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低龄幼儿超前入学的教育状况分析和引导

发布时间:2018-03-30 00:09

  本文选题:低龄幼儿 切入点:超前入学 出处:《时代教育》2012年12期


【摘要】:目前我国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有一批家长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在幼儿还不具备上学年龄时,就提前将幼儿送入幼儿园,我们称这种现象为超前入学。本文通过对低龄幼儿超前入学现象的调查分析,认为对于幼儿超前入学问题,应给予正确的引导,防止幼儿超前入学中的教育不到位,避免给幼儿成长带来的困扰。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our country. A number of parents, out of various considerations, send their children to kindergartens in advance before they have the age to go to school.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young children in advance of school, we think that we should give correct guidance to the problem of children ahead of school, so as to prevent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 from failing to enter school ahead of time. Avoid the trouble that brings to the young child's growth.
【作者单位】: 河北省直第二幼儿园;
【分类号】:G6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高佳;;我国早教机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09期

2 吴新颖;卢莉娅;;应重视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3 佘翠花;;依恋类型理论对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启示[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晓飞;黄超;谢冯;;常州市区早期教育培训市场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年08期

2 张彩丽;;许昌市区早教机构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文学家;2011年01期

3 刘黎微;;低龄幼儿超前入学的教育状况分析和引导[J];上海教育科研;2011年04期

4 陈国桃;董丽娜;;85例婴儿神经心理行为干预后的发育探讨[J];护理研究;2012年15期

5 陈芝蓉;周娴雅;雷湘竹;;关于早教机构服务推广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王丽莉;张敏竹;;0~3岁婴幼儿早教机构指导服务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江苏省张家港市为例[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2年12期

7 赵宜君;;缓解新入园幼儿分离焦虑的有效策略[J];家庭与家教(现代幼教);2009年12期

8 刘睿;;启蒙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9 翁玉婷;王云霞;;儿童分离性焦虑障碍的研究述评[J];中国校外教育;2011年08期

10 何彩平;;从家庭需求看上海市0~3岁早教服务[J];幼儿教育;2011年1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姜新新;呼和浩特市早教中心发展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2 徐粉;传统节日启蒙教育对幼儿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汪晓军;私立亲子教育机构中家长参与的现状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钱学雄;人从众社区网络创业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迎春;;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问题研究述评[J];求实;2007年01期

2 徐海玲;早教教师的历史使命[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3期

3 陈燕惠,陈达光,陈珊,王勇,陈景云,程贤芬,郑浩;婴儿早期教育实验研究[J];中国优生优育;1998年02期

4 陈科,周剑峰,柴建农,刘喜梅,盛越峰;0岁~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现况网上问卷调查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6期

5 罗增让;儿童分离焦虑的发展变化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4期

6 曹荣誉;加强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教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4期

7 吴新颖,何长山;构建学前教育德育评价体系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4期

8 赵初元;;浅谈加强幼儿责任心教育[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Z1期

9 朱毓琴;培养非智力因素是幼小衔接的着眼点[J];学前教育研究;1995年03期

10 刘莉,张峰;影响婴幼儿发育商相关因素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杨宏伟;李惠超;;大学校园弘扬先进网络文化的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王苏鹤;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剖析及其教育引导[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3 姚莉娜;;高职学生的恋爱心理及教育引导[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周瑜玲;;当代价值取向教育的探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潘顺;;反传销与大学生公共秩序意识的提高[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2期

6 刘宝;吴晓燕;;高职院校学生课余生活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黄锋;;间接教育法:让教育自然而有效[J];中华家教;2008年10期

8 廖旺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几点思考[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孔国庆;王刚;;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析[J];商业经济;2011年10期

10 金秀凤;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华;;大学生嫉妒心理教育引导之体会[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2 袁高鹏;;构筑山西青年的创新人格 促进山西和谐社会的发展[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田红;;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教育引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侯水先;文国模;王永刚;;对“留守儿童”教育引导的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5 蓝春雨;;情感的迸发的一瞬间[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6 贾志毅;;完善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A];“创新领导科学 增强执政能力”座谈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李虎林;;发挥优势 注重实践 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7年

8 李雪萍;;浅析步人成年期孤残儿心理状况与社会活动的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9 于衍斌;;抓住改制机遇 激发企业活力[A];全国县镇供水企业改革改制信息交流大会资料汇编[C];2004年

10 ;建立社区楼栋关工委为“五老”发挥余热构建平台[A];第十三次全国部分城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研讨会材料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王湫弘 张欢迎 张俊英;大城:“教育引导”培育新农民[N];廊坊日报;2010年

2 广东保监局纪委;强化教育引导 夯实思想基础 保障和服务中心工作[N];中国保险报;2011年

3 刘鼎兴;思想构成与教育引导[N];解放军报;2009年

4 记者 李志宏;做好教育引导工作 确保学校安全稳定[N];喀什日报(汉);2009年

5 中共河北省大城县委书记 高树民;抓好教育引导 培育新型农民[N];人民日报;2011年

6 赵蓓蓓;教育生态影响中国未来[N];人民日报;2010年

7 本报评论员;教育引导要与时俱进[N];山西日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贾彦文;倾情教育 拒绝平庸[N];渭南日报;2011年

9 牛何松 特约记者 成五虎 记者 屈宏太;山西总队二支队加强对考生教育引导工作[N];人民武警;2004年

10 孙林美 记者 薛庆元;从五方面做实消费教育引导工作[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宝敏;儿童网络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王柏棣;个体理想形成过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徐宝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媒体密切党群关系初探[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王少萍;青年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成;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红志;当前农民政治心理问题及其教育引导[D];长安大学;2008年

2 孙钦泉;大学生网络游戏现象研究与教育引导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姝;论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教育引导[D];西南大学;2006年

4 王希鹏;大学生网络迷恋现象及教育引导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跃红;我国青少年偶像崇拜现象与教育引导[D];河南大学;2007年

6 严丹;大学生网络行为特征及教育引导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7 李岩松;高中生QQ群、贴吧存在问题及教育引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茉;当代青少年生命价值观的问题分析与教育引导[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明书;用邓小平的义利观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石梅;文艺思潮及其网络化与青年受众的教育引导[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834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6834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f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