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甘肃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政策研究----借助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
刘笠 西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激励甘肃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政策研究”立项编号:1207ZCRA204。
关键词:中小企业 自主创新 中小企业集群 互助担保
制约甘肃省乃至全国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瓶颈就是融资难,仅凭传统地向银行贷款已远不能解决问题,必然谋求通过其他金融支持解决融资困境。
一、甘肃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政策缺乏的表现___融资难。
与其他相对发达地区相比,甘肃省金融机构更少,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更单一,融资所需要支付的成本更高,融资难问题更加困扰着甘肃的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存在资产规模小,管理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的缺点,通过商业银行这种最传统的间接融资途径来提供金融支持服务,商业银行一定会惜贷,或提高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所以,中小企业通过传统的商业银行来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不现实。
另辟蹊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倒是有可能提供一种缓解融资难的思路。因为集群融资具备单个的,游离态的企业所不具备的独特融资优势,其优势体现在提高企业信用,降低交易成本、实现规模效应等方面。
二、借助适合甘肃省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激励甘肃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甘肃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近些年来,甘肃省产业集群有所发展。部分地区在原有国有企业的基础上分化出了一批中小企业,如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石油化工产业集群,有色冶金产业集群等。还有部分地区则是依托于当地的特色资源形成了由民间自发投资发展的中小企业集群,如旅游产业集群,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等。从整体上看,甘肃省的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不够精细,企业之间还未能形成彼此交融的关系。说明甘肃省许多产业集群内的中小企业生存时期不长,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2.可供选择的融资模式
甘肃省中小企业现阶段的融资模式有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其中,间接融资模式有大企业担保模式,企业间轮流信用模式,产业园区融资模式以及互助担保融资模式。
大企业担保模式稳定性较低,风险较大,而且需要大企业有担保的主观意愿才能实现。现阶段企业之间还缺乏彼此交融的紧密关系,从而限制了大企业担保模式在甘肃省现阶段大范围实施。
企业间轮流信用模式适用的基础是企业间的信任和紧密关联性。但囿于甘肃省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另外,此模式还经常被认为是地下金融,使得这种模式现阶段还缺乏可行性。
产业园区融资模式主要用于解决中小企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难题,对解决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运营资金的需求上还显得力不从心。
经过以上的分析,能在甘肃省现有条件下得以实施的就剩下互助担保融资模式了。
3.适合甘肃省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模式为——互助担保融资模式
互助担保融资模式是指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联合担保向金融机构融资的模式。
甘肃省金融市场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境内金融机构数量较少。互助担保融资模式因为有充足担保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也因为有较大的贷款需求形成了银行贷款的规模经济。与此同时,在深圳,浙江等省份互助担保机构发展较快,其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恰好可以为甘肃省中小企业集群实施互助担保融资模式提供借鉴。
4.激励甘肃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互助担保融资模式的运作设想
互助担保融资模式在甘肃省的运作设计应该是一种以产业集群为单位,由地方政府,协作银行和集群中小企业三方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组建信用协会和担保机构的融资模式。
中小企业出资应该占到50%以上,从而体现出对中小企业的约束作用。甘肃省政府可以在互助担保公司建立初期以财政资金出资入股,之后随互助担保公司发展壮大后可逐步退出。中小企业按照自愿原则组建信用协会,信用协会应该建立严格的会员制度和信用评估制度,排除不良信用中小企业,联合担保机构,提升中小企业集群整体的信用级别。
在此基础之上,最重要的环节是银行实现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实现对集群中小企业的批量化开发。具体来说,因为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具有“短,小,急,频”的特点,其贷款的频率是大企业的5倍,而户均贷款金额仅为大企业的0.5%。对商业银行而言,无论大小企业,贷款的前期调查,风险评估及发放,贷后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几乎相同。总体来说,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业的5到10倍。所以,商业银行不是针对中小企业惜贷,而是因为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并不意味着银行没有了解中小企业客户经营信息的途径,而是受到信息搜索成本的限制,现在当面对细分了的中小企业集群,尤其是信用级别较高的互助担保的中小企业集群进行贷款,降低了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使得互助担保的中小企业集群更易获得商业银行的贷款。甚至商业银行可以采用提供无息贷款的方式出资,主动参与到集群中来,成为利益共同体。
因此,这种互助担保融资模式的运作设计既有可能充分发挥集群融资的优势,又有可能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从而解决甘肃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促进甘肃省中小企业的发展,,为甘肃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助力。
参考文献:
[1]高连和.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融资边界与竞争优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3)
[2]孟钊兰.甘肃中小企业自身影响贷款获得的因素分析[J].甘肃金融 2007(7)
[3]张杰.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模式创新研究[J].经济纵横,2012(6)
本文编号:170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17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