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测度与治理
发布时间:2020-08-23 21:14
【摘要】: 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是海洋资源性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海洋渔业资源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要素,是海洋开发利用活动的主要物质条件,其利用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其他海洋资源性资产的开发与利用,进而也影响着整个海洋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理论缺陷引发的市场失灵、不合理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海洋管理体制不完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低效配置、开发者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自然破坏因素等各种原因,致使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严重。因此,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分析等方法进行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综合研究,探索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测度方法,并相应的提出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治理对策具有重要意义。这可为海洋管理部门加强海洋空间资源的监督和管理,严防资产流失,采取措施治理流失提供理论依据,为政府、海洋企业制定与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相关的海洋发展战略及海洋管理的相关政策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实现海洋空间资源性资源的保值增值和海洋空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动海洋经济的改革的不断深入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机理与流失的主要原因为切入点,以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研究,遏制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为主线,从基于价值理论的价值流失测度、基于影响因素的连带性流失测度两个层面研究了流失测度方法,以海洋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探讨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利用效率流失问题,分析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优化配置方法,为我国以后海洋空间资源的科学利用提供了指导。同时,通过对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提出了流失治理的前提、保障、对策,为有效控制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提供支持。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 (1)诠释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相关概念,剖析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机理与主要原因,指出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与治理研究的重要意义。 (2)在深入研究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机理的基础上,论文从基于价值理论的价值流失测度、基于影响因素的连带性流失测度两个层面对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通过青岛一浴海滩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与治理与以莱州湾南岸滨海湿地为研究范围的连带性流失的实例分析,对相应的流失测度方法进行了应用,为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管理和保值增值工作提供了切实的实践指导。 (3)以海洋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基础,探讨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利用效率流失问题,指出了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优化配置方法,并进行了方法的应用研究,为有效遏制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提供支持。 (4)通过对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的流失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综合性研究,提出了流失治理的前提、保障、对策,为我国以后海洋空间资源科学利用提供了指导。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4.5;F224
【图文】:
18图1-2 海洋可持续发展系统图来源:白福臣.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在作用机制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02):921.2 产权理论产权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依据。产权问题是我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主要问题,正确合理的产权理论与完善而高效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对于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有序开发、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永续利用及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建立高效率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首先需对产权和产权制度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1.2.1 产权产权是财产权(property rights)的简称,它具有丰富的内涵。由于人们分析产权的角度不同,因此所下的定义也存在一些差异,如科斯认为:“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对于物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24图 1-3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分类尔斯等著,张世秋等译.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政经济出版社,1996:116-120值论法的形式确定了资源性资产属于国家(集体)所有才能实现资源性资产的转移。在资源性资产从全体体占有的过程中,使用权、收益权等也同时发生了主体有不同的权利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行使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管理部门行使资源性资产的管理权。关资源性资产的经营者,取得资源性资产使用权,
-1 我国沿海的 50m 、200m 、2000m 等深线分布是介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一个动态的汇合地带,点,给人类带来了高生产力及便利的交通条件,集地。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产和消费活动集岸带地区。[58]在我国,海岸带地区是人口、工业发的前沿阵地和依托场所。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本文编号:2802032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124.5;F224
【图文】:
18图1-2 海洋可持续发展系统图来源:白福臣.中国海洋可持续发展系统内在作用机制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02):921.2 产权理论产权理论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依据。产权问题是我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主要问题,正确合理的产权理论与完善而高效的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对于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有序开发、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和影响到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永续利用及海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建立高效率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产权制度,首先需对产权和产权制度的基础理论进行分析。1.2.1 产权产权是财产权(property rights)的简称,它具有丰富的内涵。由于人们分析产权的角度不同,因此所下的定义也存在一些差异,如科斯认为:“产权安排确定了每个人相对于物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与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24图 1-3 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分类尔斯等著,张世秋等译.世界无末日:经济学、环境与可持政经济出版社,1996:116-120值论法的形式确定了资源性资产属于国家(集体)所有才能实现资源性资产的转移。在资源性资产从全体体占有的过程中,使用权、收益权等也同时发生了主体有不同的权利要求。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行使资源性资产的所有权。管理部门行使资源性资产的管理权。关资源性资产的经营者,取得资源性资产使用权,
-1 我国沿海的 50m 、200m 、2000m 等深线分布是介于海洋与陆地之间的一个动态的汇合地带,点,给人类带来了高生产力及便利的交通条件,集地。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生产和消费活动集岸带地区。[58]在我国,海岸带地区是人口、工业发的前沿阵地和依托场所。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淼;吕波;刘泮印;;中国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渠道及测度方法[J];资源科学;2007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勤;海洋空间资源性资产流失的测度与治理[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2 袁栋;海洋渔业资源性资产流失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802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2802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