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中言意关系初探

发布时间:2014-08-13 11:18

  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言”主要指的是以文本中的书面文字语言为载体。承载着各种知识及其表达技巧或艺术,它指向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意”则是借助语言而得以传承送达的人类的各种思维、情感、思想、意志与人性等,所体现的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阅读课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直面“言”与“意”的关系处理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中通过对文本“言”与“意”的感知和感受。来体验文本、感悟文本、解读文本。

  一、通读:整体感知。因言得意感知,实际上是对文本感性的、整体直观的把握.它是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蓦然”猜度到的,也称为“初感”。初感往往是理解文本的主要依据。通读,是捕捉“初感”,感知文本、训练语感的最常用的方法.而朗读是通读文本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学生反复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就能深入体会文章的情感。一位教师执教《桂林山水》时,就是巧妙运用朗读来引领学生获得“初感”,从而因言得意来感知文本内容的。在悠扬的古乐曲声中,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同时让学生闭目静听,把自己想象成文本中的“我”。学生在听读中进入了课文所需的情感氛围。他们在这一特定的“情感环境”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逐步进入课文意境之中,进一步体验语言的感染力。这位教师“以读释言”.学生通过接收教师的解读信息.再动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体验等进行消化吸纳,接着教师抓住时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大胆展开联想,做到“情动而辞发”。这样,不仅使语感训练落到实处,能因言得意。而且在音乐韵律情境的催生下。实现了课文理解从“语境”到“意境”的突破.为对文本更高层次的理解、解读打好基础。

  二、品读:体验感受。因言识意感受是伴随着感知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活动。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采用以下方法提高学生对“言”的感受力。

  1.创设情境品读.营造言意转化氛围。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讲述的是美国洛衫矶发生大地震时。一位父亲为救7岁的儿子阿曼达不顾一切在废墟中挖了38个小时终于使儿子奇迹生还的感人故事。教学中,笔耕文化推荐期刊,我设计了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阅读内容,让学生有层次地读。初读采用自由读的形式,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读,就要求学生初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三读.则采用默读的形式,仔细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心理的变化过程。紧接着,我引导学生围绕“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这段话,从时间上读出父亲的累;引导学生探究“没人再来阻挡他”的缘由.体会父亲的孤独与苦闷;从父亲的惨样读出父亲沉甸甸的爱和饱含血泪的情。同时,我特地播放5.12汶川大地震时,人们从废墟下救出生还者的几个感人场面,并配以《生死不离》的歌曲。那苍凉中透着坚定的歌声“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不仅暗合了课文内容,而且穿越了时空的距离,感染震撼着学生的心灵。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想象:你们能想象父亲在这38小时里都做了什么?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而被困在废墟下的儿子又有怎样的表现呢?这些问题引领学生深刻地感悟这对父子的伟大之处。

  2.品读关键词句,提纲挈领。推进言意转换。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每一个细节,特别是抓住关键词句,细细揣摩,用心感受,与书中人物同喜同悲,让自己的心弦被拨动,让心灵被浸润,让情感缓缓流淌,赋予文字鲜活的生命。所谓关键词句,是指那些最能折射全文,具有很强辐射力.且最能承载学生的心灵之船驶向课文中心深处的词语、词组和句子。对它们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往往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我在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时,就是抓住“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爱的地方”等关键词句反复叩问,以读导学,以读促思,以读激情,引导学生去感悟西沙群岛不仅景美、物美,而且前景更美,从而推进了言意的转换。

  三、研读:感悟、实现言意关系的和谐统一学习活动中,感悟是个体受到语言和语境的触发后产生的,是能动的自主的心理过程。所以教师应该激发学生感悟。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研读文本方面下功夫,以谋求言意关系的和谐统一。

  1.研读.感悟文本的价值取向。每一篇文章都表达一定的主题,都透露出作者的价值取向。对文本价值取向的正确把握,是解读文本的最低要求,是正确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和前提。所以我们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要从作者的视角思考文本的基本意义.正确把握好作者的价值取向。一位教师上人教版《我要的是葫芦》这一课时,以谜语揭题,从指导学生观察葫芦的藤、叶、花、果人手,在引导学生感受“言”方面下的功夫可谓不少,但由于忽略了“意”的导向作用,致使本课教学主题不够突出,文本的价值取向由此也变得模糊不清。清代作家姚鼐认为,阅读活动其实是读者对文本内容的“意化”,是“得意而  忘言”的过程,我觉得很有道理。

  2.研读,感悟语言的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和谐。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闲居带湖十年间的一首描绘农村生活的词作。它展现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由茅舍、小溪、青草、老翁、老妪、构成的人物共融、富有情趣的乡村生活图景。上阌有情有景,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宛如一幅清新宜人的村景图;下阕铺开画面,描绘了农家劳动的情景,生动地渲染了农家生活的气氛。一位教师教学时,扣住全词三个“溪”字,以小溪为线索,把人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在引导学生粗略理解难解字词的基础上.重点抓住“相媚好”、“白发”、“锄”、“织”、“卧”、“剥”、“亡赖”等词语研读感悟。从中体会老夫妇的吴侬软语、醉里欢笑、两情相悦、柔和乡音、自给自足的欢乐以及小儿的顽皮可爱,并且从中解读出清新秀丽的“村居”风景;和谐、温馨、惬意的天伦之乐以及作者对美好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这位教师能引导学生潜心会文,以关键词句为“梁”“津”,进行研读感悟,引领学生“遵路”而“人境”。使文本的“言”与“意”,艺术性与思想性和谐统一,实现与文本的成功“对话”。

  3.研读、在解读文本的背景中感悟作者的“意”的宣泄。文章不是无情物。对文本背景的研读,可以窥探出作者的内心视像,更好地把握文本中“言”的律动情绪。达成“意”的自然生成。阅读人教版第三册《江雪》,整体把握内容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老者在冰天雪地里独钓的场景。但是,他为什么会有这样怪异的行为?他究竟在钓什么?作者通过“画面”要表现怎样的情感倾向?我们只有在了解了作者的生平经历.特别是他在“垂钓”这一段时间里的生活际遇后才能感悟到。又如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因“柳”与“留”谐音,赠柳以示留念。赠柳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如果解读者缺乏此类相关背景知识,又怎能深刻感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小学语文课本中关于“柳”的诗句?

  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学生凭借与文本相同、相似、相关的生活积累,通过“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意,意会其理”的阅读综合实践活动,由读生感,由感导境,由境引情,由情会意。通过涵泳体悟,渐次深入“文心”以窥“人心”,融合生本视界,达到“言”“意”兼得、“言”“意”和谐一体的学习目的,从而实现对文本真正意义上的解读。

 



本文编号:4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4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f6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