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调查及伦理学探讨

发布时间:2018-03-23 21:54

  本文选题:学龄前 切入点:留守儿童 出处:《中国医学伦理学》2015年05期


【摘要】: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相关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山东省2个县646例学龄前留守儿童,利用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较高,其影响因素为是否独生子女、监护类型、是否挑食以及儿童能否自己避开危险。结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两周患病率较非留守儿童高,这将引起儿童身体健康问题及相关伦理学问题,因此,应进行相关健康干预,提高学龄前留守儿童健康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two-week prevalence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646 pre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2 coun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and investigated by self-mad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rural preschool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two weeks was higher,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whether the only child was the only child, the type of guardianship. Conclusion the two-week prevalence rate of rural pre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 which will lead to children's health problems and related ethical problems, therefore, relevant health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pre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事业管理与妇幼卫生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202225
【分类号】:G617;R1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冷玲;;留守儿童身心现状研究及改善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36期

2 赵春琪;;运动干预对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3年15期

3 蒋怀滨;杨秀清;林良章;;留守儿童人格特征与应付方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12期

4 殷秀芝;钟勇;;儿科医患关系和谐途径探索[J];医学与哲学(B);2012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艳婷;留守儿童现象的伦理思考[D];重庆师范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福泉;苏虹;;某农村地区留守儿童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2 王永娟;沈汪兵;刘国雄;袁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李姣;屈艺;母得志;;浅谈儿科研究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3期

4 陈孜;卢溪;何骢;陆阳;杨曦;;早期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7期

5 石茹;;患儿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3年30期

6 陈红艳;梁彦红;唐占锋;;论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格特征与应对方式[J];商洛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7 赵苗苗;孟庆跃;李慧;李军;李林贵;王翠丽;Stephen Nicholas;;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2年03期

8 贾文华;;河南农村留守初中生人格特征的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22期

9 贾文华;;农村留守儿童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适应性关系[J];心理科学;2012年01期

10 钟倩红;王峰娟;李晓珍;陈青山;;大学生人格特征与自尊及应对方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丽丽;留守儿童的应对方式、人格特征及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2年

2 雷爱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体育干预的实验研究[D];吉首大学;2014年

3 余学;宁夏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现状及干预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4 毕超;运动干预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心理健康影响的实验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玉娜;孙玉艳;;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7期

2 何玲玲;;新形势下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7期

3 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J];现代农业科技;2007年11期

4 蒋平;;从学习习惯不良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之困惑[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唐红明;;农村留守儿童体育教育边缘化现象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7 李翠英;;农村外出务工父母与留守子女沟通频率对子女行为的影响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8 王小果;;关于农村留守儿童道德品质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9 蔡君;弱势群体更需要道德的关怀[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10 李萍;;农村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学珍;[N];中国妇女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李陈续;[N];光明日报;2002年

3 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 徐永光;[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孟凡平;伦理学视野中的社会弱者[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富东;农民工家庭伦理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 赖相燕;农村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4 秦树文;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年

5 董惠娴;农村留守儿童道德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茜茜;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道德情感的状况及培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建军,李桂肖,任云霞;外科创新的伦理学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年04期

2 程焉平;人类优生的伦理学问题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年06期

3 Anne McLaren,汪开治;干细胞研究的伦理学和社会学思考[J];生物技术通报;2003年01期

4 王建明,徐飚,王理伟,华召来,周琴;肿瘤防治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J];中国肿瘤;2003年06期

5 程焉平;人类生殖与发育工程的伦理学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3年02期

6 Peter Singer,鲍贻倩;动物研究中的伦理学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年02期

7 裴雪涛,刘大庆;干细胞应用中的伦理学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27期

8 刘淮;诊疗活动中的伦理学问题[J];皮肤病与性病;2005年01期

9 王巍杰,贾晓冬;生物技术发展引发的伦理学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年02期

10 金平;刘海客;;英国专家就“干细胞的伦理学问题”与我刊进行行学术交流[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思仲;;当前遗传服务中的伦理学问题[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2 黄尚志;;医学遗传学服务中的伦理学问题[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3 梁尚栋;;行为性伤害反应动物模型及其伦理学问题[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赵秋民;;医学论文写作中的伦理学问题[A];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孔润年;;超越经验论和唯理论之对立:寻找伦理学的实践论依据[A];全国“经验主义与实用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银平;;医学科研中的伦理问题[A];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东;朱继业;;DCD的伦理学问题[A];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8 刘云;董晓静;胡丽娜;;辅助生殖技术(ART)对伦理学的挑战[A];中国性学会成立十周年首届中国性科学高级论坛论文汇编[C];2004年

9 马永慧;;国际干细胞、伦理学和法律联盟(Hinxton)指导委员会国际专家研讨会[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10 ;亚太儿科会议儿科大会在上海召开[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范小华;话说伦理学转型[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2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翟志宏;信仰的伦理学与新基础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陆志城;ISPOR及其伦理学规范[N];医药经济报;2003年

4 李海平;面向人类问题[N];湖北日报;2004年

5 张灿灿;艾滋防治有多重伦理标准[N];健康报;2004年

6 肖巍;人道、医道与临终关怀[N];中华读书报;2001年

7 肖巍;落日余晖中的温煦[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英国 E.F.舒马赫;教育的本质是什么[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王春水;流感大流行应对中公共卫生伦理学问题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刘闵;基于人群的生物信息库—伦理学视角[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3 刘艳春;“美德即知识”命题的理解与辨析[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655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655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4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