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态—技术创新的经济圈城市发展能级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12:28
【摘要】:中国要繁荣富强,就要实现经济的市场化、城市化。一个强大的经济发达国家都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自己的大都市经济圈,如美国、如日本、如欧共体。中国也正在建立自己的大都市经济圈,如长三角、如珠三角、如环渤海。这三大都市经济圈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吗?在人类社会发生生态觉醒革命从而要转轨实现可持续发展之际,中国的大都市经济圈怎样形成、怎样发展?它们又是如何形成、如何发展的?就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应该关注的有重大意义的课题。鉴于实践的重要性和理论研究几近空白的状况,我以“面向生态—技术创新的经济圈城市发展能级评价研究”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 历史的考察表明,城市化进程的实然状态是非生态化的,而生态觉醒之后的城市化发展的应然趋势是生态化,导致二者背离的恰恰是做为推动社会发展的“技术创新→利润”中轴,它导致的“原料高消耗—产品高消费—废物高积累”的生活—生产模式的弊端积累所致。因此,本论文的核心理念是生态觉醒使人类社会发展模式转轨,从而技术创新必须转轨、转型,从利润导向转向以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即走“生态—技术创新”之路。 为此,本文在深入剖析了传统的技术创新定义、流程和国家创新体系,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新定义,建构了城市生态—技术创新新体系,包括生态—技术创新(ETI)、以人的创新为核心的螺旋形国家—城市创新体系(NCIS)、绿色企业稳定与运行机制(ECIS)、融入可持续发展观的技术创新评价指标新体系。 此后,我更力求在这些定性的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定量模型的建构与计算,对中国的三大都市经济圈内的城市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用主成分分析测度各城市在生态技术创新性、经济性、生态性和宜人性4维上的分维发展能级及综合发展能级并排序,在此基础上对各圈城市群进行职责分析,以测度其发展能级分布结构,力求为三大都市经济圈的未来发展提供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研究成果。 论文共八章。第一章为导论,确定论文主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概括主要创新点。第二章研究生态觉醒前的城市发展与研究。第三章研究生态觉醒后的城市发展与研究,在这两章研究中,得出城市发展的应然趋势是生态化,而实然状态是非生态化,其背离的根源在于技术创新追求市场效益。第四章研究传统的技术创新,对其从定义到国家创新体系进行回顾、反思、批判,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新定义。第五章建构城市生态—技术创新体系,建构了前述的ETT、N CIS、ECIS和新评价指标体系。第六章测度三大都市经济圈城市分维的和整体的发展能级并予以排序,第七章完成聚类分析。第八章为论文工作总结和对以后工作的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290
本文编号:2660220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F29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丽萍;;企业环境技术创新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毕明;京津冀城市群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万启伟;政府采购与自主创新的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60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60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