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信息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2 15:43
【摘要】: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一个半世纪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有步骤分阶段实现中国现代化成为21世纪中国的一项伟大工程。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推进,以信息化为契机,加快现代化进程,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应对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势不可挡的潮流,信息化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信息化也为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又一次前所未有的机遇。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跨越式发展。”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强调,“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勾画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成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民的历史性任务。 国家信息化,城市首先要信息化。城市信息化建设将成为中国城市发展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新主题和新动力。因此,提出和集中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信息化问题,是一项具有迫切意义的重大课题。 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方法,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出发,把现代化理论融汇到我们正在进行的实践之中,在借鉴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城市信息化涉及的广阔领域进行全方位讨论和分析,理清城市信息化的要求和问题,形成推进我国城市信息化的对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城市信息化和加快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服务。 论文在总体上把握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趋势下,进一步领会城市信息化的重大意义,并对城市信息化所包含的环境建设、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与城市信息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入探讨,以求获得中心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全貌,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城市信息化的实践体系,并在现代化理论与信息化理论上提升原有认识。 第一部分从信息化的一般理论出发,概述了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历程,分析了我国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论述了城市信息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只有大力推进 A回巨A 博士率位论又 @DOCTORAL DISSERTATION 城市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中心城市才能率先实现现代化。 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大力推进信息化所需的环境。我国城市信息化是一项巨大而 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安全、信息服务 与应用等许多方面,同时其建设、管理和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国家的法律 规范,指出要着重从建立和健全信息化政策法规、加快国家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培育和发展信息产业、建设国家信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 利用等方面来推动我国城市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第三部分在探讨电子政务的基本内涵、特点及实行电子政务意义的基础上,着重 考察了美国、新加坡、英国等国发展电子政务的经验,分析归纳了各国电子政务的发 展重点、建设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指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 借鉴国外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电子政务的具体对策。 第四部分在探讨电子商务的基本内涵和驱动电子商务发展主要因素的基础上, 归纳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历程,指出了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分析电 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着重考察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电子商务发展情况及对我国的启 示,针对我国电子商务现状和问题,提出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对策。 第五部分探讨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先进国家企业信息化给我们的启示, 针对我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和问题,提出了通过企业信息化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 新的对策。 第六部分从分析城市信息化带来的信息文化的特征人手,分析了城市信息化对 城市文化的影响,指出信息技术产生新的信息文化为我们提出了建设信息精神文明 和民族信息文化的新课题,强调面对新的文化、新的挑战,要大力建设我国信息精神 文明和民族信息文化,并提出了建设我国信息文化的措施和对策。 总的说来,城市信息化是一个涉及经济、技术、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综 合性工程,是随着现代化发展而不断推进的过程。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好城 市信息化这项关系到现代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F299.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芳;;探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融合的可能性[J];广东科技;2010年22期

2 苏莉文,凌建华,孙玉友,黄传恭;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联分析与协调发展[J];中国标准化;2005年05期

3 金江军;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相互关系[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4年12期

4 ;第二届IEEE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国际会议(ICEE 2011)[J];管理学报;2010年10期

5 王琨月;;PKI推动力是应用[J];每周电脑报;2004年14期

6 陈佼;;活在每一个现在[J];现代计算机(普及版);2009年06期

7 费翔;;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J];中国新通信;2012年22期

8 罗春香;电子政务及其对电子商务的影响[J];企业经济;2003年06期

9 赵有广;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J];财贸研究;2000年06期

10 孙若;推行CA认证 促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发展[J];安徽科技;200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阿拉木斯;;我国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政策法律环境与信用体系[A];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法律前沿(2005)——电子法与电子商务时代的传统知识保护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杨猛;;关于中小城市政府机关电子政务运行的思考——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A];对接京津——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绿色·发展·环境[一])论文集[C];2016年

3 李悦;;西藏电子政务外包管理研究[A];《同行》2015年9月(下)[C];2015年

4 肖俏;;电子政务理论逻辑与实践导向——《面向公共服务的电子政务理论与实践》书评[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4卷第3辑[C];2014年

5 张茜茜;;浅议电子政务在烟草行业中的应用[A];中国烟草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入选论文摘要汇编[C];2014年

6 林华婧;张贝贝;;服务型政府理念下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建设研究[A];“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C];2015年

7 范斌;;发展电子政务与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A];服务型、责任型、法制型政府建设论文集(《吉林政报》2006·理论专刊)[C];2006年

8 白俊峰;赵鹏;;政府信息化及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9 邓广;张旭;张怀清;唐小明;李海奎;;中国林业电子政务建设研究[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10 柳砚涛;刘雪芹;;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几个法律问题[A];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问题——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凤;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与博物馆[N];中国文物报;2007年

2 赵巍巍;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资源整合至关重要[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4年

3 陈辉 实习生 廖宝祺;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融合上下功夫[N];市场报;2004年

4 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高佳卿;电子商务发展须借力电子政务[N];人民邮电;2009年

5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律师 刘春泉;电子商务大发展急需电子政务跟上[N];第一财经日报;2015年

6 本报评论员;电子政务要向电子商务学习[N];长江日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郭莹;沟通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马宏建;对电子政务和商务发展的冷思考[N];中国改革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张晓滨;CIO年会焦点:面向应用 务实信息化[N];通信信息报;2004年

10 苏莉文 凌建华 孙玉友 黄传恭;穿越不同 发现相同[N];中国国门时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学文;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市信息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梁乙凯;电子政务云服务采纳、吸收及其价值影响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3 唐冉;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满意度发展路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4 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陈福集;电子政务系统中面向公众的信息集成化管理与个性化服务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6 王宁;电子政务中信息资源整合的建模方法与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侯康超;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政治学透视[D];苏州大学;2005年

8 刘春年;电子政务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周慧文;面向公众的政府网站的评估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徐德明;澳门电子政务的管理模式与系统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祝威豪;拉萨电子政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藏大学;2019年

2 李扬;电子政务云服务持续使用意愿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3 张海晨;山西省政务云平台建设与管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年

4 魏莎莎;服务型政府移动电子政务的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9年

5 许玮;电子政务背景下税收征管信息共享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年

6 俞晓燕;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大数据安全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18年

7 席典宁;企业管理中电子政务的应用分析[D];华东交通大学;2018年

8 罗胜凯;电子政务“信息孤岛”问题及其化解对策研究[D];深圳大学;2018年

9 焦际;阜阳市电子政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安徽大学;2019年

10 周静薇;S市政务服务大厅电子政务系统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60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660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8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