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7-05-01 05:05

  本文关键词: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的不断升温,海外汉语学习者的数量在日益增多,并呈现出了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海外幼儿园开设了汉语课程。在泰国,这一趋势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与已经形成了特定的适合泰国本土学习者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青少年和成人汉语教学相比,泰国幼儿汉语教学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都显得十分不足。如何结合泰国本土的实际情况以及幼儿的学习特点,采用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创设一些适合的幼儿汉语教学模式,以完善和推进泰国的幼儿汉语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本人赴泰国春蓬府华民公立学校幼儿园担任汉语教师的经历,以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第二语言习得、对外汉语教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设想。在10个月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笔者不断对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和完善,分析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提出了层级性、直观性、趣味性、重复性、情感激励五个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所应遵循的原则,总结了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选择与编排以及课堂教学的技巧,也介绍了一些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课堂活动。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本课题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和相关的研究综述,对目前学界在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以及泰国幼儿汉语教学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同时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有关“教学模式”相关理论,并且对泰国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其教学目标,分析了这种教学模式在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第三部分论述了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对这种教学模式的组织和实践过程进行了一个完整的描述。第四部分对本文作总结。
【关键词】:泰国 幼儿 汉语教学 小课时 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3.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引言8-12
  • (一) 选题背景8-9
  • (二) 选题意义9
  • (三) 研究综述9-11
  • 1、关于幼儿学习第二语言的研究9-10
  • 2、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研究10
  • 3、泰国幼儿汉语教学的现状及研究10-11
  • (四) 研究方法11-12
  • 二、泰国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概念界定及实现条件分析12-17
  • (一) 关于“教学模式”12
  • (二) 泰国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定义12-13
  • 1、概念界定12-13
  • 2、教学目标13
  • (三) 泰国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实现条件13-17
  • 1、泰国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13-14
  • (1) 关键期假说(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13
  • (2) 幼儿学习的特点13-14
  • 2、泰国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客观条件分析14-17
  • (1) 教师14
  • (2) 学生14-15
  • (3) 教学内容15
  • (4) 其他15-17
  • 三、泰国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组织与实践17-26
  • (一)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编排18-20
  • 1、选择与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关系紧密的内容18-19
  • 2、教学内容的编排19-20
  • (1) 严格控制词汇数量19
  • (2) 内容编排采取单元模式,同一主题的词汇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教学19
  • (3) 每个课时内所教内容难易结合19-20
  • (二) 课堂教学阶段20-21
  • 1、师生互致问候20-21
  • 2、复习检查21
  • 3、讲练新内容和巩固新内容21
  • (三) 课堂活动的选择21-23
  • 1、简单易懂22
  • 2、操作简便22
  • 3、全员参与22
  • 4、趣味性22-23
  • (五) 课后阶段23-24
  • (六) 教学的评价24-26
  • 四、结语26-27
  • 注释27-28
  • 参考文献28-29
  • 致谢29-30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袁柳;对泰幼儿汉语教学课堂活动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幼儿汉语小课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82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3382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d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