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8 12:17
【摘要】: 产业集聚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经济的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加强等因素促进了产业的集聚形成。产业集聚加剧了全球的产业竞争,许多技术发达国家调整技术发展战略,增加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投资,来适应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促进了全球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活动。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剧烈的技术变革时代,正确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是中国追赶世界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前提。从产业结构上分析,中国面临着产业结构的转换和产业升级,如何选择适合中国经济特点的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形成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在技术创新方面,技术创新体系条块分割的现象还很严重,全国还没有建立系统的国家和区域的技术创新体系,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在技术创新方面缺少协作和联合,大型的科研成果很少。中国建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地理位置上过于分散,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不密切,开发区之间也缺少技术合作和联系,各个开发区之间相互隔离,没有形成集聚优势。因此探索产业集聚的规律以及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对于促进产业组织理论、企业的市场行为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都会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于改变中国的产业状况,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也能产生指导作用。 文章选取中国上海作为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对象,并且选择制造业为研究的主要产业,通过分析发现上海在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两个方面都存在集聚现象。文章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方法和博弈分析方法,运用的主要数据来源于《上海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等。 文章的研究框架是,以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为中心主线,通过三个方面展开,主要内容包括产业集聚中的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中的合作与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绩效与技术创新。全文共分成5章,,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背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有关理论及其进展、中国产业集聚的现状等。第二章是产业集聚、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产业集聚中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通过实证分析技术溢出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与测度。第三章是产业集聚、技术贸易、合作与技术创新,主要分析产业集聚、技术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产业集聚、技术合作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对产业集聚条件下技术创新的投入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利用上海市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合作技术创新进行实证分析。第四章主要分析产业集聚、经济绩效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利用上海市的数据资料,分析在产业集聚条件下,经济绩效、技术创新的变化关系,并选择了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第五章是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提出促进产业集聚、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指出政府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应发挥的作用,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以大城市为中心建立技术创新中心的设想。 通过以上研究,文章的主要发现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产业集聚与产业的技术创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趋势。产业集聚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产业集聚在演变过程中时,它的变化影响到市场结构,也影响到对技术创新的投入。当产业集聚处于相对稳定时,产业内技术溢出的强度是影响技术创新行为的主要因素。产业集聚能加速产业的技术贸易、产业内和产业间的技术合作和技术联盟,产业集聚能增加企业的网络联系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减少技术创新的成本,分散技术创新的风险,使产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更加活跃。通过实证分析还发现技术创新产出的集聚与技术创新的投入集聚变化关系是一致的,产业集聚与产业技术创新关系在不同的产业间存在着差异。产业的利润和主营业收入集聚现象发生在少数的产业中,并且这种集聚相对比较稳定,随着时间的变化,在产业中集聚的趋势没有改变。通过对技术创新的集聚情况分析,发现新产品的销售收入存在产业集聚现象,并且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这种现象只是发生在少数的几个产业中,对于大多数的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随时间的变化不明显。产业绩效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产业间的差异。 文章的创新在于:在产业组织理论方面,在集聚产业中,市场结构的变化与企业行为的变化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技术溢出的程度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认为,市场绩效影响到企业的行为,或者企业的市场行为会影响到市场绩效,两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分析发现在不同的产业,产业绩效有很大的变化,而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为此文章提出了市场行为变化的状态函数,把市场结构作为一个变量来进行分析,把产业集聚作为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当产业集聚还没有稳定时,它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是在变化的,这时的市场结构变化会影响到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绩效。当产业集聚已经形成,并且相对稳定的时候,这时的市场结构是相对固定的,企业行为的变化与市场绩效的变化跟市场结构没有关系,通过增加这个状态变量就可以解释企业行为、市场绩效与市场结构变化没有关系的原因,这是文章的理论创新之处。 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创新表现在对技术溢出指标的设定上,对于这一指标的研究一直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很难对这类指标进行量化分析,文章设计了衡量产业技术溢出的分析指标,对于这类指标的设定和衡量是一种创新,文章通过计量模型分析和假设检验,发现这个指标有解释力,用中国的数据资料和计量模型能说明现实中的问题。文章还扩展了在产业集聚条件下企业合作创新的博弈模型,在模型分析中增加了产业集聚变量和需求变量,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产品需求弹性对合作创新有一定的影响,这个结论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文章还构建了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的空间模型,在技术创新的模型中增加了空间变量。许多以往的理论分析都假定空间变量是给定的、是同质的,在市场经济过程中不发挥作用,但是在产业集聚情况下,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文章通过对产业集聚分析,发现空间变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技术创新模型中加入空间变量,建立了技术创新与技术溢出的空间扩散模型。 在选题方面的创新表现在,产业集聚影响到调整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影响经济发展方式,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国内还没有人做过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的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研究内容方面的创新表现在,文章以技术创新为研究主线,研究在产业集聚情况下,技术溢出与技术创新、技术合作和技术贸易与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绩效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在对多种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最后提出了在产业集聚条件下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文章整体的逻辑关系和结构比较完整。文章在理论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实证分析,使研究的内容更丰富具体,结论也更具有合理性。 将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是,文章对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关系的研究主要从溢出、要素流动和绩效三个方面来进行,在产业集聚中还有其他的因素,如集聚中的竞争、集聚市场效应等对技术创新也会产生影响,可以进一步展开分析;在研究方法上,动态分析模型对研究集聚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也很有帮助;在分析指标方面,限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还有许多的变量没有纳入文章的分析模型;在研究对象方面,文章只是利用上海市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没有与其他区域的资料做对比,这些问题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图文】:

成交额,技术,总量


一中等经济发达地区技术成交额总量

柱状图,科研课题,合作创新,指标


创新的投入水平也高,技术创新的产出水平也高。产业集聚也会影响到合作创新的投入结构,不同的产业集聚程度不同,合作创新投入结构上也存在差异。对于产业的合作创新研究,Vonortas(1976),Mowe汀.n(1989),Katz.M(1990),Becker.W,Dietz.J(2004)等人选择科研课题量和企业间的技术联盟作为合作创新的指标,科研课题通常是由多数人参加,相关单位的合作,群体或者是个体间的协作配合来完成的,因此以科研课题作为合作创新的指标有一定的解释力,在本文中也选择科研课题这个指标来分析不同产业集聚与合作创新的情况。衡量合作创新的指标是2000一2005年(缺2004年数据)不同产业科研课题的项目数,见图3.4,图中横坐标为制造业内部细分的产业,纵坐标为不同年份科研课题的项目数,纵坐标中不同的柱状图代表不同年份的科研课题数。衡量产业技术创新的的指标是2000一2005年(缺2004年数据)不同产业新产品主营业销售收入(万亿元),见图3.5。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273.1;F224;F27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晖;;资本市场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基于集聚功效的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09期

2 牛冲槐;张帆;封海燕;;科技型人才聚集、高新技术产业聚集与区域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15期

3 王君兰;吕永卫;张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关系研究——以太原市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玲;基于知识流动的创新活动空间分布演化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2 王福涛;创新集群成长动力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晖;资本市场与企业自主创新[D];苏州大学;2009年

4 祁杭峰;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5 张利群;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10年

6 张熙Y@;少数民族地区产业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耿城;揭阳榕城制鞋产业集群发展策略[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承;城市开发区产业集聚发展策略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年

3 吕园苗;区域高技术产业多样性和专业化、知识溢出、区域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4 张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刘景东;技术扩散的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6 郝峰;我国装备制造业区域集聚程度和区域产业创新力的实证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刘聿铭;天津市海洋产业集聚影响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8 邵长川;基于IE理论的绞吸挖泥船操作优化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帆;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科技型人才聚集与城市科技创新的关系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王瑜华;集群背景下的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703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03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6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