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非均衡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的有关模型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9 06:49
【摘要】:中国经济正由传统的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转型与经济高速增长同时并存,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就举世瞩目,从而也为经济增长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全新的课题。特别是1993年我国经济运行进入“红灯区”,1996年成功实现了“软着陆”,促使我们对经济增长与宏观调控进行系统研究。本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初步探讨非均衡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的有关模型及应用研究方面的几个问题。 一般认为,经济总量增长的背后是经济结构的急剧变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提高。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增长已不完全由国家投资所推动,而在很大程度上由市场所拉动,获得一定自主权的生产者开始在利润动机的驱动下努力增加对与消费需求有关的投资,使许多短缺消费品的生产迅速扩大,从而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 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反映经济增长主要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或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渡时期,政府行政职能同经济管理职能逐渐分离,改革的最终目标是使中央政府从计划的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逐渐变为宏观经济的调控者,政府对资源的配置逐渐让位于市场配置,从而政府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也就逐渐让位于市场机制作用下的企业推动模式。因此,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动和宏观调控的方式与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了发达国家什么阶段?经济结构如何优化才能使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政府调控如何进行才能使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发展?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本文从市场经济中经济增长与调控理论的起源出发,对非均衡经济系统的经济增长和调控方面的几个问题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并利用这些原理设计了一些典型调控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分7章,,所做的主要创新工作如下: 第2章从经济增长理论起源出发归纳和总结古典与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经济自然平衡理论,凯恩斯及后凯恩斯时代对经济调控的理论,并进一步讨论了经
【图文】:

峰值,供需水,建国初期,控制变量


供给相应增加了,而人们又处于相对贫困阶段。整体看我国从建国初期的供给决定型经济转为70年代的供给决定型经济,但70年代的供需水平明显高于建国初期的供需水平,社会已进步到了更高的层次和发展。(见图6一7、图6一8拟合情况和峰值图){宝二图6一7拟合情况飞2,,.,,...,..曰.户.,1众.众.在.020砚习一众4{-州.一.七{图6一8峰值图.64.1.2改革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分析这一时期的控制变量为PR、TA、EP、MS,设:=渺以1953EP工年为基准,Y=AT,Z二赫夕取控制变量的初始值x。=卜oo

拟合,情况,供需水,建国初期


供给相应增加了,而人们又处于相对贫困阶段。整体看我国从建国初期的供给决定型经济转为70年代的供给决定型经济,但70年代的供需水平明显高于建国初期的供需水平,社会已进步到了更高的层次和发展。(见图6一7、图6一8拟合情况和峰值图){宝二图6一7拟合情况飞2,,.,,...,..曰.户.,1众.众.在.020砚习一众4{-州.一.七{图6一8峰值图.64.1.2改革前我国宏观经济调控分析这一时期的控制变量为PR、TA、EP、MS,设:=渺以1953EP工年为基准,Y=AT,Z二赫夕取控制变量的初始值x。=卜oo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224;F1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燕;;2006年全球经济前景继续看好[J];海峡科技与产业;2006年02期

2 王定娟;孙秀凤;;我国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论坛;2006年17期

3 姚伟华;向海霞;;浅谈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原因、特征及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05期

4 张贡生;;“资源诅咒”论:一个值得商榷的命题[J];财贸研究;2008年06期

5 张贡生;;“资源诅咒”论述评[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熊建国;;安徽省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的实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1期

7 黄玉梅;孙宁华;;浙江省开放度和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8 本刊编辑部;;谢伏瞻:中国经济的运行是正常的[J];创新科技;2007年08期

9 李天籽;;自然资源丰裕度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J];经济科学;2007年06期

10 王春萍;经济增长、不平等对贫困影响的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耀彬;杨新梅;周瑞辉;;资源环境约束下的经济增长阻力研究述评[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逯承鹏;陈兴鹏;张子龙;;西北河谷型城市经济增长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分解分析——以兰州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徐开金;蔡保国;;厘清经济、社会发展关系 理解科学发展观[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印度经济分析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5 张进铭;;论建立“内需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戴武堂;;转轨时期中俄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观[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汪同三;;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形势预测分析及中国企业的对策 在第二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大会上的讲话[A];第二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汪文清;龙志和;王成璋;贾志永;;中国对外贸易的非均衡经济计量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9 李瑛珊;;我国社会保障与经济增长的弹性分析[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史向东;;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在我国的特殊性[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聿文;警惕GDP新一轮大竞赛[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2 王振华;美国经济增速放慢 通胀压力加大[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马建国;经济增长加快增大欧洲央行加息可能性[N];经济参考报;2007年

4 刘冰;欧元区经济出现加快增长态势[N];中国信息报;2006年

5 记者 杨学聪;北京GDP前9月同比增长12.6%[N];北京日报;2007年

6 陈佳贵;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李德旺;拉美经济增长势头看旺[N];经济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杨敬;今年GDP增长率将达11.6%左右[N];中国信息报;2007年

9 尚军;欧元区经济增长面临三大风险[N];证券时报;2007年

10 张玉玲;刘国光:“实现经济更好更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立;非均衡经济增长宏观调控的有关模型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2 费显政;企业与环境互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李秉强;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陆建明;基于资源中间品贸易的经济增长模型构建及其应用[D];南开大学;2009年

5 张聚华;区域经济非均衡状态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6 陈映;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7 岳利萍;自然资源约束程度与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8 江新昶;地区差距与财政支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李石新;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中国农村贫困的减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智辉;自然资源禀赋与经济增长的悖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浩然;河南省经济增长质量实证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刘成高;世界经济的非均衡传导机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张亚光;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非均衡成因探析及对策研究[D];福州大学;2003年

4 张敏;均衡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林若荣;广东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6 柯昌杰;湖北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和谐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7 龙霞;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钟永飞;新疆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及其效应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07年

9 陈道刚;我国房地产投资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邹文博;我国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非均衡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04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04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6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