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4:29
本文关键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对于21世纪的学前儿童来说,具体的事实和记忆性的知识已经满足不了未来社会生存的需要。新型的社会要求儿童具备灵活的思考、深入探索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维的模式决定着儿童在未来社会将有怎样的生存状态,思维的发展决定着儿童运用知识,相互合作,探索周围世界,扩展新世界的能力。而美术活动满足了儿童如何思考,如何把思想转化为现实的要求,为思维的发展架起了一座桥梁。 美术活动作为一种儿童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和途径,通过趣味性的活动能够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其中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迹象,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美术课堂和其他课堂一样通过为儿童提供感兴趣的材料,指导儿童进行探索性学习,提升儿童思维的发散性,成为儿童发散思维发展的支持性场所。 本论文根据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过程指导、教学环境创设对学前儿童发散思维的影响,尝试在学前儿童的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创设开放性的环境、开展趣味性的艺术探索、倡导多元性的艺术反思、关注内心成长的欣赏等途径培养儿童发散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学前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要在新课题、新内容、新方法的指引下,培养儿童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感受、不断地去寻求创造性的思维习惯,让一种良好的思维模式在不知不觉中变成自我意识,并将这种思维模式运用于创新、发展、与人合作的领域,重视美术教育的价值与重视学前儿童自身的价值并驾齐驱。教师通过指导学前儿童的美术活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自己的创意,弥补他们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足。美术教师,要以促进学前儿童各种能力发展的同时,特别开展发散性思维的艺术活动,鼓励学前儿童进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发散性思维,帮助儿童成为终生的问题解决者。
【关键词】:学前儿童 发散思维 美术活动 教学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613.6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绪论10-13
- 1.1 课题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1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1-13
- 第二章 学前儿童发散思维概述13-15
- 2.1 发散思维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13-14
- 2.2 学前儿童发散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14-15
- 第三章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对发散思维能力的影响15-18
- 3.1 绘画教学对学前儿童发散思维能力的影响15-16
- 3.2 手工制作对学前儿童发散思维能力的影响16-17
- 3.3 艺术欣赏对学前儿童发散思维能力的影响17-18
- 第四章 美术教育中培养学前儿童发散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18-34
- 4.1 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18-24
- 4.2 开展趣味性的艺术探索24-27
- 4.3 倡导多元性的艺术反思27-29
- 4.4 关注内心成长的欣赏29-34
- 第五章 结论34-36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40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艳婷;;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成才之路;2008年23期
2 田友谊;;课堂环境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研究[J];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俞葛忠;;建构发散点:为培养发散思维能力奠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4 高卫红;;浅谈幼儿美术活动中创造性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5 计芸;;关于少儿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美术大观;2012年07期
6 邢春萍;;操作性活动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10期
7 刘才利;;多元智能视域下的少儿美术教育[J];美术观察;2013年06期
8 苏李贺;;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南方论刊;2009年S1期
9 崔琴华;齐誉婷;;对5—6岁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测试报告[J];绍兴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10 王海艳;邵喜武;姜维复;;发散思维培养的理论依托及路径选择[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任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历史演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047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604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