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从劳动空间分工到大都市区空间组织

发布时间:2020-06-13 02:23
【摘要】:大都市区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21世纪世界城市化的主导趋势。本文以此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学的原点——分工切入,用赋予空间内涵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来探究大都市区空间组织所隐藏的秩序。从而推动以大都市区为研究对象的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为大都市区规划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全文分上下两篇,共七章。上篇由前三章构成,主要从经济学的“分工”讨论中挖掘出空间的意义,在经济学平台上搭建起新的劳动空间分工的理论框架。下篇由后四章构成,利用劳动空间分工理论研究大都市区空间组织,并以此研究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组织,验证理论的正误。 第一章 绪论。首先阐述了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强调劳动空间分工作为一种中观层次的理论分析工具可有效衔接微观的城市经济学和宏观的政治经济学,能够更好地解析大都市区空间组织。进而对国内外关于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做了系统的文献综述工作,将西方劳动空间分工理论归纳为国际和国内两条轨迹和区域不平衡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四个发展取向。提出劳动空间分工理论是区位论响应人文地理学范式转型的产物,并指出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及重新架构理论框架的迫切性。最后建构了本研究框架和方法。 第二章 劳动分工的理论谱系沿革。围绕着分工这一核心,将斯密开端的古典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等流派纳入到一个统一的框架中加以思考,讨论分工理论的沿革。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的评述,勾勒出清晰的分工理论的演变轨迹。 第三章 劳动空间分工:经济学到人文地理学的跨越。在上一章分工讨论的基础上,重新梳理和表述分工概念,提出分工是专业化和交易矛盾统一的观点。从而建立起关于分工经济的基本框架。然后将视角转移到对生产方式和企业组织的对立统一的关注上。通过对分工发育过程的历史流变的观察,发现分工始终是在不断平衡专业化和交易两者的矛盾中螺旋式演进。这不仅验证了前面的理论判断,而且从中挖掘出“空间”的意义,即随着分工的细化,空间的重要性逐渐凸现出来。由此从分工过渡到劳动空间分工,根据劳动过程的空间分离与否,将劳动空间分工划分为部门空间分工和产品内空间分工两个发展阶段。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为追逐最大化分工经济的好处,不同的劳动过程在全球尺度中不断进行空间集聚和扩散,从而产生各种劳动空间分工现象。在上述过程中,由于内生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的存在,空间逐渐成为一种生产资料。因此,劳动空间分工就是分工演进的产物,体现了分工发育的较高阶段。本章的最后,将劳动过程和空间因素整合,
【图文】:

劳动过程,水平分工,国家,非熟练工人


资本密集型模块定位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而劳动密集型模块则会寻求低工资的区位。其中不同的区位熟练工人和非熟练工人的比例多少也决定该地区所能承接到的模块的性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垂直空间分工和水平空间分工并存的格局(图3一14)。水水平分工工工工工工工工工工工‘‘l国家1国家222为乏终(外l装、、、直直11不蔽几丁ar卜一一么J干万不厂不一一一一成品品品工工!造拭超少护二推创创创创创创创创创创创国国家3国家4戈家555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在国际范圈内实现的生产分_1乙乙(((((N*M)个」卜最终绍!装工的元结构组装))))匣匣花仁到序序成品品品在在在在在在(、蝴),1个国家之间实现的牛产分工工图3一14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资料来源:源自卢锋(2004b),图1一3。

人文地理学,资料来源,空间,作者


产品内空间分工是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分工演进的主要特征。从这层意义上讲,,劳动空间分工不是简单地从经济学到人文地理学的过渡,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统一。图3一21形象地表现了这一过程。图3一21劳动空间分工:经济学与人文地理学的统一资料来源:作者绘制。上图展示出劳动空间分工的一个基本框架,形成了完整的从经济学过渡到地理学的分析逻辑。在理论的传承方面,上述框架既借鉴了斯科特将交易成本说引入地理学的方法,同时也吸收了麦茜对于空间的重要认识,而斯托伯和沃克的劳动过程更是成为衔接分工和劳动空间分工的关键。但是与1980年代的劳动空间分工理论相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240;F290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杨上广;王春兰;;大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与治理研究——对上海的调查与思考[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2期

2 石崧;孙珊;凌莉;;上海近郊型新市镇城镇性质研究——以嘉定区江桥新市镇总体规划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08年01期

3 杨上广;吴柏均;;区域经济发展与空间格局演化——长三角经济增长与空间差异格局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01期

4 胥建华;何丹;;上海参与世界城市竞争的思考:外资、产业结构与劳动分工[J];现代城市研究;2008年05期

5 李仙德;侯建娜;;Sub-CBD产业空间组织研究——以东京都新宿区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11年02期

6 杨上广;王春兰;;大城市经济空间结构演变研究——以上海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10期

7 杨上广;王春兰;;经济发展与大城市工业空间结构演变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赵新正;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峧;区域内城市间分工结构演变的超边际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4 李学鑫;基于专业化与多样性分工的城市群经济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5 李健;从全球生产网络到大都市区生产空间组织[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董丽晶;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与就业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苏红键;空间分工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李静;三江平原垦区城镇化过程与空间组织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曹玮玮;福建省城市经济影响区与区域经济空间组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通;都市圈视角下的资源型城市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高丰;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汪健;企业迁移视角下的地方生产网络形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104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7104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33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