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吉木萨尔县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疆吉木萨尔县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我国综合实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和乡镇的综合发展水平也都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相对于城市来说,城镇的发展仍较为落后,尤其是“三农”问题仍是我国城镇发展的重要问题。农村全面小康建设,必须以发展农村经济、农业产业、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核心,建立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及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方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以农村城镇为空间载体,以农村产业为支撑,使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早日实现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以吉木萨尔县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及主成分分析法、耦合度发展模型对吉木萨尔县的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探索吉木萨尔县的发展状况,以期对其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及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第二部分对论文的研究理论基础、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区概况进行归纳总结及说明。第三、四部分对吉木萨尔县的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发展水平现状进行定性分析,并选取2005—2014年吉木萨尔县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相关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两者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结论。第五部分通过构建协调度模型、协调发展模型并根据第三、四章计算得出的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存在长期耦合发展关系。第六部分,通过对前文吉木萨尔县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为其两者的协调发展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吉木萨尔县经济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通过上述研究,论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吉木萨尔县的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水平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2)从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耦合度指数的发展时序上来看,两者耦合度指数持续提高,吉木萨尔县经历了由极度失调衰退型到中级协调发展型8个发展类型的过渡,跨度较大,发展速度较快。(3)从吉木萨尔县的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发展指数来看,整体发展都处于不断上升的态势,且发展速度较为迅速,并且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速度高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速度,并表现出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耦合关系不断提升的态势。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城镇化 协调关系 吉木萨尔县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7;F299.2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2-15
- 1.2.1 农业产业化研究12-13
- 1.2.2 城镇化研究13-14
- 1.2.3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关系研究14-15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性分析15-16
- 1.3.1 研究方法15-16
- 1.3.2 创新性分析16
-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16-18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16
- 1.4.2 技术路线16-18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18-26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18-20
- 2.1.1 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特征18-19
- 2.1.2 城镇化的定义及内涵19-20
- 2.2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互动作用20-24
- 2.2.1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发展20-22
- 2.2.2 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22-24
- 2.3 研究区概况24-26
- 2.3.1 地理位置24
- 2.3.2 自然条件24-25
- 2.3.3 社会经济25-26
- 第3章 吉木萨尔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其评价26-38
- 3.1 吉木萨尔县农业产业化水平现状分析26-30
- 3.1.1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基础不断巩固26-27
- 3.1.2 农业产业化组织发展迅速27-28
- 3.1.3 农业经济实力逐年增强28-29
- 3.1.4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29-30
- 3.2 吉木萨尔县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0-32
- 3.2.1 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的构建30-31
- 3.2.2 相关指标说明31-32
- 3.3 吉木萨尔县农业产业化水平综合评价32-36
- 3.3.1 评价方法的选择32-33
- 3.3.2 农业产业化水平的实证分析33-36
- 3.4 本章小结36-38
- 第4章 吉木萨尔县城镇化发展现状及其评价38-46
- 4.1 吉木萨尔县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38-41
- 4.1.1 城镇化发展速度总体稳健,但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38
- 4.1.2 城镇体系不断优化,利于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初步形成38-39
- 4.1.3 综合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人居环境得以持续改善39
- 4.1.4 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逐步形成,要素聚集能力不断提升39-40
- 4.1.5 城镇综合能力不强,城乡建设水平整体薄弱40
- 4.1.6 农村老龄化严重,候鸟式迁移现象明显40-41
- 4.2 吉木萨尔县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41-42
- 4.3 吉木萨尔县城镇化水平综合评价42-45
- 4.4 本章小结45-46
- 第5章 吉木萨尔县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分析46-56
- 5.1 吉木萨尔县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现状46-47
- 5.2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分析47-50
- 5.2.1 变量选择及说明48
- 5.2.2 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模型构建48-50
- 5.3 协调度及协调发展度测算分析50-55
- 5.3.1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二级指标层发展水平评价50-53
- 5.3.2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总体水平评价53-55
- 5.4 结果与结论55-56
- 第6章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56-62
- 6.1 紧抓龙头企业联动发展,促进农业产业与农村城镇的共同进步56-57
- 6.1.1 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城镇经济实力,促进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共同发展56
- 6.1.2 发挥农业产业集群作用,逐步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56-57
- 6.1.3 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57
- 6.2 完善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配套政策,消除制度障碍57-58
- 6.2.1 改革户籍管理制度57-58
- 6.2.2 改革农村土地制度58
- 6.2.3 改革农村产权制度58
- 6.2.4 完善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58
- 6.3 完善调整城镇体系和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58-59
- 6.3.1 发挥城镇体系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推动城镇化发展58-59
- 6.3.2 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促进城镇化的产业结构升59
- 6.4 强化农民教育,大力开发适应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的人力资源59-62
- 6.4.1 强化农民教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59-60
- 6.4.2 引进人才,并强化农村领导班子60
- 6.4.3 改变农民传统的农业社会习性,引导农民市民化60-62
- 结论62-64
- 参考文献64-68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68-70
- 后记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栋;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四个误区[J];价格月刊;2000年09期
2 张 平;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J];宏观经济研究;2000年12期
3 李培泓,张世奇;发展农业产业化亟待解决几个问题[J];经济论坛;2000年04期
4 赵邦宏,赵慧峰,邸文祥,杨美云;河北农业产业化评价[J];经济论坛;2000年09期
5 余金顺,卢力新;乡镇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践与思考[J];江西农业经济;2000年01期
6 何正财;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初探[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0年04期
7 邓发明,刘海元;大力培植名牌农产品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0年04期
8 魏真;发展龙头企业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0年05期
9 ;努力提高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温家宝副总理在与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部分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摘要)[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0年12期
10 陈学琪;上下齐心努力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国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J];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200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群;;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研究[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陈传志;李剑;程正平;;徐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增加农民收入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3 杨相龙;翟子陆;;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单锡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与对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5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 加强引导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张敦颢同志在加快发展广西农业产业化研讨会上的讲话[A];加快发展广西农业产业化研讨会暨广西农业经济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廖东声;;对发展广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几点思考[A];加快发展广西农业产业化研讨会暨广西农业经济学会第四次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陈建林;;农业产业化与农民问题的对策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协二○○三年学术年会农林水论文精选[C];2003年
8 梅雷;任希山;祖竣;;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思考[A];第五届中国农业推广研究征文集[C];2006年
9 王庆国;;濮阳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10 胡小松;;对我国农业产后技术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A];北京食品学会成立二十周年学术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进保定市委;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问题与对策[N];保定日报;2005年
2 记者 季佳莹;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N];哈尔滨日报;2005年
3 孙本良;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的关键[N];农民日报;2003年
4 见习记者 吴根权;138家企业成为我省农业产业化“龙头”[N];安徽经济报;2006年
5 记者 翟颖娜;深学深思学以致用 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N];保定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符文华;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坚定信心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N];楚雄日报(汉);2006年
7 彭楚舒邋通讯员 路标 江萌;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N];湖南日报;2007年
8 FN记者 宋焱;湖北:金融助力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N];金融时报;2006年
9 杜顺增 麻恒夫;德春米业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N];辽源日报;2007年
10 梁晓艳 李坤;宿迁市农业产业化“龙头”舞翩跹[N];粮油市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牟大鹏;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与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雷俊忠;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沈雅琴;长期土地承租合约下农业产业化及其绩效的经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谢鹏扬;区域农业产业化非均一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朱铁辉;中国农业产业化的“四阶段”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6 李德立;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品牌战略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张明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产业链成长机制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8 张剑军;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天津大学;2005年
9 李秀美;农业产业化人才开发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蔡志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阳;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2 张宇;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视野下的农业产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薛晓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相关性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4 裴升;基于供求视角下农业产业化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黄勇;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萍;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赵锋;强化政府支持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8 任木荣;农业产业化的产业组织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9 李丽纯;论专业合作组织在农业产业化中的地位、作用及实践模式[D];湖南大学;2004年
10 胡钰;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新疆吉木萨尔县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4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4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