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长寿风险对年金偿付能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02:10

  本文关键词:长寿风险对年金偿付能力的影响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寿命的延长,人们在工作期间的养老储蓄往往不足以支付劳动者年迈时的消费。而年金保险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养老需求,解决个人经济资源短缺问题。但与此同时,作为年金保险供给者的保险公司也承担了投保人自身转移出来的长寿风险。由于没有公认的度量定价方法,长寿风险很难被充分认知并度量,因此会严重影响保险公司年金偿付能力。年金产品的类型很多,但本文仅以保险公司的年金产品作为研究对象,从死亡率变化的视角,附带利率变动引起的共振效应,研究长寿风险对保险公司年金偿付能力所造成的影响。死亡率与利率的变动趋势及波动会通过两个作用途径影响年金偿付能力,其一是影响年金本身的因素,包括定价、动态收支平衡点、责任准备金的计提;其二是影响保险公司年金的三大利润来源——死差益、利差益和费差益。本文主要从死亡率改善的角度切入,研究年金的偿付能力变动,因此做好死亡率的预测尤为重要。从死亡率预测结果得出,保险公司为年金产品定价所利用的死亡率和实际死亡率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本文在死亡率存在缺口的基础之上,利用年金精算模型,引入中国人寿年金产品具体案例数据,分别就年金保费、年金保额、年金动态收支平衡点三个方面对死亡率的敏感性进行分析。文中同时也分析了保费、保额和动态收支平衡点三个方面对利率的敏感性,作为死亡率变动所造成影响的共振效果进行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死亡率的改善,保险公司年金业务保费收取存在被低估的现象,被低估率约为10%。即在假设不考虑保险公司其他运营成本前提下,纯保费收入需提高10%才能够与保险公司的负债相抵。(2)死亡率的改善导致保险公司年金业务支付期延长,保额增多,增加率约为9.2%。(3)利用原经验生命表死亡率计算的年金动态收支平衡的被保险人年龄约为70岁,当死亡率改善时,约为69岁。针对以上每个研究结论,各提出对应的提升年金偿付能力的选择路径,分别嵌套在风险产生、风险应对、风险分散三个阶段中。保险公司在面临长寿风险时,采取各项措施以提升年金的偿付能力,最终形成一套系统解决方案。首先是风险的产生阶段,保险公司作为年金经营者,要做到合理的设计保单,包括适当增加保费或者减少保额;其次是风险的应对阶段,可以通过灵活地设计保单的给付方式,调整年金产品的收支平衡点,或者还可以利用现在正在工作的年轻人购买年金产品得到的保费,支付已经到期的保额,形成保险公司年金产品资金池的资金流通。最后是风险的转移阶段,保险公司可以利用如生存债券、生存互换、死亡率期权、死亡率期货、Q远期等金融衍生工具,转移自身面临的长寿风险。
【关键词】:长寿风险 年金 偿付能力 死亡率 利率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第一章 绪论13-31
  • 1.1 研究背景13-15
  •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13-14
  • 1.1.2 风险管理潜在需求增加14-15
  • 1.1.3 风险应对不足15
  • 1.2 研究意义15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思路15-18
  • 1.3.1 研究目标15-16
  • 1.3.2 研究思路16-18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18-19
  • 1.4.1 研究内容18-19
  • 1.4.2 研究方法19
  • 1.5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19-29
  • 1.5.1 保险业偿付能力现状研究20-21
  • 1.5.2 保险业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研究21-25
  • 1.5.3 长寿风险对年金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研究25-26
  • 1.5.4 长寿风险对年金偿付能力影响量化研究26-29
  • 1.6 本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29-30
  • 1.6.1 本文主要创新点29-30
  • 1.6.2 本文的主要不足之处30
  • 1.7 本章小结30-31
  • 第二章 年金偿付能力影响因素31-43
  • 2.1 利率下降对年金基金偿付能力的影响32-33
  • 2.1.1 对自有资产的影响32-33
  • 2.1.2 对承担负债的影响33
  • 2.2 死亡率改善对年金基金偿付能力的影响33-35
  • 2.2.1 对终身年金偿付能力的影响34
  • 2.2.2 对定期年金偿付能力的影响34-35
  • 2.3 长寿风险、利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35-41
  • 2.3.1 长寿风险现状35-38
  • 2.3.2 利率和死亡率共同下降引致的长寿风险38-41
  • 2.4 本章小结41-43
  • 第三章 长寿风险对年金偿付能力影响理论分析43-56
  • 3.1 对年金定价的影响43-48
  • 3.1.1 年金定价理论43-45
  • 3.1.2 年金定价的影响因素45-48
  • 3.2 对年金收支平衡和准备金的影响48-49
  • 3.2.1 对年金收支平衡的影响48
  • 3.2.2 对年金准备金的影响48-49
  • 3.3 对死差益、利差益、费差益的影响49-55
  • 3.3.1 对保险公司死差益的影响49-52
  • 3.3.2 对保险公司利差益的影响52-53
  • 3.3.3 对保险公司费差益的影响53-55
  • 3.4 本章小结55-56
  • 第四章 经验生命表死亡率和实际死亡率的比较56-66
  • 4.1 安全边际的概述56-57
  • 4.1.1 安全边际的定义56
  • 4.1.2 安全边际的意义56-57
  • 4.2 预测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2010-2013)57-63
  • 4.2.1 各年龄死亡率均值计算方法——C-K模型57-59
  • 4.2.2 计算 1996-2005年各年龄死亡率均值59-60
  • 4.2.3 计算死亡率之间的加成比例60-61
  • 4.2.4 计算 2006-2013年各年龄死亡率均值61-62
  • 4.2.5 模拟中国人寿保险业养老金业务经验生命表(2010-2013)62-63
  • 4.3 预测经验生命表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之间的比较63-65
  • 4.3.1 预测和实际死亡率之间的数据对比63-65
  • 4.3.2 预测和实际死亡率之间的缺口分析65
  • 4.4 本章小结65-66
  • 第五章 长寿风险对年金偿付能力影响实证分析66-94
  • 5.1 模型的介绍66-69
  • 5.2 计算年金产品精算现值69-76
  • 5.2.1 年金产品类型69
  • 5.2.2 案例分析69-72
  • 5.2.3 年金精算现值72-76
  • 5.3 年金偿付能力的死亡率敏感性分析76-93
  • 5.3.1 年金保费的死亡率敏感性分析76-88
  • 5.3.2 年金保额的死亡率敏感性分析88-91
  • 5.3.3 年金收支平衡点的死亡率敏感性分析91-93
  • 5.4 本章小结93-94
  • 第六章 提升年金偿付能力的路径选择94-102
  • 6.1 适当增加保费或减少保额94-96
  • 6.1.1 及时更新年金产品类型94-95
  • 6.1.2 及时更新死亡率95-96
  • 6.2 调整年金收支平衡点96-97
  • 6.2.1 调整年金缴费方式96-97
  • 6.2.2 灵活地设计年金给付方式97
  • 6.3 利用“代际”缓解偿付压力97-98
  • 6.4 利用其他风险管理工具98-101
  • 6.4.1 利用再保险转移长寿风险98-99
  • 6.4.2 利用证券化转移和分散长寿风险99-101
  • 6.5 本章小结101-102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102-104
  • 7.1 总结102-103
  • 7.2 展望103-104
  • 参考文献104-109
  • 附录109-11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111-112
  • 致谢112-1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太平财富成长型年金保险(分红型)[J];理财杂志;2007年10期

2 陈艳芬;;中德安联新推即期年金产品[J];上海保险;2009年03期

3 文学;按比例递增的生命年金保险[J];保险研究;1994年05期

4 姜万军;极有前途的一种个人投资方式——年金保险——美国年金保险情况[J];北京物价;1996年09期

5 张元萍;王力平;;长寿指数延迟年金的设计与价值测度[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2期

6 张洁;;恒泰保证年金保险[J];卓越理财;2005年12期

7 陈瑞;叶琦;;年金保险 养老的上好选择[J];卓越理财;2006年11期

8 李虹;美国年金保险业务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学家;2001年01期

9 张琳;建议开发反向年金 按揭保险给老年人一份保障[J];上海保险;2001年04期

10 刘勇,郭泽博;海南省年金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建议[J];海南金融;2003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鹃;;长寿风险对年金产品的偿付压力分析[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高建伟;李春杰;;条件自回归利率下缴费预定型企业年金保险的生存年金精算现值模型[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田帆;;日本厚生年金保险法的修订及对我国养老保险立法的启示[A];浙江省2013年保险法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雷晓康;朱松梅;;商业保险经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年金制的运作机理[A];陕西省保险学术优秀论文集(2011-2012)[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黎萍;年金保险:为晚年分一点忧[N];北京商报;2006年

2 北商;年金保险为晚年分忧[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3 宋金明邋马玉安;日本年金问题再起风波[N];金融时报;2007年

4 孙立娟;美国个人年金保险迅速发展的制度基础[N];中国保险报;2008年

5 记者 程正军;商业年金保险:购买有技巧,领取方式有不同[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6 郭冲;用年金保险防范长寿财务风险[N];经济参考报;2009年

7 张迪;新年养老新办法 年金险渐受宠[N];中国保险报;2010年

8 记者 陈天翔;上海首推行业年金保险制度[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9 记者 姜瑜;年金保险不失投资功能[N];上海金融报;2012年

10 中央财经大学 周雨莲 李巍;英国非标准年金市场前景广阔[N];中国保险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万;年金保险的供求困境与账户年金化[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2 傅Z赫,

本文编号:3585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585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6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