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20 15:53
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是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的发展,促进幼儿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的良好发展。然而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近年来涌现出很多问题,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作为五大领域课程之一,一直处在被边缘化的境地,在社会“功利主义”和“唯智主义”的思想导向下,幼儿园、教师及家长普遍重视科学、语言、艺术等领域的学习,忽视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进而忽视了“完人”的培养。就课程本身而言,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的目标比较注重存在着重知识、轻情感和行为的倾向,课程的内容没有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课程的实施方式更多是将儿童禁锢在班级里进行集体讲授,而没有真正的带儿童走进生活、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评价没有兼顾到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课程评价仍然以教师评价为主,评价的内容比较刻板。我们反观这些问题,发现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今天所面临的困境很大程度上由“科学主义”的学科倾向导致。如何跳脱这种困境我们必须尝试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近年来,生态学的研究不断完善,在学科发展上,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相融合发展出了教育生态学、人类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相关学科,将生态观引入课程研究是80年代中期以后课程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用生态学的思维去审视当前学科当中存在的问题逐渐成为一种研究趋势。生态学讲求以联系、动态、发展、平衡、和谐的观点去审视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为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笔者以此为契机,试图从生态学的视角找寻解决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的方法和思路,以确保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更加良性的发展,从而推动幼儿知、情、意、行等品质的和谐发展,促进“完人”的培养,以更加有效的方式保障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笔者尝试运用文献分析法、观察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深入幼儿园一线对目前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并试图从生态学的角度找寻问题解决的策略。第一章主要阐述了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的概念、特征及其价值。本研究认为,生态式社会教育课程是一种集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于一身的课程,它关注幼儿的差异性和可持续性发展,通过社会教育课程使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自我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共生、互相补偿、相互联系、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使人的自然性、社会性、主体性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使幼儿的知情意行等社会性品质得到和谐发展,课程以一种更加动态和开放的形式开展,课程评价的最终落脚点要促进儿童个体、社会和社会教育课程本身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二章阐述了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的发展现状以及归因分析。笔者通过对幼儿园教学现场的观察、对幼儿教师的访谈发现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在地位上被边缘化了;其次,从幼儿园到幼儿教师到家庭到社区均存在社会教育生态学理念不足的问题;最后从课程的几要素分析,社会教育目标全面性不足、内容融合性不足、实施开放性不足、评价可持续发展性不足。最后笔者从生态学的视角出发,对以上现象进行归因分析,归因的几个方面主要有:“功利主义”和“唯智主义”思想导向的影响、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特殊性、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生态学素养的缺乏。第三章根据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目前所存在的问题,笔者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策略。首先,在地位上,必须重新确立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在五大领域课程系统中的生态位;其次加速观念的转变,转变幼儿园和教师、家庭和社区两大主体的社会教育理念,树立生态学社会教育理念;课程要素方面,增强课程目标的全面整体性、增强课程内容的联系融通性、增强课程实施的多元开放性、增强课程评价的可持续发展性。从地位、观念、课程内部进行努力尝试,争取保障幼儿园社会教育课程良性发展,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12
【部分图文】:
变的环境中,其生活环境不仅包括那些与他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而且也包括那些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休伊特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生态学理论模型,以儿童为同心圆中心建立了生态系统模型图(见图1)。(1)微系统微系统是幼儿亲身参与、直接体验着的环境。与儿童相关联的微系统可以分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91648
【学位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12
【部分图文】:
变的环境中,其生活环境不仅包括那些与他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而且也包括那些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休伊特根据布朗芬布伦纳生态学理论模型,以儿童为同心圆中心建立了生态系统模型图(见图1)。(1)微系统微系统是幼儿亲身参与、直接体验着的环境。与儿童相关联的微系统可以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开莲;;幼儿园社会领域课程目标的国际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2 冯芳;刘晶波;;阿德勒社会性教育理论对我国幼儿社会性教育的启示[J];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3 毛文凤;;生态智慧与生态式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朱家雄;;从对科学主义的崇拜到主张学前教育走向生态——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11期
5 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态现状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6 朱家雄;;从生态学视野看学前教育[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6年04期
7 滕守尧;融合·生态式教育·智慧[J];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8 季燕;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观点看幼儿教师专业成长[J];南通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9 丁海东;当代学前教育的人文性缺失[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10 屠美如;; 以审美教育为中心的生态式教育[J];幼儿教育;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青青;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婕;从生态学视野看儿童的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何红丽;我国当今学前教育研究的生态取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916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891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