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保险论文 >

长寿风险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冲击效应

发布时间:2022-08-12 17:53
  老龄化带来的长寿风险是目前养老保险制度体系中最值得重视的系统性风险之一。对个人账户中的长寿风险进行理论界定,以Lee-Carter模型和个人账户计发系数为切入点,从人口预期寿命和养老金调整的角度,对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所面临的长寿风险进行测度。通过构建个人账户收支平衡优化模型,考察长寿风险中各因素对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冲击效应。实证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男性的长寿风险为62个月,女性为94个月;长寿风险对个人账户的冲击将逐年增大,其中养老金调整因素的冲击效应更大。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个人账户长寿风险测度模型构建
    2.1 个人账户长寿风险的理论基础
        2.1.1 平均预期寿命
        2.1.2 养老金调整指数
    2.2 个人账户长寿风险测度模型
        2.2.1 Lee-Carter死亡率预测模型
        2.2.2 个人账户计发系数模型
3 个人账户长寿风险实证测度及分析
    3.1 基本假定、数据选取及参数设定
        3.1.1 基本假定
        3.1.2 数据选取
            (1)死亡率数据:
            (2)人口数据:
        3.1.3 参数设定
    3.2 个人账户长寿风险测度结果
        3.2.1 分年龄、分性别死亡率测算结果
        3.2.2 个人账户长寿风险测度结果
4 长寿风险对个人账户收支平衡的冲击效应
    4.1 纵向个人账户收支平衡模型
    4.2 横向个人账户基金收支平衡模型
    4.3 长寿风险对个人账户收支平衡冲击效应的实证测算
        4.3.1 纵向个人账户收支平衡检验结果
        4.3.2 养老保险制度内的个人账户收支平衡检验结果
5 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参数设定错误与纠正[J]. 米海杰,王晓军,王述珍.  统计研究. 2019(06)
[2]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超额支出:测度与评价[J]. 王增文.  社会保障评论. 2017(02)
[3]长寿风险对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冲击效应研究[J]. 王晓军,姜增明.  统计研究. 2016(05)
[4]退休年龄、退休余命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支付成本[J]. 潘孝珍.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5]基于Lee-Cater模型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缺口研究[J]. 艾蔚.  保险研究. 2012(02)
[6]中国个人账户的支付能力研究[J]. 张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07)
[7]中国随机人口预测[J]. 李南,胡华清.  中国人口科学. 1998(01)



本文编号:36763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bxjjlw/36763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9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