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中心视角下城市违法建设治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 违法建设 多中心治理 城市管理 出处:《郑州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但与之不和谐的是,城郊结合部、城市主干道两侧、城市出入口等地违法建设现象屡禁不止。这些现象不仅影响到城市整体形象和市容市貌,破坏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严重危害社会公平,亵渎法律尊严,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阻碍了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创新点以及研究方法等内容。第二部分重点对违法建设等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对多中心治理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第三部分结合P市城市违法建设治理的现状,分析了违法建设的形成原因和当前主要治理措施。第四部分运用多中心理论,从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三方面探讨了违法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五部分针对P市违法建设治理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构建政府主导违法建设治理长效机制、完善社会组织监督运行机制以及增强公众参与治理违法建设力度等。第六部分为本文的结论部分。本文运用了实地调研、查阅资料、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所在的P市为例,在对城市违法建设现状和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奥斯特罗姆夫妇提出的“多中心治理理论”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多方参与,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长效机制、完善以社会组织为主的监督运行机制以及不断增强公众参与违法建设治理的意识。力图探求解决违法建设治理的新途径,为我国各地违法建设治理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可参考的建议。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urban construction has been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and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urban resident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 The phenomenon of illegal construction in places such as urban entrances and exits is not only prohibited. These phenomena not only affect the overall image of the city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city, destroy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the people, but also seriously endanger social justice and violate the dignity of the law. There are even serious security risks, which affect the safety of life and property of the masses and hinder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social and urban construction.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Research purpos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status,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defining the concept of illegal construction and systematically expounding the theory of multi-center governance. The third part combines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llegal construction in P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illegal construction and the main measures to govern it at present. Part 4th uses the multi-center theory from the government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problems in illegal construction from three aspects, such as the public. Part 5th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of illegal construction governance in P city, inclu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governance of illegal construction led by the government. The 6th part is the conclusion part of this paper.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field investigation, consulting inform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Taking the city of P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llegal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and the difficulties it faces, the autho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by using the "multi-center governance theory" put forward by the Ostrom and his wife, and through the government, The participation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he public,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long-term governance mechanism led by the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and operation mechanism, which is based on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to continuously enhance the public's awareness of participating in illegal construction and governance, and to seek new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llegal construction governance, To provide some useful ideas and suggestions for illegal construction in various parts of our country.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22.297;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繁斌;;多中心治理诠释——基于承认政治的视角[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于水;多中心治理与现实应用[J];江海学刊;2005年05期
3 周亚权;孔繁斌;;从保护型民主到自主治理——一个多中心治理生成的政治理论阐释[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4 顾金喜;李继刚;;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治理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基于多中心治理机制的探讨[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5 张慧寅;;论多中心治理模式视域下的服务型政府的塑造[J];经济导刊;2009年Z1期
6 王志刚;;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S2期
7 王志刚;;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起源、发展与演变[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王樝;;多中心治理理论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王锦;;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辅警管理模式之探讨[J];公安研究;2011年09期
10 雷双双;王书会;;微博视阈下地方政府多中心治理模式探析[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平;;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吴玉宗;;温州多中心治理研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许宇萱;;围城中国——中国小区的自治萌芽[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4 王晋明;;深化城市管理 提升北京城市品质[A];当代北京研究(2010年第1期)[C];2009年
5 左军;吕旭红;;走入城市“乐活时代”——南京城市管理移动信息化见闻[A];信息让生活更美好——江苏省通信行业信息化案例选编[C];2010年
6 刘奕成;;浅谈我国城市管理现状及对策[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7 ;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1会议综述(代前言)[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1会议学术文集[C];2001年
8 诸大建;;当代城市管理研究的若干趋势[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1会议学术文集[C];2001年
9 ;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0会议综述(代前言)[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0会议学术文集[C];2000年
10 陈秉钊;;城市管理机制与管理领域新探[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0会议学术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欢;让好的政策获得好的执行[N];四川日报;2006年
2 书评人 杨建平;社会治理的难点在哪里?[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3 东方航空物流有限公司 陈万里;“多中心治理”企业自媒体管理模式之探讨[N];中国民航报;2014年
4 宋希娟;创建文明城市 构建城市管理长效机制[N];青岛日报;2005年
5 徐媛;我市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N];安庆日报;2006年
6 吕卫国;整治经营秩序 规范城市管理[N];鞍山日报 ;2007年
7 王宝同;努力实现城市管理新跨越[N];蚌埠日报;2007年
8 记者 王宝同;市人大代表视察城市管理工作[N];蚌埠日报;2007年
9 邓琳;百余官员学者共议城市管理[N];北京商报;2007年
10 赖大臣;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创新网正式开通[N];北京商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奚红;当代城市管理及其哲学理念[D];苏州大学;2005年
2 张传烈;建国以来城市管理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周执前;国家与社会:清代城市管理机构与法律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张天昱;城市发展中的农民工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5 申振君;现代中等城市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翱翔;多中心视角下城市违法建设治理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2 刘静;我国农村社区的多中心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3 张丽敏;泉州市餐厨废弃物治理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4 宋璐;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5 沈叶洋;我国环境多中心治理模式构建困境及实现路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6 王欣;北京市朝阳区河道水环境多中心治理模式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6年
7 武琼;秦皇岛市区环境卫生多中心治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8 谢宁;惠州市流动商户疏导式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9 胡慧娟;印度理工学院多中心治理结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10 何鹏;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网约车管理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950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495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