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发展论文 >

山东省社会信用环境的评价与大数据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10:14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社会信用环境的评价与大数据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信用”在我国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担当着一个重要角色,它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建设离不开信用。2014年初,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具有现实意义。会议原则上通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2014年6月14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年—2020年》的通知,同时指出社会信用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治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依赖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契约。其存在的基础在于健全覆盖社会成员的信用记录和信用基础设施网络,以信用信息合规应用和信用服务体系为支撑,在诚信文化理念和传统美德的内在要求下,以守信激励和失信约束为奖惩机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目的在于提高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此外,纲要中还强调,要加强包括政务、商务、社会和司法公信在内的信用建设,力争到2020年,全社会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经济社会秩序显著好转。山东省作为一个全国的经济大省,其在全国的地位都举足轻重,近年来随着山东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项经济指标都已经位于全国的前列,然而在看到这些成果的同时,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却很少有人去涉足。实际上我省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不容乐观。鉴于此,山东省发改委落实中央精神,并于2015年5月20日发布了关于《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5年—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中明确提出,在不断健全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及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要求,依靠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同时健全法制、规范发展;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并强化应用,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全省社会信用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形成互联共享的公共信用信息系统的初步蓝图;基本实现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信用信息的互动;基本健全信用监管机制,形成比较完善的信用服务市场体系;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从而大幅提高市场和社会满意度。伴随着现阶段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步伐,尤其是对社交网络、购物网站、物联网、无线传感器及云计算的广泛接受和应用,全球数据量出现爆炸式增长,人类社会进入“大数据”时代。信用行业在大数据时代背景受到冲击。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精神的同时,将信用环境体系建设与大数据时代结合,充分发挥大数据带给我们的优势,美化社会信用环境,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本文将立足于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一主题,以大数据为背景探讨构建山东省社会信用指标体系,经过对指标体系的筛选,借助AHP方法、因子分析法对山东省17地市的社会信用状况进行排序,最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得出影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因素,进而对山东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信用环境 信用指标体系 AHP模型 因子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0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5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13-14
  • 1.2.1 研究思路13
  • 1.2.2 研究方法13-14
  • 1.2.3 技术路线14
  • 1.3 本文的创新点14-15
  • 第2章 文献综述15-20
  • 2.1 有关社会信用环境体系及评价指标的文献综述15-16
  • 2.2 有关金融生态环境中信用环境建设的文献综述16-17
  • 2.3 信用数据挖掘应用与信用评价模型研究综述17-20
  • 第3章 大数据下信用指标体系的建立20-30
  • 3.1 经济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20-22
  • 3.2 政治及社会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22-24
  • 3.3 文化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24-25
  • 3.4 总体指标的归纳和选取25-29
  • 3.5 指标数据的选取29
  • 3.6 本章小结29-30
  • 第4章 山东省社会信用环境评价模型及应用30-60
  • 4.1 信用评价模型的选取与应用30-48
  • 4.1.1 AHP模型30-37
  • 4.1.2 多目标层次与AHP模型信用评价模型中的应用37-48
  • 4.2 因子分析法在信用评价模型中的应用48-59
  • 4.2.1 因子分析法的应用48-49
  • 4.2.2 因子分析在信用模型评价中的应用49-59
  • 4.3 本章小结59-60
  • 第5章 结论和展望60-62
  • 5.1 山东省社会信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60-61
  • 5.2 山东省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建议和对策61-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65-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世春;构筑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系统工程[J];中国金融;2002年11期

2 白世春;大力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J];济南金融;2002年10期

3 赵喜乐,党红斌;浅议当前社会信用环境建设问题[J];西安金融;2003年08期

4 符方标;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的四条途径[J];海南金融;2004年08期

5 ;造就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保障金融安全运行──一论创建沪浙闽金融安全区[J];上海金融;1999年03期

6 叶国政;综合整治社会信用环境[J];武汉金融;2000年12期

7 杜文忠;王丽英;曹书华;林红家;;整治市场经济秩序 优化社会信用环境[J];河北金融;2001年07期

8 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社会信用问题研究课题组;论建立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现实选择[J];武汉金融;2002年11期

9 彭志坚;重塑信用理念 切实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J];中国金融;2002年07期

10 冯存良;金融业构建良好社会信用环境思考[J];青海金融;2002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改善社会信用环境 整顿中介服务体系 优化广东金融生态环境[A];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广东金融强省建设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农业银行抚顺市分行 刘世栋;建设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N];抚顺日报;2007年

2 特约记者 陈永和 通讯员 赵春祺 尹建中;加强社会信用环境建设 着力打造“诚信剑川”[N];大理日报(汉);2011年

3 吴国华;维护金融债权的思考[N];金融时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张倩;像公布空气质量一样公布金融环境[N];甘肃日报;2006年

5 王发明;苍山努力营造 社会信用环境[N];中华合作时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陈美华 李英姿 实习生 林莉;我市银行业着力营造社会信用环境[N];衡阳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粘青;建立良好 信用环境[N];吉林日报;2010年

8 罗本政;创建金融安全区达州政府又出题[N];经理日报;2002年

9 记者 孙万科;我省社会信用环境跃居全国第十[N];辽宁日报;2012年

10 席秀绒;企业讲信用就不会贷款难[N];科学导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解恒鑫;山东省社会信用环境的评价与大数据探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社会信用环境的评价与大数据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9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3649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0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