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的实践效果研究
本文关键词:在学校改革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提供的启示与经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广西师范大学》 2013年
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的实践效果研究
林桂英
【摘要】:2012年秋季学期,广西已经正式实行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在这场改革活动中,一线的中学生物教师作为承担中学生物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是生物新课程改革的最终实践者,也是推动其顺利开展的核心力量。因而,要保证广西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得以顺利实施,就必须要对这些一线的教师进行全员培训。但是实行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后,生物教学工作量增加了,很多学校正处于师资紧缺的状态,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因此不可能长期脱离工作岗位接受培训。这就导致了培训需要与教学工作之间的矛盾,那究竟什么样的培训模式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现状呢?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笔者开始大量研读与教师培训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开始关注身边的教师培训。 在精心研读文献资料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师培训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活动为中心、具有实践导向性的培训模式,目前在教育技术类的教师培训活动中表现出很强的实用性。它在中学生物教师培训中运用的效果如何?它能否满足当前广西新课程改革的培训需要?为了了解这些情况,笔者决定从实践的角度对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进行研究。而桂林市教科所开展的以“活动为中心”,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科学探究课题任务促进教师培训效果的课题活动,即为本研究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研究契机。为了了解此次课题活动的效果,笔者认真研读与教师培训效果评估相关和与科学探究能力评定相关的文献资料,编制中学生生物科学探究能力评定表、中学生物教师科学探究能力培训实践调查问卷以及访谈提纲,采用现场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调查研究。 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桂林教科所开展的本次课题活动具有以下4个优势。首先,它以完成一项探究课题作为促进培训效果的任务,亦即将任务作为培训知识的载体,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加强学习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的问题;其次,它让教师回到工作岗位上完成课题任务,很好地落实了培训学习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宗旨;再次,课题任务促使培训效果具有较好的时效性,“可见度”高;最后,课题任务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参训教师个性化的需要。这些优势恰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广西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学生物教师培训与教学工作相矛盾的难题。基于该课题活动显现出来的优势,笔者对该课题活动的流程进行总结归纳,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模式。该培训模式的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将教师培训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教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不仅能够实现理论回归实践的培训目标,解决以往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的问题,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师资紧缺状态下教师培训与教学工作相冲突的难题,为省内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91;G63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长发;外国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例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1999年S1期
2 王文彦;安宝生;;新论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阶段的划分[J];继续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3 刘红;;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4 高枫,蒋梅兰;成就动机理论在中学生物教师培训中的运用[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5 赵中建;国际教育大会第45届会议的建议[J];外国教育资料;1997年06期
6 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特征[J];外国教育资料;1999年01期
7 黄汉杰;;外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J];外国教育研究;1991年04期
8 汪逸新;胡晓源;;积木模式——基于任务驱动的教育技术培训方法探微[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9 刘健智;李兰;;近十年来美英法日澳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J];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09期
10 叶澜;在学校改革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提供的启示与经验[J];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芳;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评定[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燕;贾凌昌;;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换问题的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刘玲;;语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初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3 李国庆;;从实用主义德育理论到品格教育——美国道德教育理论的演变[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单中惠;;福禄培尔游戏理论新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赵丹;窦琴;;农科学生英语课堂上的母语依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6 胡靖;;马克思主义视阈中的学校德育观转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周桂英,戴林;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探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吴良美;;电磁场与波课堂教学方法浅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翠萍;;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性[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10 叶兴;;高职英语专业新型实训模式探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芳;聂金全;李卫国;;浅析人本主义教育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发展上的作用[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胡心怡;王虹英;耿梅芳;张驰;;焦点解决短期疗法在深度辅导中的应用与思考[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胡硕兵;;红色资源在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培训中的运用探讨[A];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胡芬玲;;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5 ;漫谈文化、教育与个体发展——《萨摩亚人的成年》引发的思考[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要振生;;略论杜威的素质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陈瑶;洪明;;葛雷学校留给我们的思考[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9 邹明;;利用网络学习英语[A];跨入新世纪——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之路[C];2005年
10 崔小虹;;将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A];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及协作委员会2010年全体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薄振杰;中国高校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志刚;语文教育文化传播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宋秋英;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教学论本土化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远芳;运用认知方法网络结构图对高三立体几何复习课的研究与实践[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宇航;网络课程学习过程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任丹;小学教师培训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华丽;初中生道德情感的理论分析及培养途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何淼;中学生反思性数学学习现状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林丽;小学教师自我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夏伟;广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非学历培训的研究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王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站可持续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旭东;国外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和认可制度[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3期
2 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3 张倩苇,张敏;美国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动态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4 洪明;英国教师教育的变革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6 张贵新;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阶段与走向[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1期
7 陈东;试论现代化教学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的培训[J];电化教育研究;2000年12期
8 姚蕾,吴星,何永红,徐道宏;关于高一学生化学探究能力的调查及思考——高中化学课程探究性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研究课题初报[J];化学教育;2004年07期
9 黎又嘉;;日本教育投资及其来源结构研究[J];法制与经济(下旬刊);2008年10期
10 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宋晓梦;[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智敏;在物理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蒋媛媛;1978年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研究——价值观念的变迁及其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楠;中学生物教科书中科学探究能力训练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侯晓静;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模型的建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于惠玲;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鲁媛媛;硕士生导师综合素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7 王秀燕;对物理课堂中的科学探究进行表现性评价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翠芳;探究学习中实施活动表现评价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雷震;使用新实验教材以后高中学生化学探究学习能力的评价[D];广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生物教师应如何面对新课改[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教研版);2006年05期
2 ;生物学教师座談会得到了什么收获——福建省中学生物教师座談会紀要[J];生物学教学;1958年03期
3 张铭新;;开展多种活动 加强生物教学——各地暑期活动简报[J];生物学通报;1980年03期
4 王世维;;也谈中学生物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的问题[J];生物学教学;1960年02期
5 谭维之;张汉垣;徐明惠;方明;;探索中学生物教师搞科研的道路[J];生物学通报;1986年11期
6 马国芳;刘丽杰;;论中学生物教师的素质与培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7 周建荣;;当前中学生物教师教学困惑与分析[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8 周续莲;马兰花;;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考试周刊;2008年48期
9 张毓芳;;广东省教育厅举办第三期中学生物教师农业生产知识进修班[J];生物学通报;1956年10期
10 张红梅;范旭阳;;中学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保护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放思想 务实创新 不懈探索教师培训特色之路[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2 ;加强校本研修力度 提高教师培训的实效性[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3 ;狠抓基础 加大力度 全面提高教师培训质量[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4 ;加强基地建设 搞好教师培训[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5 ;冀中田野吐新绿,乡土培训结硕果——教师培训和校本研修及管理方式探究[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6 ;从培训机制建设入手 积极探索教师培训新模式[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7 ;增强教师培训实效性 促进教师自主成长[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8 庞丽娟;;对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及师范院校自身特点的思考[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9 ;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 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在教师培训中主阵地作用[A];河北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与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10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10年
10 马索非;;关于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问题的探讨——北京地区13所民办幼儿园教师培训的个案研究摘要[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晋玉;[N];中国教师报;2008年
2 文县教师进修学校 蒋福荀;[N];甘肃日报;2009年
3 何 韧 邹永清;[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王金红;[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5年
5 江苏教育学院 徐群;[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宋艺娥 安树芝;[N];中国教师报;2006年
7 特约记者 刘安勇;[N];自贡日报;2009年
8 东台市安丰镇小学 吴锡龙;[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8年
9 通讯员 曹奕;[N];江苏教育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苏军;[N];文汇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玺丹;教育转型期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詹青龙;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秦磊;农村教师培训实效性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马敏;PCK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马萌;面向教师需求的教师及时培训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颖;从自在到自觉[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玉秋;对我国中小学教师生存状态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生;混合式学习环境下基于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晓宇;英国师范教育机构的转型:历史视野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桂英;基于任务驱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训的实践效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2 黄孝玉;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培训实效性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永平;参与式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英;参与式教师培训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5 宋桂芬;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齐倩楠;县级教师培训实效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侯晓倩;参与式扫盲教师培训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刘晓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模式研究与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9 华珍珍;教师培训之教师“存在”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李玲;中学生物教师科学素养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在学校改革实践中造就新型教师──《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提供的启示与经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75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57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