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31 17:07
本文关键词: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保险业作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保障过程中起到了经济补偿的作用,在融通资金的过程中,起到了社会风险管理的职能。2015年4月11日,金融四十人会的保险专场上,嘉宾们普遍认为:保险业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和整个社会更加注重医疗健康的大背景,寿险公司发展呈现出需求的差异化和多元化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寿险公司乃至整个保险行业主动实现转型升级以提高自身效率意义重大,不仅对提高寿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可以维护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最后对国家监管也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关于寿险公司效率的研究,学者们运用不同的方法,其中包括参数法和非参数法,并从微观和宏观角度进行了研究,然而,国内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研究方法相对单一;因此,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从现实角度,对寿险公司的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中国寿险公司为例,选取了2009——2014年的18家寿险公司的数据,其中有9家中资寿险公司和9家合资寿险公司。首先,本研究从微观角度并运用BCC模型对效率值进行静态分析,其中选取的投入指标包括:资本金、劳动力数量、费用支出,产出指标包括:保费收入、赔偿支出和投资收益,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寿险公司整体的技术效率均值呈增长趋势,技术效率低于同期纯技术效率的原因是规模效率的降低;然后用Malmquist指数对效率变动情况进行了动态分析,包括各个公司的逐年变动情况和总体的平均变动情况,实证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促进了寿险公司生产效率的提高;最后运用Tobit回归模型对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市场份额和人力资本是影响寿险公司效率的显著正相关因素,公司性质和成立年限对寿险公司效率影响较小,公司规模是影响寿险公司效率的负相关因素。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寿险公司经营效率提升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效率 DEA分析 Malmquist指数 Tobit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3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6
- 第一章 引言6-15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6-7
- 1.1.1 选题背景6-7
- 1.1.2 研究意义7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7-13
- 1.2.1 国外研究综述7-10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0-13
- 1.3 研究方法及思路13-15
- 1.3.1 研究方法13
- 1.3.2 研究思路13-15
- 第二章 寿险公司经营现状分析15-20
- 2.1 寿险公司运营的资金结构15-16
- 2.2 寿险公司的经营现状16-20
- 2.2.1 保费收入大幅提高16-17
- 2.2.2 费改红利逐步释放17
- 2.2.3 产品结构优化,各渠道业务平稳发展17
- 2.2.4 发展实力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17-18
- 2.2.5 资金运用的规模和途径不断扩大18
- 2.2.6 经营结构趋于合理化18
- 2.2.7 寿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18-20
- 第三章 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理论基础20-25
- 3.1 效率理论概述20-22
- 3.1.1 效率的定义20
- 3.1.2 保险业效率的概念20
- 3.1.3 保险业效率的分类20-21
- 3.1.4 效率研究方法的比较21-22
- 3.2 DEA模型22-23
- 3.3 Malmquist指数模型23-25
- 第四章 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实证研究25-40
- 4.1 样本和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25-28
- 4.1.1 研究样本的选取25
- 4.1.2 投入产出指标的选取25-28
- 4.1.3 数据的处理28
- 4.2 模型的输出结果与分析28-38
- 4.2.1 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DEA静态分析28-31
- 4.2.2 中资寿险公司和合资寿险公司效率的比较31-33
- 4.2.3 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Malmquist指数动态分析33-38
- 4.3 本章小结38-40
- 第五章 寿险公司经营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分析40-48
- 5.1 寿险公司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40-41
- 5.2 影响因素的Tobit模型分析41-47
- 5.2.1 Tobit模型的建立41
- 5.2.2 Tobit回归结果分析41-47
- 5.3 本章小结47-48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48-51
- 6.1 研究结论48-49
- 6.1.1 DEA模型研究结论48
- 6.1.2 Malmquist指数研究结论48-49
- 6.1.3 Tobit显著性检验分析结论49
- 6.2 对策建议49-51
- 6.2.1 立足创新发展,,实现技术进步49
- 6.2.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质量49-50
- 6.2.3 注重规模扩张,提升管理水平50
- 6.2.4 占有市场份额,合理配置资源50
- 6.2.5 简化理赔程序,加强理赔管理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6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0-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建国;李文溥;;电力行业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国际比较[J];中国经济问题;2003年06期
2 韩松;王稳;;几种技术效率测量方法的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年04期
3 赵玻,王连;我国汽车产业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4年12期
4 曹f
本文编号:279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279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