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的风险和成本管理研究
【图文】:
图 3-3 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曲线Fig.3-3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of China National Bond
图 3-3 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曲线Fig.3-3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of China National Bond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24;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宏宇;;美国债务上限谈判:传统、背景及影响[J];银行家;2011年09期
2 杨卓巍;单炳杰;;浅谈加强国债市场管理[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3 王保安;;深化改革 强化管理 开创财政国库工作新局面[J];中国财政;2011年11期
4 本刊记者;;“十一五”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成就瞩目[J];中国财政;2011年11期
5 董建斌;;住房公积金的各类风险及防范[J];中国房地产;2011年11期
6 余永定;;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的影响[J];科学发展;2011年07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夏祖军;国债管理创新取得突破[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记者 夏祖军;着力打造健康稳定的国债管理体系[N];中国财经报;2011年
3 记者 缪舢;国债风险 仍可承受[N];中国企业报;2002年
4 东航国际金融公司 陈东海;价格上涨 美国国债风险就降低了吗[N];证券时报;2011年
5 海通证券 张 崎;浮动利率国债风险加大[N];证券日报;2003年
6 特约撰稿 钟伟;警惕加息背后的国债风险[N];中国证券报;2004年
7 商文;国债风险面面观[N];上海金融报;2004年
8 肃信;甘肃国债管理出高招[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夏祖军;国债管理发生五大嬗变[N];中国财经报;2006年
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王珏;加强国债管理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N];山西科技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谦;我国国债的风险和成本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2 周军民;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杨东亮;国债理论研究与中国实证检验[D];吉林大学;2009年
4 王合军;我国国债功能及其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钟兴文;积极财政政策下的中国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我国国债风险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王巍;新形势下我国国债风险的实证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李慧;国债风险问题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4 李虹;西部大开发中的国债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刘辉;当前我国国债政策可持续性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6 王红颖;我国国债风险与绩效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08年
7 封波;西部大开发中的国债政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8 陈亭宇;我国国库现金管理与国债管理的协调配合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9 严娴;我国国债的期限结构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于晓洁;论我国国债风险综合评价和预警体系的建立[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95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595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