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生存质量和安全感的劳工因素分析
本文选题:生活质量 切入点:职业满意 出处:《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3期
【摘要】:目的探讨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幼儿教师生存质量满意度、安全感的影响,为维护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和安全感量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河北省11所幼儿园437名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正式工的心理状况、社会关系、生存质量满意度显著高于临时工,低工作强度幼儿教师社会关系满意度显著高于其他工作强度的教师。劳动合同关系和工作强度对环境状况满意度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工作强度低和较低的正式工环境状况满意度高于临时工,工作强度较高和高的临时工环境状况满意度高于正式工。正式工安全感的确定控制感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临时工,低工作强度教师安全感总分显著高于较高工作强度教师。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abor contract relationship and work intensity on the satisfaction and security of preschool teachers'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quality of Life scale and the sense of Security scale were used to maintain the mental health of preschool teachers. 437 teachers in 11 kindergartens in Hebei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mental condition, social relationship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formal worker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emporary workers. The social satisfaction of teachers with low work intens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eachers with other job intensities. There was interaction between labor contract relationship and work intensity on the satisfaction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the formal degree of low work intensity and low work intensity. The satisfaction of working environmen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emporary workers. The scores of deterministic control factors of formal job securit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emporary workers, and the total score of low work intensity teachers' securit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higher job intensity teachers.
【作者单位】: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余欣欣,李萍;广西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2 卢长娥;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丛中,安莉娟;安全感量表的初步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小远;俞守义;赵久波;李建明;肖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和素质的对照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2 韩凤娟;李斌;马建国;;高师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04期
3 郑名;贫困农村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特征与相关因素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胡发稳,李丽菊,刀福东;边疆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特点研究[J];教育探索;2005年05期
5 陈世民;韩凤娟;李斌;;高师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6年05期
6 王艳芝;王欣;孟海英;;收入状况对幼儿教师安全感、社会支持生存质量及幸福感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02期
7 王艳芝;李素英;;幼儿园教师的社会支持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0期
8 卢长娥;我国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研究述评[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刘亭;陈朴;曾宾;;幼儿教师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7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娴;多元智力的实证研究与物理教学的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彦章;重庆市摩托车事故特点及心理影响因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牛宏俐;基于SERVQUAL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魏燕;幼儿教师心理素质基本结构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杨元花;初中生安全感发展的家庭动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延伟;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张喜转;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初编及调查[D];郑州大学;2006年
6 徐文婕;大学生对老年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测量与比较[D];郑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福兰,邢少颖;维护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的若干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02年Z1期
2 邱莲;125名民办幼儿园园长SCL—90评定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1期
3 余欣欣,李萍;广西幼儿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4 邱莲;幼儿园园长心理健康水平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5 王才康,杨宁;幼儿教师自我效能感与焦虑水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6 杨宏飞,杨依兰;幼儿教师SCL-90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年04期
7 毛荣建 ,顾新荣;河北农村幼儿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12期
8 沈学武,赵长银,顾克健,黄振英,段泉泉,耿德勤;神经症不安全感心理特点初步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年02期
9 丛中,高文凤;自我接纳问卷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检验[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9年01期
10 安莉娟,丛中;安全感研究述评[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华荣;;试论生产力对人口质量的制约性[J];西北人口;1980年02期
2 齐恩;于汛;;经济增长与生活质量[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6期
3 潘科夫;蔡振扬;;社会民主派关于生活质量的观念[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12期
4 林南,王玲,潘允康,袁国华;生活质量的结构与指标——1985年天津千户户卷调查资料分析[J];社会学研究;1987年06期
5 K.苏斯耐 ,G.A.费舍 ,唐仲勋;“生活质量”的社会学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1987年10期
6 夏邦新 ,王翠云;现代化建设需要家政学——首届家政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社会;1987年02期
7 别斯图热夫-拉达;罗长海;;生活方式的预测和改善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7年02期
8 叶乃滋;老年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特殊教育[J];中国老年学杂志;1988年05期
9 王成岐;生活质量测定方法[J];统计研究;1989年02期
10 周正三;;山东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社会发展水平居全国第十六位[J];东岳论丛;198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区丽明;许俭兴;;颅脑外伤后综合征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康复医学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李志伟;邢继平;佟新;李金月;谢秋幼;王丽清;王著军;;烧伤治疗与生活质量[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3 汪敏;陆树良;姜蒙丽;张勤;向军;廖镇江;史济湘;;中小面积烧伤病人社会期生活质量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4 李志伟;邢继平;王著军;佟新;李金月;谢秋幼;王丽清;;烧伤治疗与生活质量[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烧伤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1997年
5 冯娟;;概说口腔美容新方法[A];东南亚地区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8年
6 胡宝萍;;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特点分析[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复苏、灾害、中毒专业联合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1999年
7 许均黎;;“强心Ⅱ号”改善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气及生活质量[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孙仕友;张培琰;姜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初步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叶新梅;张振路;郭少云;罗凝香;;健康教育对肠造口人生活质量的影响[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10 张雯;陈文华;吴卫青;郝立爽;郁鄢鄢;;医疗体操对缓解期COPD患者康复疗效探讨[A];中国康复医学会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暨心脑血管病康复研讨班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省“五普”办;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哪些特点[N];安徽日报;2000年
2 高小贤;摆脱贫困与疾病的忧烦[N];中国妇女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张晴;男性之“隐”始被关注[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中国老龄协会 王s,
本文编号:16565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656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