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永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21:02

  本文关键词:永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综合评价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农民 综合评价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依据我国特殊的国情,“三农问题”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始终是重中之重。为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减轻农民医疗卫生费用支出,保障农民的医疗卫生权利,党和政府出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重大惠农政策。从全国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快速发展也在提高我国农民医疗健康水平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参合农民作为新农合制度的重要参与方和主要受益群体,他们的切身体会和主观感受是评价该项制度运行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参合农民的视角出发,对新农合制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不论是对健全新农合制度的运行机制,还是实现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选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内容和研究所采用的方法进行了概述。其次对新农合制度的历史演变以及我国目前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并结合永州市目前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情况作了具体分析。接着,本文以新农合制度中的三方主体为基础构建了从参合农民视角出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综合评价的指标评价体系,以便后文利用这些指标对样本地区的新农合制度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本研究对湖南省永州市的参合农民进行了实地调研,通过问卷统计,以参合农民的视角对该地新农合制度实施运行进行了详细了解,并运用熵值法和模糊评价方法,对该地区的新农合制度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本文意图寻找出该地区新农合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了我国新农合制度目前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本文根据分析结果对永州市新农合制度的运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制度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参合农民 综合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323.89;F842.684;R197.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20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文献综述13-17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2.3 文献述评16-17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7-20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20
  • 第2章 新农合制度发展现状概述20-31
  • 2.1 新农合制度发展历程及其特点20-21
  • 2.1.1 新农合制度发展历程20-21
  • 2.1.2 新农合制度特点21
  • 2.2 我国新农合制度发展现状21-24
  • 2.2.1 参合人数和参合率逐年提高22
  • 2.2.2 筹资额逐年增加22-23
  • 2.2.3 农民补偿受益增加23-24
  • 2.3 永州市新农合制度实施情况分析24-31
  • 2.3.1 参合情况24-25
  • 2.3.2 筹资情况25-26
  • 2.3.3 基金支出情况26-27
  • 2.3.4 参合农民受益情况27-28
  • 2.3.5 住院资金补偿情况28-31
  • 第3章 新农合制度三方主体及综合评价体系构建31-35
  • 3.1 新农合制度三方主体31-33
  • 3.1.1 参合农民31
  • 3.1.2 定点医疗机构31-32
  • 3.1.3 政府32-33
  • 3.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33
  • 3.3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展示33-35
  • 第4章 基于农民视角的永州市新农合制度综合评价35-51
  • 4.1 问卷数据及检验35-36
  • 4.1.1 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35
  • 4.1.2 问卷数据检验35-36
  • 4.2 数据描述分析36-41
  • 4.2.1 调查样本的基本构成情况36-37
  • 4.2.2 参合农民对政策的了解情况37-39
  • 4.2.3 参合农民对新农合政策设计满意情况39-40
  • 4.2.4 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经办机构满意情况40
  • 4.2.5 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满意情况40-41
  • 4.3 指标权重的确定41-44
  • 4.3.1 熵值法介绍41-42
  • 4.3.2 利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42-44
  • 4.4 对永州市新农合制度进行综合评价44-48
  • 4.4.1 模糊评价方法介绍44-46
  • 4.4.2 利用模糊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46-48
  • 4.5 评价结果分析48-51
  • 4.5.1 对新农合制度的政策设计评价结论48-49
  • 4.5.2 对新农合经办机构的评价结论49-50
  • 4.5.3 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评价结论50-51
  • 第5章 政策建议51-55
  • 5.1 优化筹资机制51-52
  • 5.1.1 完善制度筹资标准51
  • 5.1.2 创新个人缴费筹资方式51-52
  • 5.2 加强政策宣导及信息公开52
  • 5.2.1 采用多样方式因地制宜进行政策宣传52
  • 5.2.2 完善信息公开机制52
  • 5.3 改善医疗环境52-53
  • 5.3.1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52-53
  • 5.3.2 多管齐下控制医疗费用53
  • 5.4 其他配套措施53-55
  • 5.4.1 推动制度立法执行53
  • 5.4.2 提高统筹层次53-55
  • 结论55-57
  • 参考文献57-60
  • 致谢60-61
  • 附录A 永州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评价调查问卷6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红濮;谢莉琴;代涛;;省级新农合运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4年01期

2 陈秀芝;马安宁;盛红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病保险政策各方利益主体间的博弈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14年01期

3 陈芳芳;马安宁;盛红旗;井淇;张辉;;关于加强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监管的思考[J];社区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4 应桂英;胡平;王敏;田甜;段占祺;;基于实用性与操作性的新农合统计指标构建[J];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2012年04期

5 曹玉荣;于凯;;上海市松江区新农合实施效果评价——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案例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6 程令国;张晔;;“新农合”:经济绩效还是健康绩效?[J];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7 徐智华;董欢欢;;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1年09期

8 孟宏斌;;利益主体视角下的西部新农合制度运行困境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8期

9 董长瑞;周宇;;对“新农合”下“逆向选择”现象的反思[J];山东经济;2011年04期

10 周绿林;曹蓉;蔡小霞;;江苏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综合评价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11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影;山东省鱼台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逆向选择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大学;2015年

2 刘红霞;农民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周晨冰;基于农民视角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慧琳;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效果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208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0208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c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