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新思路
刘晓宁 张圣杰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对传统行业,更是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些新的商业模式使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的改革和挑战。商业银行要改变旧有观念,改变旧有商业运营模式,进行互联网银行的创新,推动银行发展。商业银行应当从加强网络建设,建立产品创新体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各方合作,重视复合型人才几个方面向互联网银行转型。
关键词:银行 互联网金融 策略
一、引言
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的新兴领域。互联网“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精神影响着银行业。从广义上讲,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统称为互联网金融。而互联网金融有着非常丰富的定义:一是传统的商业银行依靠互联网做传统业务,二是互联网企业做金融业务。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上的概念,即互联网企业做金融业务。
2.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
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包括三种基本的企业组织形式:网络小公司、第三方支付公司和金融中介公司。这些公司可以提供给用户网上在线结算购物费用,网上缴纳水、电、煤气费等,还可在线购买理财、保险、基金和小额贷款等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公司与商业银行的业务有了重合,甚至因为互联网的便捷使得客户更愿意选择互联网金融公司,这对商业银行产生巨大的冲击。使得商业银行也走上了互联网化,如商业银行现在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就属于此范畴。
在互联网支付领域,截至2013年8月,获得许可的25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中,提供网络支付服务的有97家。2013年前三季度,支付机构共处理互联网支付业务122.59亿笔,金额总计达到6.55万亿元。在P2P网络借贷领域,截至2013年12月31日,全国范围内活跃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已超过350家,累计交易额超过600亿元。在非P2P的网络小额贷款方面,截至2013年12月31日,阿里金融旗下三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已达1500亿元,累计客户数超过65万家,贷款余额超过125亿元。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年新年致辞中称,平安未来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传统金融企业,而是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科技企业。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了企业的经营模式,更是改变了商业银行的利润收入,猛烈地冲击了银行业,甚至威胁到商业银行的生存。下面是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的几个主要方面:
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管理弱的特点,这些特点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动摇了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互联网的第三方支付最具代表性,它拓宽了现代支付渠道,使支付更加多元化。互联网支付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经济的优势。用户只要拥有上网设备,便可足不出户,快速完成整个支付过程,其效率之高是传统支付望尘莫及的。在线支付模式进一步加速了金融脱媒,弱化了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角色。目前,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已经能够购买机票和火车票,代缴水、电、煤气等公用事业费用,代理保险和基金,代购彩票等多种支付结算服务,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等传统优势角色。
2.减少银行收入来源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利差,从而减少银行利润。以前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是银行非常重要的资金源,由于利息极低,大大减少了银行的融资成本,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收益。而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出现使银行活期存款利率与购买基金的收益相10倍之多,通过余额宝存取方便,收益稳定,相当于存入活期存款,而得到很高收益,这使得银行活期存款下降,分流银行客户,对商业银行的收入产生了非常大的冲击。其次,减少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阿里巴巴的金融业务非常丰富,包含网上支付、小额贷款,并代售基金、保险等商业银行代理业务,使以前只能在银行进行的工作转到了线上,转到了互联网金融,这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
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策略
1.跟随网络技术发展,融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便利的人们的生活,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的优点,深的客户青睐。所以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商业银行要面对这一模式,积极的改造自己以符合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金融属性,而商业银行有着融资、信用、规模等绝对优势,仅仅是缺少传统业务与互联网技术的结合,仅仅是网络技术发展有所欠缺。因此,商业银行的首要任务就是跟随网络技术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加快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融入互联网时代。
2.重视产品创新
应对互联网金融,总重要的就是要进行产品创新,创造出融合互联网的、方便快捷的金融产品。其中有几个重要原则需要注意:一是明确客户在传统银行业务上有哪些不便,整合这些需求,通过互联网的解决途径。二是要对这些创新的产品做大量的测试,发现其中的不足并作改良,提高金融产品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安全度,并且通过测试可以再次整合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三是要做好风险评估。四是建立产品反馈机制,及时改良产品,防范潜在风险。商业银行在创新中主要应该解决单一支付介质的问题,从以前的信用卡、储蓄卡支付转为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甚至是脱离这些介质,采取更加便捷的支付方式,当然,这就需要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同时控制风险,将多方面结合,开发新产品。
3.提升资源配置效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成长迅速、潜力巨大的群体,然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银行对小微企业的照顾不周,互联网企业逐步进入小微信贷领域,挑动着银行的神经。由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大数据、云计算和微贷技术可以更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在信用评估中可以更准确,再加上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依靠网络平台追踪企业的还款情况,也可以发布企业违约信息,这就提高了违约成本,有效降低放贷风险,在中小企业融资及个人贷款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互联网金融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面对这些情况,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重新进行客户定位和业务定位,有效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
4.加强各方合作,共同推进互联网金融发展。
商业银行应该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等方的合作,这样可以与互联网企业互通有无,加快自身发展,减轻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压力。商业银行的优势在于资金量、信誉和风险管理,而互联网企业具有网络信息技术、大数据、创新能力等优势。商业银行应该与互联网企业深入合作,结合各方优势,解决商业银行面临的问题,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5.引入信息技术人才,培养复合型人才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以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为主,信息技术人才所占比重很小,缺乏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重视。这些情况导致一些银行很难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总是遇到技术问题,导致了风险问题的增加,或者新的金融产品难以跟上时代步伐。这就增加了银行风险,削弱了银行的低风险优势,不利于银行的操作安全。因此,商业银行应该扩大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招聘比例,提高技术水平,研发新的金融产品,并且对技术人员培训金融与管理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以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潮流。
四、结论
银行在国家的金融方面处于特殊而且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一国经济的基石。银行在社会生活、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并不仅仅只是技术创新、收益模式上的优势,而更多的是历史的积淀、法律的演进。当今社会,商业银行面临着利率市场化程度深化、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监管规范增强、同业跨业竞争加剧这些挑战。如今,商业银行不仅要解决内部发展问题,更要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巨大挑战,盈利增速一步步放缓。在这种内外夹击的情况下,商业银行需要明确自身优势,跟随网络发展,不断进行创新,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应对互联网金融时代的新挑战。
参考文献:
[1]郑申.竞逐互联网金融正当时[N].金融时报,2012-10-15.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曾刚.积极关注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发展——基于货币金融理论视角[J].银行家,2012(11)
[4]卓尚进.互联网金融:在创新中蓬勃发展[N].金融时报,2013—6—14。
[5]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本文编号:160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6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