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儿童社会化发展中家庭要素的优化与提升

发布时间:2019-05-18 12:20
【摘要】: 人的社会化发展需要一生的时间,而儿童时期的社会化发展是一生社会化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家庭而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家庭成员的素质以及由此创设的家庭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质量是推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因而,优化和提升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家庭要素是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进程的首要工作。
[Abstract]:The socialize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akes a lifetime, and the socialized development of childhood is the key period of lifelong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the fami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quality of family members, the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family educa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to promote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Therefore, optimizing and promoting the family elements of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primary task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分类号】:G61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欧阳丽,罗金彪;试析现代家庭教育重心位移的价值取向[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风笑天;独生子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及其结果[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长好,邹泓;依恋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2 许有云;儿童心理理论与儿童道德发展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宗韵;清代徽商家庭教育个案研究——以《先府君行述》为考察的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4 李爱华;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5 陈雁飞,胡峰光,代浩然;中小学生的体育态度、行为与家长体育素养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2期

6 辛世敏,郝春东;儿童自我概念与学业成就关系的研究综述[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7 彭勇;;基于体育隐蔽课程的多元文化传递价值认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9 王建新,刘兰花,褚会英;不同类型家庭中学生行为问题状况调查[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10 魏伟;STS教育的文化整合战略分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男星;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冯夏婷;关于3-7岁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状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郭长江;中国近现代科学教育变革的文化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继荣;高等学校合并重组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璇;国外儿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蒋强;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曦;成都高新区离异单亲家庭普高生的家庭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旺;“家长参与子女教育”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美萍;父母教养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权威观/行为自主期望与亲子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谷传华;小学生欺负与人格倾向关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窦刚;11-18岁学生性格的结构和类型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文权;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郝玉章,风笑天;中学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现状——对湖北省五市镇593名中学生的调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7年08期

2 苏颂兴;上海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问题[J];学术季刊;1997年02期

3 万传文,范存仁,林国彬;五岁至七岁独生和非独生子女某些个性特征的比较及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学报;1984年04期

4 焦书兰,纪桂萍,荆其诚;独生与非独生儿童认知发展的比较研究(广州市)[J];心理学报;199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连英;赵如;;家庭教育中早期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2 吴素慧;;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新方式:母亲会所[J];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3 刘静;郭志斌;张辛铃;;论体育游戏在学前残疾儿童家庭教育中的具体实施[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4 陈芝兰;;手拉手撑起成长的天空[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5 李红云;;浅谈“00后”幼儿的教育[J];学周刊;2011年24期

6 叶子;;聚焦男孩教育[J];幼儿教育;2011年08期

7 顾舒艳;;浅谈游戏化语言在小班幼儿活动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1年09期

8 杨翠美;兔果果;;家庭教育中培养有“好人缘”的孩子[J];启蒙(3-7岁);2011年09期

9 刘风兰;;浅谈家庭幼儿园社会德育之互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8期

10 孙杰明;;试论邓颖超的儿童教育思想[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段维荣;;全日制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2 李雯;李莉;孙建华;;试论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摘要[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尹文利;;幼儿园教育如何与家庭教育相结合[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施建霞;;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语言的影响[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5 王朝霞;;家庭教育中如何满足幼儿对科学的探索欲[A];科学素质培养的实践和探索[C];2009年

6 张俊丽;;搞好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7 叶向荣;;办好家长学校,促进幼儿健康发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北卷)[C];2012年

8 倪慧渊;;幼儿园利用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开展幼儿教育活动的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9 张景艳;;抓好幼儿时期的家庭美德养成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10 徐爱萍;;家园共育科技花——让幼儿科技活动进入家庭指导策略的研究[A];创新在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京市鼓楼区凤凰幼儿园 王丽;利用家长资源 促进家园互动[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李金花 作者单位 凉州区共和街小学;小学生家庭教育点滴谈[N];武威日报;2005年

3 ;幼教,为儿童社会化与品质培养奠基[N];中国教育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钮怿;奢侈教育能培养天才儿童?[N];文汇报;2006年

5 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黄晴宜;创新发展家庭教育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N];中国妇女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冯舒玲;良好的习惯 成功的基石[N];宁夏日报;2008年

7 记者 陈广琳 通讯员 谢璧联 彭菲;第二届“育儿讲堂”受热捧[N];深圳商报;2010年

8 徐晟睿 郑晓烨;香坊成立人口早教中心[N];哈尔滨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段晨澄;早教乱象引人忧[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时敏燕;让家长和学校成为教育共同体[N];无锡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佳;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丽娜;5~6岁幼儿对“家”的理解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2 赵婷;幼儿美术教育研究幼儿美术读物的使用方法—亲子阅读[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光荣;3~6岁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4 林倩;幼儿情感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杜丽;重庆市流动幼儿教育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谢英军;促进儿童社会化的游戏型课件的设计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7 金锦秀;武昌区幼儿园为社区儿童早期教育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廖华波;亲子培训对儿童幼儿园适应的影响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年

9 戴军;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侯爱民;关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及相关教育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799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4799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8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