高职院校师生关系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目标和原则,目标包括:构建“创造式”师生关系、“互动式”师生关系、“伙伴式”师生关系。原则包括:民主平等,尊重理解、互助合作等。基于以上,结合本人在某高职院校多年从事一线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归纳出关于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具体策略,希望能够解决现阶段高职院校内不和谐的师生关系,达到双方和谐相处、相互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 师生关系 和谐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5.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9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2.1 研究目的10
- 1.2.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1-14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1-12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2-13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3-14
- 1.4 理论依据14-15
- 1.4.1 师生关系研究模式理论14
- 1.4.2 师生关系角色定位理论14-15
- 1.4.3 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发展理论15
- 1.5 研究内容15-16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16-17
- 1.6.1 研究思路16
- 1.6.2 研究方法16-17
- 1.7 研究创新点17-19
- 第二章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意义19-23
- 2.1 和谐师生关系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19-20
- 2.1.1 有助于满足学生学习知识技能19
- 2.1.2 有助于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19-20
- 2.2 和谐师生关系满足学校建设需要20-21
- 2.2.1 有助于打造和谐校园20
- 2.2.2 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20
- 2.2.3 有利于职业教育可持续性发展20-21
- 2.2.4 满足教育改革发展的现实需要21
- 2.3 和谐师生关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21-23
- 2.3.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21-22
- 2.3.2 有利于实现科教兴国战略22
- 2.3.3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22-23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的现状及问题23-30
- 3.1 师生关系调查分析—学生篇23-25
- 3.1.1 调研学生基本情况23
- 3.1.2 调研数据分析23-25
- 3.2 教师对师生关系认识的调查分析25-27
- 3.2.1 调研教师基本情况25
- 3.2.2 调研数据分析25-27
- 3.3 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27-30
- 3.3.1 师生交往意愿明显,但沟通频度不高,认同感缺失27-28
- 3.3.2 学生整体素质不高,教师教学方式陈旧单一28-29
- 3.3.3 学校管理机制存在缺陷29-30
- 第四章 高职院校现存师生关系的原因分析30-34
- 4.1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不和谐的原因分析之——学生方面30-31
- 4.1.1 缺失自信心,,学习习惯差30-31
- 4.1.2 无法尊重、理解、信任老师31
- 4.2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不和谐原因分析之——教师方面31-32
- 4.2.1 自身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31
- 4.2.2 教师传统的教育观念需要改变31-32
- 4.3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不和谐原因分析之——学校方面32-34
- 4.3.1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体系束缚着师生关系32
- 4.3.2 学校自身机制阻碍着和谐师生关系32
- 4.3.3 学校的办学理念削弱了和谐师生关系32-33
- 4.3.4 学校的教学模式疏远了师生关系33-34
- 第五章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策略34-42
- 5.1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目标34-35
- 5.1.1 构建“创造式”师生关系34
- 5.1.2 构建“互动式”师生关系34-35
- 5.1.3 构建“伙伴式”师生关系35
- 5.2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原则35-36
- 5.2.1 民主平等原则35-36
- 5.2.2 尊重理解原则36
- 5.2.3 互助合作原则36
- 5.3 高职院校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具体途径36-42
- 5.3.1 建立新型的平等互助的师生交往模式37
- 5.3.2 教师应提升职业素养37-38
- 5.3.3 学生应发挥主体能动性38-39
- 5.3.4 学校应与时俱进、创新改革39-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附录46-51
-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调查—学生篇46-48
-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调查—教师篇48-51
- 致谢51-52
- 作者简介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家弘,钟先权;浅议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02期
2 徐洁;民主、平等、对话:21世纪师生关系的理性构想[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12期
3 周大平;以学生为中心调整师生关系[J];w挛胖芸
本文编号:952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95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